慶榮華

第三百二十一章、拉仇恨

一秒記住69中文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原來,太后剛退下來的這對玉鐲不是一對普通的玉鐲,是由一塊暖玉雕刻而成的,冬暖夏涼不說,難得的是還能感知到一個人身體的好壞。

若是主人生病了,這對鐲子就會變色,會明顯的變冰澀晦暗,而隨著主人身體的好轉,這對鐲子又會回到之前的溫潤油亮,比太醫判斷還準呢。

原本這對鐲子并沒這么出名,是有兩次太后哮喘發作之前,這對鐲子示警了,可太后本人當時并未感覺到不適,袁姑姑把太醫找來了,太醫把脈也未發現異常。

誰知那天晚上,太后的哮喘發作了,好在那天袁姑姑堅持把御醫留了下來,否則肯定會釀成大禍。

這樣的經歷后來又出現了一次,那次御醫直接給開了哮喘的方子,饒是如此,也依舊沒有阻擋哮喘的發作,但比之前那次要輕多了。

再之后,御醫找遍了各種偏方,總算把太后這個老毛病根治了。

可即便如此,太后也養成習慣了,每天早上醒來以及晚上入睡前均會細細查看一下這對鐲子,若沒有異常,這一天也就安心了。

因而,這對玉鐲的秘密宮里有頭有臉的主子們大多知曉了,故而這會見她老人家把這對鐲子摘下來送給王皇后,誰不倒吸了幾口氣。

這可是關鍵時候能救命的寶貝啊。

王桐自然也清楚這點,因而,沒等宮女把東西送過來,她先起身跪倒在太后面前,“兒媳懇請母后收回成命,兒媳心領了母后的這份恩賜,只是這對鐲子意義非凡,留在母后手上比戴在兒媳身上能發揮更大效用。”

“誰說的?哀家老了,這好東西正是該給你們年輕人才能有大效用,你若真孝敬哀家,就替哀家再生幾個孫子,這可比什么鐲子都好使。”太后笑瞇瞇地說道。

這話倒不是虛言,朱恒因為腿疾不可能坐上那個位置,因此,最大可能就是王皇后的兒子,可朱慎還這么小,誰敢保證他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因而,太后是真想王桐再生個兒子的,因為她是一百個不愿意讓童瑤的兒子,也就是朱悟坐上那個位置。

“母后賜你就拿著吧。”朱旭見皇后為難,開口了。

“多謝母后。”王桐趴地上磕了個頭,雙手接過這對鐲子,遞給了身邊的宮令女官。

這一幕極大地刺激到了在場不少人,童瑤還好點,畢竟心性成熟,在宮里斗二十年,早就喜怒不形于色了。

可朱悟就差多了,他是被太后那句“就替哀家再生幾個孫子”刺激到了,在座的孫子還少嗎?就算朱恒是個殘廢人,可他不是啊,這些年他的才名不說譽滿京城也差不了多少,他這么努力地上進,為的不就是讓父皇和母妃因他而引以為豪么?

還有,這些年他也沒少花心思去討好皇祖母,可在皇祖母眼里,他比不過朱恒也就罷了,誰叫朱恒是個廢人,人天生就是喜歡同情弱者,可沒想到的是,他竟然連朱慎那個奶娃娃也比不上,甚至還比不上那個八字沒一撇的子虛烏有的胎兒。

這也太諷刺了吧?

憑什么呀?

就因為他將來會托生在皇后的肚子里?就因為他母親比他的母親高一等,所以他生來不管是廢物也好傻子也罷,也要比他高一等。

那他呢,他這些年的付出算什么?

還講不講天理了?

可能因著太后那句話指向太明顯,故在場的不少人均暗中瞥向了朱悟,甚至有人還捕捉到了朱悟臉上短暫的猙獰,也有人發現他兩手握拳的姿勢也不對,明顯是因為要克制自己用力過猛。

當然了,也有人留意到朱恒,畢竟朱恒這些年一直是太后的心頭肉,可眾人在朱恒臉上捕捉到的依舊是他溫和的笑容以及他稚童般明亮的雙眸,似乎眼前的這一切跟他無關。

事實上,這一刻朱恒的心情確實不錯。

別看太后這對鐲子是好東西,可東西越好,就越會招來他人的嫉妒,再加上父皇方才對王皇后毫不掩飾的稱贊,無形中就把王皇后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不說別人,那對母子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如此一來,相當于王皇后替朱恒分去不了壓力,正好適合他偷偷展開治療。

事實也是如此,中秋之后,朱恒為了麻痹童瑤母子,借口沒意思不想學把先生辭了,又過起了之前固步自封的日子,王皇后和皇貴妃等人來慈寧宮請安時,偶爾能聽見朱恒的琴聲,有時仍是會去后花園的涼亭上聽風看云曬日頭,還有的時候會登上宣詔臺的城墻看著遠處模糊的街景發呆。

之前盧太醫給他開的調理身子的湯藥如今也停了,說是吃多了,胃里總犯酸水,不如停些日子再說。

還有一個變化就是朱恒的飲食講究了,每頓不再要求八個菜,而是自己列了一張菜單,每頓六個菜一道湯,但都是自己點菜,要說特別之處,就是每頓菜基本有一道魚,有時是河魚江魚,有時是海魚,肉菜一般是羊肉、鹿肉、雞、鴨等換著來,湯有時是一道簡單的海帶湯或苦瓜湯,有時又是做工復雜的鴿子、飛龍、野雞等,這些食材里會添加一點中藥材,補氣補血的,畢竟誰都知道朱恒身子虛,秋冬正是進補之際。

而替朱恒列菜單的這個人就是曾榮,這份菜單上的某些菜是曾榮根據那位老大夫口授擬定的,老人家說了,日常飲食也很關鍵,有些食材是可以通經活血的,有些卻能起到反作用。

而為了給朱恒做針灸,曾榮基本隔天去一次慈寧宮,一開始,她只給他扎腳上和小腿上的穴位,找到了兩個有微弱感知能力的穴位。

可大腿上的穴位同樣很關鍵,曾榮一次兩次可以忽略,總不能一直忽略吧?

朱恒倒是也沒逼她,他在等,等曾榮過了自己這一關。

曾榮也在等,等自己不再跟自己較勁。

這一等,就等了半個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