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寧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上來了

(女生文學)

定國公府除了沒擺洗三,滿月也沒擺,這下子,京城更加熱鬧起來了。

主要是大概是雙胞胎出生半個月之后,謝若敏有出來辟謠過。

她表示謝謝親戚朋友們的關心。

她的兩個外甥,外甥女身體一切健康,和普通剛出生的孩子一樣,吃好喝好睡好,沒啥兩樣。

至于沒搞洗三,是定國公府哪兒,也沒啥長輩操恃。

謝若寧呢,也不懂,因為謝家沒這傳統。

而且一次生兩胎呢,比一般的產婦更加需要休養。

所以,才沒搞洗三。

權貴們覺得,謝若敏的發言呢,還不如不發,把大家伙當傻子呢。

沒長輩,那紀謝氏不是哦?

人家不是從宮里出來的嘛,不是又算是紀一帆的“祖母”,又是謝若寧的姑祖母嗎?

就沒提點一下?

不可能不是?

至于說謝家沒這傳統,幫幫忙,搞得好像他們沒參加過謝家的洗三宴似的。

雖然這幾年是沒有,那不是謝家這幾年沒小娃娃出生嘛。

不說別的,你是謝家的外嫁女吧?

你的大胖小子洗三,你們家擺的吧?

至于最后一句,則引起了更多人的揣測。

“更需要休養”,這么說吧,謝若寧的“身體虛弱”,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謝若寧不是在“生病中”,就是在“病愈”。

倘若你要說她是病美人,也完全可以。

反正在大家伙看來,她就不是一個健康人就是了。

那么,所以,或許有可能不是兩位公子小姐有事,是國公夫人有事?

當有些權貴人家的長輩想到這兒,便又高興起來了。

倘若原配死了,像定國公這樣的,也只要守一年就好。

所謂的守一年,就是完全可以在燒完周年的第二天新媳婦進門。

當然了,一般人家是不會這么做的,畢竟還是要些臉面的。

但是,在媳婦死了幾個月之后相看起新人家來,那是再正常不過了的。

雖然是繼室,繼室在原配的靈位前是要執妾禮的。

可只是一塊木牌子罷了。

很多只看重實際利益的人,未必會把這事兒看在眼里。

相反,一些大家長則在考慮起家中的姑娘們有哪些是適合去當國公府繼室的。

你想,國公爺的原配是個“病秧子”,想來,他再娶的時候,容貌為第一考慮要素,但身體健康方面,肯定也是極為看重的吧?

沒人喜歡老當“鰥夫”的不是?

因此,一些長相雖然一般,但是身體特別康健的嫡女們,也落到了大家長的眼里。

謝若寧夫妻壓根不知道京城的這些傳聞。

雖然京城有在傳,大管家和紀謝氏也知道。

但有些話,你暗示也暗示過了,人家沒明白,你有啥辦法。

謝若寧沒懂,紀謝氏能夠理解。

但紀一帆沒聽明白,紀謝氏就有些無語了。

可很多話,你也不能明說。

“皇上生日來咱家吃飯?不好吧?”

謝若寧本來逗著兩孩子玩呢。

現在她事情可多了,兩孩子醒了,她和兩孩子玩會兒。

睡著了,檢查下奶娘們的工作有沒有到位。

看看奶娘們的吃食如何啥的。

雖然自己也有在喂奶,不過,自己的奶水比較稀少。

別說不夠兒子吃,哪怕是女兒,也估計只能吃個半飽。

所以,她對奶娘們的伙食特別上心。

奶娘們的吃食可是關系到自家娃的營養的。

包括她們的衣物啥的,她也特別上心。

以前她有聽說過,別人把毒抹在了奶娘的肚兜上。

然后通過間接接觸,把奶娃娃給害死了。

想害自己的幕后主腦還沒抓住呢,你說吧,叫自己怎么放心。

當媽了,只能上心點,哎。

本來就已經很心力交猝了,紀一帆突然提出這么一件事,她是真的嚇了一大跳。

要知道,皇帝微服那可是大事。

你還以為是曾經在謝家避難的皇太孫嗎?

“皇上說想念以前在謝家吃長壽面的情景……

更何況,皇上說了,萬壽節,他不打算大搞。

哪來這么多銀子?”

紀一帆幫著解釋道。

“他不打算自己花銀子,所以花咱家銀子給他過生日?”

這什么歪理哦。

自己像這種冤大頭嗎?

“我記得以前在姑祖母哪兒服侍的灶間上人,我向祖父要過來了。

皇上想念他的手藝,咱把他送進宮里去吧。”

謝若寧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很大方的人。

他想吃,行啊,人送過來了,你天天吃,餐餐吃都行啊。

出宮這么危險的事,就麻煩皇帝別來了吧?

紀一帆翻了個白眼,很是無語。

自己的傻媳婦真是夠蠢的了。

皇帝那是懷念人家的手藝嘛。

那是想念以前的生活,好不好。

你說吧,現在還有誰會像他們夫妻那樣,和他一起笑著鬧著吃飯哦。

“好啦,表哥,我不逗你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也知道皇上的想法,唉,可是,這事兒吧,不行。

不信,你去問姑祖母。”

謝若寧嘆了口氣說道,“你想,之前害我的人沒找到吧?

皇上出宮,儀仗啥的肯定不會少吧?

好吧,算是微服,可萬一呢?

萬一想害我的人,知道了,到時候,他們對皇上動手,你說怎么辦?”

謝若寧見紀一帆陷入了沉思,便立即又道,“我看就按我說的做吧。

把那個廚子送進宮,算咱送給皇上的生日禮物吧。”

說真,自己其實有想過人家電視上演的什么“一桶姜山”這類的生日禮物的。

經濟實惠,皇帝也喜歡好意頭的不是?

后來想想還是放棄了。

紀一帆呢,也是認真考慮謝若寧說的。

覺得自家媳婦說得確實有理。

不說別的,兩個娃養養就不容易啊。

不說別的,光看服侍兩個娃的奴才,那筆開銷就挺大的。

至于將來,還要備什么書僮啊,玩伴啊,先生啊,還要備院子啥的。

紀一帆覺得媳婦一次性生兩個也挺好的。

到時候,兩個孩子上午的文化課,可以讓同一個先生教。

至于下午,一個學功夫,一個學女孩子應該學的。

怎么著文化啟蒙課先生的銀子算是省了下來。

紀一帆剛要說話,那邊大管家便急急的跑了進來道,

“國公爺,皇上在前廳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