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端

第385章 至陰之地

幾個人默默的吃了點東西,還是覺得這一天來總是失望的時候居多。

雖然有了重逢的喜悅,可是衡英的出現,讓所有人的心頭都是掠過了一些疑云。

如果說兩個大陸之間可以通過打通時空的節點直接橫跨,那自己為何做不到。

白恒和曼殊都覺得自己枉稱修道的真人,可是無法讓自己的精神力日益的純凈,更無法有打通時空節點的修為。

若水雖然沒有這種煩惱,可是她看見衡英,就勾起心中舊事,她這前半生都很是順利,唯有情愛一途十分坎坷。只喜歡一個少年相伴的姬繁生,卻因緣莫測,擦肩而過。

可是衡英,卻得了老天的眷顧,輕易的就俘獲了姬繁生的心。

這種落差,讓她心中別樣的難過。

若不是如此,綠寶石也不會給她發出邀約。

也許這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事情,沒有這份嫉妒心,他們可能永遠也沒辦法找到綠寶石。可是被綠寶石激發出了嫉妒心之后,若水更加清晰的明白,失去姬繁生這件事,一直在折磨她,并沒有因為遠離婆羅洲就讓她好受一點。

她可以在萬人之中,取上將首級;可以在大江大海面前,巋然不動。

可是,一份小小的嫉妒卻讓她失去了往日的寧靜,綠寶石就像一個幽靈,深深的知道用什么來折磨她,用什么來讓她難過,用什么來讓她對自我更加的懷疑。

這世上,還有什么事比得不到心愛的人的愛慕,更讓人沮喪的?

鳳云明卻在默默的想著那個至陰之地,如果說達馬蒂有什么地方是陰氣匯聚的,他還真的不知道。

等吃完了東西,大家的心情也慢慢得到了一些平復。

尤其是曼殊,覺得大家不能再為了嫉妒心耽擱下去了。

因為曼殊一直修的都是清隱一派的功夫,不管是世間的尊榮,還是情愛,她都比別人的看的要淡許多。

就算年少時對白恒有著一些特別的情誼,但自從來到達馬蒂,那往日的一切,也便都全部斬斷了。

若說試試還有一絲牽掛,那也是因為他們是一個共同的探寶的團隊,她想要讓大家早日完成任務,回到婆羅洲去。

而她自己,還沒有完全找到師父所謂的天道,究竟是什么?

因而看著大家士氣不振,她就想著應該盡快擺脫這種凝重的氛圍。

她故作輕松道:“云明,那個化身綠寶石的公主,是怎么回事,我們還是從傳說中找找線索吧。”

鳳云明輕輕一笑,“那只是一個傳說,未必會有什么線索,不過我現下也想不出達馬蒂有什么至陰之地。我們就先聽這個傳說,解解悶吧。”

大家都來了興趣,想聽聽這個公主的故事。

鳳云明平日里就很善于講故事,他的聲音又清越好聽,講起故事來栩栩如生,大家一下子就被他吸引過去了。

“一千年前的達馬蒂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那時候達馬蒂上也有高山,有平川,有大片相連的陸地,有草場,有河灘,有各樣的氣候和作物。

北邊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草場,南邊有數不清數目的河塘,四處都是一片田園牧歌的景象。

當時的國主也是一個特別溫和的人,可是隨著公主的降生,一切都開始轉變了。

國主年紀很大了,都沒有孩子,后來好不容易生了這么一個公主,可是公主一出生的時候,就小臉發綠,看著跟正常的孩子很不相同。

從那之后,也開始出現各種奇怪的景象。

北方總是干旱不下雨,可是南方又開始連續的暴雨,西面的火山總是爆發,東面的海嘯也不停歇。

百姓們都沒有辦法正常的生活下去了,不知哪里就流傳出一個謠言來,都說是公主是一個災星,就因為她的降生,達馬蒂才變成了這個充滿了災禍的樣子。

但這些話也就是民間悄悄的流傳,隨著公主一天天長大,這些話也就慢慢飄進了公主的耳朵里。

她開始自責,不知為何自己的降生,竟變成了整個達馬蒂的災星。”

曼殊忍不住插嘴道:“這個小公主真的可憐,莫名其妙就成了眾人怨咒的目標。”

鳳云明看了她一眼,卻沒做聲。

衡英卻在一邊低聲輕嘆,“也許,這公主真的是災星。”

鳳云明臉色一凜,“衡英,你為何總是這般敏銳,這樣做人不會辛苦嗎?

你就不能有一點平常心,相信事情看起來的樣子不好嗎?”

衡英不生氣,反而是受到了關心一般,“我也想的啊,只是做不到,就像內心里有一盞燈,將實物表面的蓋子全部掀開了照的亮亮的,我能怎么辦呢?”

說著她甜甜的一笑,鳳云明只覺得神魂一蕩,世間竟有這樣的女子,明明是犀利到沒有邊際,可是你卻只會為她覺得惋惜,只有一心一意為她心疼的份兒,完全沒辦法激發出一點的厭惡之情。

白恒也附和道,“是,你能怎么辦呢,什么都讓你算的準準的,那你說這公主最后怎么樣了?”

衡英的眉頭蹙了起來,像是再猜一道最難的燈謎,又像是不忍直接讓大家面對那個悲慘的事實。

最后,她放緩了聲音道:“既然是災星,這公主只有獻祭一條路可走了。

可是這條路肯定不是她自己選的,而是她的親人愛人,一起將她葬送的。

這也是綠寶石嫉妒心凝結的源頭,因為公主太嫉妒凡人的幸運了。”

鳳云明一呆,沒想到,衡英真的猜到了公主的結局,甚至那公主被親人和愛人一起背叛,她都一起猜了出來。

若水還不肯相信,“云明,真的是這樣嗎,公主多可憐啊,她為什么要被大家犧牲?”

鳳云明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當人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都不會先反思是不是自己的錯誤,而是喜歡將這一切都推到別人的頭上。

如果有一個人能承擔所有的罪孽,讓大家接受目前的生活,豈不是最簡單的處理方法,這樣,犧牲一個公主,卻能安民心,能定國策,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第一次,歷史永遠證明,只有強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