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善不好欺

第072章 出嫁

第072章出嫁

第072章出嫁

第072章出嫁

這章稍稍介紹下蕭家的情況。

此外通知各位親親們,書評區置頂的那張友情帖已經變為果果的更新樓,以后有最新的加更或者更新通告,果果都會發在那兒的,親親們可以前去查看

“媛兒,來,姑姑前個為你打了一套首飾,這會兒正好有空姑姑拿給你。”蘇文氏鳳眼微瞇,沉吟片刻,便將文靜媛給帶出了這間閨房。

文君華回頭看了看二人離去的背影,嘴里溢出的嘆息聲被忽如其來的鞭炮聲給淹沒……

“請新娘移步至大廳,準備上轎”伴隨著一聲又一聲不停高漲的鞭炮聲,喜娘的聲音顯得格外的喜慶,白露的雙眼笑成了月牙狀,喜滋滋地為文君華蓋上了繡有鸞鳳和鳴紋樣的紅蓋頭。

只覺得眼前忽然一片猩紅,文君華的心里沒來由地扯出一陣恐慌來,在這樣喜慶的日子里,她居然想到了淋漓的鮮血……總覺得眼前的這一片明艷的紅,正是某個人的鮮血,在肆意地流淌著。

慌亂之余,她下意識地伸出了自己的雙手胡亂地朝空氣中亂抓,卻在下一刻,被兩個喜娘笑嘻嘻地給扶穩了。還聽見其中一個恭敬而帶著諂媚地附在她耳邊笑道:“新娘子莫慌,這一路上啊,咱們會悄悄指點著您該怎么做的。”

白露滿臉笑意地跟在文君華的身后,隨嫁的人選,文君華只挑了她一人。

剛出了閨房的門,文伯陽便滿臉淚花地迎了上來,心有不舍地抓緊了文君華的手哽咽道:“我的小妍都這么大了,記住爹爹的話,這兒永遠是你的家,到了那邊兒若是覺得委屈,就回家來看看。”

只一剎那,文伯陽看上去好似老了十歲一般。

文君華心里刺刺地痛,辣的眼淚噙在她的眼里遲遲不落,但是喉嚨卻似堵了鉛塊一般沉重,她只得重重地點點頭,隨后由喜娘攙著出了毓秀院。

毓秀院離喜廳極近,但是這一路過來,文君華卻走得格外用心。

這是她告別自己少女時代的路,走完了這段,她的人生將開啟一扇嶄新的大門。只不知,等待著自己的,究竟是幸福還是掙扎。

鞭炮聲依舊噼里啪啦地響著,文君華在眾人的歡呼聲,鞭炮的雜亂聲,以及喜樂的歡樂聲中上了八人抬的花轎。

此時此刻,她真的很想掀開自己的蓋頭與轎簾,再看文伯陽與蘇文氏一眼。再看看這個自己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府邸,看著自己的步伐漸漸地離它遠去……

一滴熱淚終于嗒地一聲落在了手里緊握著的如意果上,她也分不清自己是難過還是迷惘,那種未知的生活令她的心里充滿了恐慌與不安。

想起了近日來文伯陽與蘇文氏對自己的百般囑咐,文君華的心才稍稍地安定了些,溫暖遍襲。

盡管知道文伯陽不會虧待了自己,但從未想過他會為自己安排得這么仔細,光是那些實體嫁妝就已經讓江城的百姓們咋舌許久了。

三個描金雕花箱子并作一輛馬車運送,整整用了二十輛馬車才裝完。此時此刻,大紅色的儀仗隊,樂隊,馬車,有條不紊地在江城的主道上徐徐前行。從上空往下看,好似一條紅色的騰龍一般,蜿蜒在江城的街道上。

然而這樣鋪張的氣派,卻還只是這場婚禮的一個小開場。

真正令文君華訝異心驚的嫁妝,是文伯陽為自己置辦的房產地產。團圓節那天晚上,他將文君華單獨叫到書房里談話。

交了一疊的房契地契給文君華,說那是在洛城置辦的三處宅院,并一千畝良田,還說已經安排了穩妥的人前去打理,年年交上現錢給文君華即可,不必她親自出面操勞管理。這才是文君華真正擁有的個人財產,有了這些,足以令她不仰仗蕭家卻可以衣食無憂一輩子。隨后,文伯陽又交代說,自己已給了一萬兩的銀票予白露,好讓他們在蕭家的時候,有現錢為她辦點事。

想起這些林林總總,文君華的眼淚總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樂隊吹吹打打得好不熱鬧,每個人的臉上眼里,都洋溢著幸福羨慕的笑容。

文君華知道此時此刻,蕭旁正身披大紅色新郎禮服,騎著精貴的良馬在自己的喜轎前徐徐前行。

喜隊出了城,文君華的八抬大轎換作了高大的馬車,開始了真正的新婚之路。

然,江城的城樓上,此時正立著一個桀驁不馴的男子,他近乎出神地看著那從喜轎里被攙扶出來的新娘。眼里流露出的復雜情緒,讓他自己都不禁吃了一驚。隨后,在新娘被送進了馬車里之后,他縱身一躍,消失在那陳舊的城樓上。

這廂,文君華隨著馬車一晃一晃的,心里開始漸漸地思索起自己今后的生活來。

這段日子,蘇文氏跟自己說了不少蕭家那邊的情況。

蕭家沒有太爺太奶奶,現當家作主的是蕭家的主母,蕭王氏,蕭旁的母親。而蕭旁的父親,蕭定賢,從來只管生意上的大事,并不過問內院兒的瑣事。從而這也奠定了蕭王氏那說一不二的強悍地位。

蕭王氏出身大家,父親叔伯一類的,還襲了官位,故而蕭王氏此人極重規矩禮儀。盡管洛城那邊離京都極遠,民風奔放,百姓生活隨意,但是在蕭家大宅里,卻是人人謹小慎微,規矩禮儀一日不可廢。

不過蘇文氏強調了,蕭王氏這人雖然為人嚴肅,但心腸不壞。頂多也就是挑剔了些,刻板了些,卻絕不會做那等下三濫的茍且之事。因出身名門,故而心思想法一類,也還算周正。

這也是文君華略微心安的地方,倘若自己遇上的是一個心腸歹毒,小人心思如同文李氏那般的婆婆,那日子可就真的不好過了。

蕭王氏為蕭定賢育有一兒一女,正是蕭旁與他的妹妹蕭嵐。這二人是龍鳳胎,據說二小姐蕭嵐,只比蕭旁遲了一刻鐘出世。

蕭旁此人,蘇文氏只說他是個值得托付的男人。

倒是這個蕭嵐,蘇文氏說了許多搞笑無奈的趣事。

據說蕭嵐五歲的時候,有一個云游道士來蕭家為她批命,那道士十分鄭重地告訴蕭家的長輩,聲稱此女不過二十五歲,千萬別出嫁。輕則守寡一生,重則會有血光之災,并殃及身邊之人。

蕭王氏當時嚇壞了,二十五歲才嫁人,那不成了沒人要的老姑娘了

于是蕭家上下都對那個道士的話將信將疑的。

直到蕭嵐十六歲那年,與之有婚約的那家少爺忽然暴病身亡了。婚約適時取消,卻惹得蕭家上下好一陣憂煩。

從此之后,蕭嵐的性子有了極大的改變。由一個軟弱的閨中女子,漸漸地變為了一個英姿勃發,身懷武藝的俠女

蕭王氏為此沒少跟蕭嵐說教過,時下男子多愛弱柳扶風那般的纖纖女子,而蕭嵐卻喜愛武藝,時常上躥下跳的,這沒少讓蕭王氏頭疼心煩。

今年的蕭嵐已經二十二了,同她一樣年齡的蕭旁,都已經娶妻納妾了。可她的婚事,卻還是一日拖向一日,年紀的逐漸增長,使得她離婚姻的道路越來越遠。蕭王氏急,蕭家上下都急,可這位蕭二小姐卻是最不著急的一個。

蕭家的子嗣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個庶出的兒子,名為蕭執的,是蕭家的三少爺,生他的姨娘早在十幾年前就病亡了。這個剛滿二十歲的蕭家三少,日子過得十分散漫,雖然也幫著家里打理些生意上的事,但那性子卻是極慵懶的。

蘇文氏提醒文君華要注意提防的,不是這位庶出的三少,卻是他屋里的那位三少夫人齊氏。

這齊氏的娘家有點底子,不過跟文家相比,卻還是差了許多。

齊氏是一年前進門的,雖然輩分比文君華低,但是年齡上卻比文君華長上兩歲。

她進蕭家的這一年來,已經開始幫襯著蕭王氏打理府上的事務了,也因此深得蕭王氏的心。

這是于文君華極其不利的地方,按理說,她是蕭家的大少夫人,將來這主母之權終是會落到她的身上。可是,因守了三年的孝,拖了那么久才進蕭家的門,讓那些旁人給搶了先機。加之先前蕭家對文君華名聲的誤會,導致蕭王氏此刻興許不喜文君華也說不定。

這主母之權要落到文君華的身上,也許還有一段路要走。

再看蕭旁的房里,時至今日,已有兩房妾室。一個是先前老爺賞賜的通房丫頭劉氏,現已被抬為了妾室。一個是外面納的姚氏,家底略微清寒。那個姚氏性子怯懦些,據說在前年忽然得病死了,死的時候才發現她已有兩個月大的身子。雖說是病故,但是個中因由,卻還是由各人猜想。

那之后,蕭旁竟也安分,沒再納妾。雖然蕭王氏催過幾回,但也不見動靜。

所以,現在蕭旁的房里,只有劉氏這一房妾室,并無其他。

蘇文氏暗中派人細細地打聽過劉氏這人,道她是原來老爺跟前伺候的一等丫鬟,喚明玉的。性子極其嬌柔,很是會看人臉色,并且能言善道極懂得討好人。這幾年來,蕭旁院里的丫鬟婆子們早被她用手段收服了,個個都道她識本分,知自己是丫鬟出身,也從不逾矩。

相比之齊氏,文君華覺得眼下這個頗有心計的劉氏比較棘手些。

想要在蕭家站穩腳跟,須得先收服自個兒院子里的人,倘若給了機會予劉氏一類,自己日后的生活也許就會變得凌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