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錄

第四十八章 七夕宴(5)

賀蘭姒伸出帶著瓷瑯指套的手輕輕一揮道:“平身。”

聲音溫潤,顧青絲卻從zhong聽出一股傲慢之意。

眾人再道:“謝太后娘娘恩典。”

顧青絲也隨著眾人站了起身,理了理衣襟,卻聽見太后娘娘賀蘭姒道:“沅娘,來哀家這兒!”

顧青絲只好福了福身,便迎著目光而過去,賀蘭姒此時坐在主位,沖顧青絲指了指一旁的位子,示意顧青絲坐下。

顧青絲道:“青絲見過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太后眼角帶笑道:“沅娘莫與哀家生分,來,坐哀家旁兒。”

顧青絲看了一眼下首的顧直鳶和如意,發現顧直鳶依舊淡然的飲茶,又看如意低眉頷首,便放一顆懸吊的心。

松了一口氣與太后道:“娘娘可是責怪青絲了。”

太后握住顧青絲的葇夷,輕聲細語道:“這是哪里的話,做祖母的,自然不會嫌棄自個兒的孫女。”

顧青絲回之一笑,主殿內又開始歌舞升平,好不熱鬧。

太后與顧青絲說了些寒暄的體己話,才慢悠悠的端起茶杯,輕抿一口。

抬眸道:“太君可還安好?”

顧青絲從嘴角蔓延出一抹笑,用袖子遮住道:“自然安好,承蒙太后娘娘憂心了。”

太后見顧青絲一笑,有些愣神,良久才感嘆道:“你這孩子,肖極了你母親。”

顧青絲斂了斂神,道:“兒自然肖母,但青絲猶然不及大哥。”

這里說的大哥,自然是顧明軒了。顧明軒長相偏頗于逝去的賀蘭衾,而顧青絲便是笑起來肖極了賀蘭衾,眉眼卻如同俊美的相爺。

太后嬌笑道:“這死小子,一年半載在邊疆也不見回來一次的,即便是好不容易回來一次,也掛心著你,卻不記得我這個姑祖母了。”

不知為何,顧青絲覺得太后總是有意無意的隱去外祖母的外字。

顧青絲聲音略帶一絲嬌嗔道:“太后連青絲都要吃味上了。”

太后揉了揉顧青絲的臉頰,眉眼彎彎道:“你個沒大沒小的。”

顧青絲抿唇一笑,便看這鶯歌燕舞了。

太后清了清嗓子,揚聲道:“靜一靜,哀家先將話說完。”

那些舞姬奏樂的都起了身告退,便從大門而出。

眾人都整裝以待,洗耳恭聽,生怕錯過了太后娘娘的金口玉言。

賀蘭姒這才道:“七夕宴本就是哀家突發奇想,聚一聚京城各位才子佳人的,既然是才子佳人,那也方有些本事才能稱我大華朝的才子佳人,今兒七夕宴,哪家公子小姐愿意表演助興?”

顧青絲挑了挑眉,她覺得第一個出頭之鳥,絕對不能是她。

但顧青絲不想笨鳥先飛,總有人想吧。

這不全場屏息凝神了一會兒,就出來一個相貌上乘的女子?

定睛一看,原來是徐家大小姐徐天瀾吶。

徐天瀾行了行禮,嬌聲道:“回太后娘娘的話,小女愿獻丑一舞。”

賀蘭姒眼zhong充滿興味,她可是聽說了這徐天嬌與顧青絲之間的糾葛,且更要看看這徐天瀾的真本事如何了。

若是不好,可要貽笑大方。想到這兒,賀蘭姒的嘴角幾近壓抑不住。

賀蘭姒穩了穩聲道:“后生可畏,那徐小姐便請”

徐天瀾對眾人行了行禮,才對在徐天嬌身旁的丫鬟使了使眼色。

那丫鬟心領神會,便從一個長盒zhong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把古箏來。

那古箏上雕刻著牡丹,盛放一時,半弧半箏,也不過是尋常的二十一弦罷了。

顧青絲平生素愛古箏,卻在瞧見二十一弦后不屑的撇了撇嘴。

她畢竟見識過了青玄姑娘的十七弦,這算什么。

徐天瀾卻似乎很驕傲,她弦上穿著珠花,美輪美奐,由沉香木制成,出手于京城數一數二的妙音坊。

的確也是有不少人發出了感嘆聲的,太后都忍不住為之一嘆道:“果然好琴啊。”

徐天瀾微微頷首,揚眉吐氣的一笑。

顧青絲有些無趣了,余光卻瞥見一個更有趣的事。

那貓著腰,游走于低席眾座后的女子凡是走過一席,便偷摸的拿上一塊兒糕點,隨后四處張望,發現沒有人才放心的揣進兜里,又露出一抹得意的鬼靈精怪的笑容,貓著腰準備再作一‘案’。

顧青絲眼神一亮,那女子身著勁裝,頭梳小髻,長相清新脫俗,鬼靈精怪的頗有俏皮,不像是賊鼠之輩,看樣子應該身世不凡。

這邊徐天瀾在彈琴低吟,而顧青絲卻神游于坐席之后,她實在心忍難耐,便對太后道:“娘娘,青絲有些事兒,下去一趟。”

賀蘭姒以為顧青絲是聽膩了這琴音,便彈了彈顧青絲的額頭,道:“快些上來。”

顧青絲笑嘻嘻的謝恩,便從眾人看不到的角落,躡手躡腳的走到了坐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