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入懷

第198章 終于還是來了啊

靜室之中一燈如豆,墻壁上高掛著一幅字,上書“無為”二字。

一方蒲團上,盤腿坐著一人,看上去與顯帝差不多年紀,一身道袍,眉眼從容,仙風道骨。

顯帝亦是盤腿坐在他面前,神色難得的尊崇,“國師偏居一處卻能知天下事,想必也該知曉鳳安近些時日突然興起的傳聞吧?”

“陛下是說帝星式微,天下將分,大魏必亂的傳聞?”被稱為國師的道士眼也不睜地道,語調更是平淡至極。

顯帝嘆一聲,“國師果真神機妙算。朕聽得這些傳聞,心有不安。”

“陛下心亂了,這些不過只是巧合罷了。背后之人就是為了亂陛下之心,亂大魏之本,陛下千萬不可自亂陣腳,中小人奸計。”國師仍是一副穩如泰山,語重心長的高人態勢。

“朕起先也以為是巧合,可國師……請先看看這個!”顯帝雙手將一張紙箋奉上。

國師這才睜開眼來,一雙眸子jing光湛湛,望向顯帝,接過了那張紙箋,打開一看,這眉心卻是蹙了起來。

顯帝一直小心覷著國師臉色,見狀便是道,“國師覺得如何?”

國師面上瞧不出神色變化,垂下的眼將思緒盡數掩下,低頭望著那紙箋上的字跡,過了良久,才沉聲問道,“這張偈語陛下從何得來?”

“這是赫連恕手底下的人一路追查流言時所得,據說出自一塵法師的關門弟子戒嗔之手,連帶著之前的傳聞亦然。”顯帝見國師沉吟著臉色不語,略一停頓,又道,“朕自然是更信國師,可一塵法師也是佛法jing深,可通神佛之人,先帝在時對他倍加尊崇,而且這偈語之上也提到了福星以及破軍和熒惑雙星禍亂大魏國運,此事朕便不得不慎重以待,還請國師見諒。”

顯帝這樣多疑之人自然不敢聽信一家之言,這張偈語乃是赫連恕交給他的,他轉頭便是讓紫衣衛去查了一回,確定赫連恕所言都為真,這才將東西拿來給國師看。

國師仍是沉吟不語,顯帝有些沉不住氣了,又道,“國師可能盡早分辨出誰是福星?”

“陛下,這天道之事自來都非一成不變,這位戒嗔和尚既是一塵法師的關門弟子,臣也不敢過于自專。他的偈語既與臣的預言不謀而合,足可見他有那個功底,至于有些出入......臣也不敢妄言,還請陛下允臣些許時間,讓臣再夜觀天象,六爻推演,若真有了變數,臣再與陛下商討解決之道。”國師的語調誠摯且恭謹。

顯帝聽罷點了點頭,“正是。事關國運,慎重一些為好。如此,便辛苦國師了,只是,還望國師能夠盡早得出結論。”

“這是自然,陛下放心。”國師欠身道。

顯帝此時的面色比之進來時和緩許多,將該說的說完,自然不能攪擾了國師清修,與天道通靈,便是起身告辭。

誰知,剛剛轉身,還不及邁步,甘內侍就是行色匆匆而入。要知道甘內侍這樣已經修煉成jing之人,輕易不會如此,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果不其然,甘內侍到得圣駕前,略略躬身行了個禮,也不避忌國師,便是徑自回稟道,“陛下,方才安福宮來報,太后娘娘已是清醒過來了。”

這話一出,顯帝面色一變,陡然回頭驚望向身后的國師。

而國師自來是個不顯山不露水,哪怕是泰山崩于前,只怕也會面不改色之人,可此時面上也有一絲驚色,不及收起。

轉眼到了冬節,陰極陽升,萬物生長。顯帝身為一國之君,要為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自是免不了要至太廟祭天。

這冬至祭天大典真的是隆重至極。

本來吧,與徐皎這些女子本沒有多大的關系,哪怕是太后與皇后這樣的貴人,這祭天大典也是不能參加的。不過今年太后一直身體不好,前月更是大病了一場,陛下重孝,覺著這樣的祭天大典,太后離得近些,總能多沐些天恩,得天庇佑。因而,這回特準太后一道至齋宮小住幾日,因著徐皎和王菀兩人早前太后病重時照顧有加,算是有功,因而得以隨行。

說實在的,如果可以,徐皎真不想參加這種盛事,不知是不是她的體質問題,每次參加這樣那樣盛典的,不出點兒事就過不了似的。

這回若是這祭天大典再出什么幺蛾子,那她往后怕就要落下陰影了。

不過,祭典順利進行,并沒有什么波折,徐皎這口氣松了一半。

因為祭典過后,還有一場盛宴,要等到宴席也平安度過,才算真正地度過。

盛宴就在齋宮之中的高臺上進行,卻與以往的宮宴有所不同,宴席上的菜色皆為素食,不沾葷腥。而赴宴之人,上至顯帝,下至朝臣,乃至是服侍的內侍和宮娥也都是一身素服。

宴上女眷不多,也就太后與皇后并長公主,徐皎和王菀都是捎帶的。開宴起,兩人就只是安靜地并坐于長公主和太后后面的長案上,看著歌舞......

這歌舞自然也與平日的很是不同,多為祭祀之舞。這會兒跳的是大面,場中跳蘭陵王的,還有別的舞者都是戴著面具。徐皎對這類舞欣賞不來,低頭去看桌上的吃食,轉頭想與身邊的王菀說兩句悄悄話,誰知叫了她一聲,卻不見她有反應,反倒是眼神有些發直地看著前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徐皎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卻看不出所以然來,不由皺了皺眉,又略略提高音量喚了一聲,“阿菀?”

王菀驟然醒過神來,“啊”了一聲,回頭來看她,神色卻有一瞬的張皇。

徐皎眉心更是緊攢,“你怎么了?”

王菀嘴角微動,正待說什么,目光往某處一瞥,面色卻是陡然一變。

場中隱約有人驚叫,徐皎驀地回過頭去,卻見場中蘭陵王與別的舞者皆是掄起了手中作為舞蹈道具的刀和劍朝著這頭撲來。

“刺客!”

“有刺客!”

“來人啊!快護駕!”

高臺之上尖嚷聲響成一片,徐皎看著那些刺客往這頭殺過來,手起刀落,一霎血紅,一個阻攔的禁軍就被割了喉嚨,徐皎看著這好似電影般的血腥畫面,心里說不出是對這姍姍來遲,卻終如期而至的意外感到塵埃落定還是別的,心里只是想道,終于還是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