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歲詞

第427章 迷局(下)

字:大中小第427章迷局(下)夜間模式→第427章迷局(下):,,,,,,,,,,

謝昭想了想,蹙眉說道:

“‘孤狼劍仙"其人,行事風格并不太好評。他出身顯赫,自幼便是草原上遠近聞名的武學天才,所以向來眼高于頂、我行我素。

只是他看似隨心隨性,實則并非無腦之人。相反,他身上有著北朝貴族最明顯的特征,就是部落宗族意識甚強。”

說到這里,謝昭右手手指下意識輕點扶手。

她沉聲繼續分析形勢,將自己對宇文信所知,與天子及兵部主事官員坦然告知。

這些聽聞事關宇文部內務,南朝廟堂或有所耳聞,或知之不詳。

若說早先南人并不知曉,那必不能夠。但也大多都是近些年太平日子多了些后,才隔著瑯琊關謠謠聽那些往來游走南北的商人們傳回來一二。

至于其中幾分是真,幾分是假,其實也難辨真偽虛實。

此時由謝昭親口述說,才有那么幾分腳踏實地的真實感。

謝昭輕聲道:“正因如此,‘孤狼劍仙"宇文信其實并不如其外貌一般粗獷莽撞。

阿爾若草原上,這一代的宇文部落的形勢有些復雜。

宇文信的伯父、宇文部大親王無嫡子后繼王帳,致其庶子野心勃勃且愚蠢好權。

但是按照邯庸皇朝三十六部的古來流傳的傳統,庶子是不能繼承家業的,即便是皇庭拓跋氏亦不例外。

北朝人看中嫡庶,認為誕出孩兒的母親血脈是否尊貴、是否出自大部落,乃是極其重要的因素。

因而,若是主家無嫡子,那么其家業則將由家主的嫡出兄弟一脈繼承;若連嫡出兄弟都沒有,則要交由嫡出的堂兄弟繼承。

故而,若是這一任的宇文部大親王宇文郁日后亡故,他的王權地位按照宇文部禮法,極大可能要由其嫡弟邢親王、也就是宇文信的父親宇文邢繼承。

但是素聞邢親王顧念兄長幼年時的救命之恩,在此事上多是避嫌退讓,不愿沾染王帳權勢。

奈何他迎娶了一位權力欲極強、對宇文部落勢在必得的王妃拓跋焉,也就是宇文信的母親,邯庸親王博爾泰的嫡女。”

大殿內傳來女子語氣沉靜輕緩,侃侃而談。

她將自己多年江湖之中行走、及在北地邯庸宇文部幾次歷練時的見聞,盡數分享給了在場諸人。

事關南北朝局和黎民安穩,謝昭自不會有所保留。

她目光如焗的看向皇帝,靜靜道:“所以,陛下,如此復雜局勢下長大且有所成就的宇文信,是個極有成算之人。

就憑他多年以來,始終能保持自己與不二城、宇文王帳與邢親王帳之間的微妙平衡,就說明他很不簡單。陛下萬萬不可輕敵。”

聽到此處,靖帝符景言皺眉接道:

“所以,阿姐圍繞宇文部的辛密說了這么許多,是認定此次邊境異動,與宇文部或是宇文信有關?”

謝昭輕輕頷首。

“‘孤狼劍仙"不僅是北朝武道巔峰之上的人物,更是宇文部邢親王帳的世子、邯庸皇朝九薇公主的駙馬。

想必北朝天子許親公主拉攏于他,也是希望日后能在國事之上,借到這位當世劍仙的力。

因此此番邊關頻頻發現北朝騎兵斥候蹤跡,邯庸皇庭必然也不可能全然不知。

但是據我所知......拓跋皇庭今上胸有大志、雖有一統草原之心,卻似乎并非窮兵黷武之人。

如今行動之人皆是宇文部的騎兵,可見應是宇文部主導此事進言天子,因此得到了天子的許可。

不過北朝天子并沒有派出皇庭近衛軍支援,也并沒有下詔命其他部落行動。”

兵部尚書卓爾凡沉吟許久,開口問道:

“千歲的意思莫非是說,北朝天子對于宇文部請奏之事并未反對,但也并未支持,只是在隔岸觀火?”

謝昭輕輕點頭,道:“我猜,應是如此了。”

畢竟這種在邊境偶爾試探打探的舉動,并不會真正觸碰到南朝底線,因為并沒有人員上的傷亡。

不論宇文部為何突然對南朝天宸再一次有了“興趣”,且找回了勇氣,決定自告奮勇試探南朝邊防,這對于邯庸天子拓跋宏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一則,由宇文部最英勇矯健的騎兵斥候,打探一番南朝近來邊防力量,于邯庸而言是好事。

雖然南北許久無戰事,但是知己知彼才能應對隨時發生的各種突況。

畢竟,爭搶土地、人口、財物、奴隸,那可是北朝人刻在骨子基因里的騷動。

二則,此事邯庸皇庭并未露面出頭,“臟活”“累活”那可都是宇文部干的!

即便事后偶有過火越線,南朝廟堂發難問責時,也自有宇文部擔在前頭。

畢竟普天之下人盡皆知,拓跋皇庭對于邯庸三十六部的掌控力較弱,三十六部雖然皆效忠于皇庭,但平日里都是各自為政的。

所以就算真的因此惹怒了南人,大不了從宇文部中找出一個替罪羔羊來。

若是可以借此削弱宇文部,于北朝天子而言,自然也是好事一樁。

于是乎,這事兒橫看豎看左看右看,邯庸皇庭似乎都沒有什么理由阻止。

大都督柏孟先微微掀了掀眼簾,老態龍鐘的嘆道:

“即便有宵小犯邊,但有千歲殿下和南墟大祭司在,我南朝天宸必是無虞。”

謝昭目光涼涼的瞥向他,淡淡笑了笑。

南墟則是輕笑一聲,似笑非笑道:

“若是日后他國絕世高手以武力犯南朝,本座自是不會冷眼旁觀。”

柏孟先聞言,那一臉褶子的臉上,面具似得笑容微微一僵。

就連靖帝也下意識微微蹙眉。

因為南墟這話分明是意有所指,他的意思很明顯了——本座不管閑事,也不管朝堂國境爭斗!

只要不是北朝邯庸的那兩位絕世高過來了,那就是你們世俗之事,他南墟大祭司自不會插手參與。

但凡天宸皇朝沒被人兵臨城下打到家門口或是滅了國,南墟即便袖手高臺,那也不算違背師門祖訓。

畢竟神臺宮的俗世使命,歸根結底只是護衛符氏皇朝不被外族顛覆。

靖帝沉默許久,忽而淡淡笑了笑,道:

“大祭司的意思,朕聽明白了。那么阿姐,你的意思呢?也是這么認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