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歲將宴

世上總有天才,江行闕便是其中一個。

昆侖域人人皆知,四大家中江氏最善陣法,也知這江氏本家的大小姐最是頑劣。

開學的前一夜,江行闕冥思苦想,終于在炎炎夏日列了個陣把自己困在了紛揚大雪里。若是尋常人家,興許還真能讓她在里面困個一年半載不去上學。可到底是江家,她千算萬算,算漏了那個青梅竹馬的分家少爺江行歌。若說江行闕是個天才,那么江行歌便是勤學刻苦的頂級天才,長老與師父們捧在手心掛在嘴邊的心肝寶貝。所以,當江行歌冷著張臉從風雪中向江行闕走近時,她氣得一腳蹬斷了身下的樹枝,在雪地上摔了個大屁股墩,“你怎么不接著我!”江行闕不滿地坐在地上,抬頭看著強壓怒氣的江行歌,后者像是努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只嘆了口氣,將江行闕攔腰抱起。許是陣內太冷,江行歌嘆氣的同時呵出了一團白霧,江行闕覺得有趣便朝著那霧伸手一揮又順道施了個法,霎時霧氣便散成了點點螢火同雪花一道落了下去。

第二日晨鐘剛響,江行歌就帶著江行闕拜別了長老們向昆侖趕去。江行闕悠閑地坐在兄長的劍上,行過濃云時總忍不住把腿伸出去,這也使江行歌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每此時便一個伸手揪住身后少女的衣領。而今天,江行闕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她趁著穿云而過后,江行歌放手那一瞬縱身跳了下去。

“行闕!”江行歌猛地回頭,用最快的速度御劍追去,手上也迅速地結印。少女下落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她伸出右手笑著望向江行歌,對方惱怒地一把將她拽回劍上,轉身懶得再多看這位麻煩的大小姐一眼。“你救我干嘛呀。”身后傳來一陣無所謂的聲音,江行歌只是皺緊眉頭,心中暗自發誓再不會和她說半個字。接下來的一路上江行歌都小心翼翼注意著身后少女的一舉一動,好在她老實了不少,至少在到達昆侖虛前再沒有做什么驚人的舉動。

今年的新生不多,但那花花綠綠的衣裳混在清一色的月影白的長袍中卻也很是顯眼。江行歌在山門下打量一番,再回頭卻發現江行闕又不知跑到什么地方給他惹麻煩去了,他心中郁悒又無處發作,只能拉下臉重重踩上石階,要把氣都撒在腳下似的向山上走去。

果不其然,沒走幾步,臺階上方便傳來了熟悉的聲音:“行歌,接住我呀!”江行歌顯然早有準備,與身邊那個一臉驚慌甚至想伸手去接的新生不同,他似是隨意地一揮,少女下落的速度就明顯慢了下來。精致的繡鞋輕盈點地,江行闕拂了拂衣袍有些不滿地說:“你怎么來的這么慢,我都等你好久了。”江行歌也懶得解釋什么,只將少女發間的步搖扶正,拉起她的手,無奈地說到:“走吧。”

雖是八月末,但昆侖虛到底立于山巔,行至梨花林,陣陣涼風把江行闕的玩心吹滅了不少,她環顧四周,白色的梨花片片飄落,鋪的好似一地積雪一般。饒是這番美景,江行闕卻總覺得有一絲不安,她稍稍用力握了握江行歌牽著她的手:“把劍給我。”江行歌沒有多問,只是把劍從劍鞘中拔出遞給了江行闕。

少女閉上眼,一手握劍一手抵上劍身,口中念起古老的咒語,霎時狂風大作將那雪一般的梨花卷起緊緊環在少女的周身。素白的長袍隨風鼓動,像一雙隨時準備帶著少女登仙而去的翅膀。風眼中的江行闕念罷最后一字,將劍狠狠刺入腳下的土地,瞬間無數道白光自劍尖散出,她從袖中抽出一道符紙覆上劍柄,這才將狂風與白光壓了下去。

劍身仍輕顫著,江行歌走上前將其收回鞘內。地上的梨花有規律的散成一個陣的模樣,江行闕不禁嚴肅起來,她一把拽住江行歌的衣袖快步向太極殿走去:“封印將破,大陣怕是撐不了幾年了。”

江家兄妹來到太極殿時,殿內已不止掌門葉鎖瀾一人。見有人來,白芷與白蘞安靜地退至一側。江家兩人恭敬地行了一禮,接著匆匆起身向葉鎖瀾稟告方才之事。原來那梨花林本是江家先人設下的大陣,用于鎮壓走火入魔的白氏叛徒——白降,此陣特意設于玉京峰昆侖山門處,欲以昆侖弟子純正之氣去凈化那魔頭的邪念,不想十幾年前一次地震竟將其中一卦破出個裂口,封印之力自此便逐漸削弱,而曾經列陣的先輩們早已羽化,且并未留下修補大陣之記載,如今只好另求他法。

鐘聲響起前,江行闕與江行歌離開了太極殿,一路上兩人皆沉默不語,本以為大陣能支撐更久,不想竟崩壞的如此之快。萬幸太極八卦陣所需的最后兩人已被尋到,只求不要再出什么意外,給他們一些時間,這玉京峰定能再將魔頭鎮壓百年。

行至上陽峰的一個岔路口,江行闕與兄長終于分道而行,她來到闊別一月有余的小院,進門卻仍是熟悉的景象。葉晚池的蠱壇被小心地放在角落,壇底以雕工精美的黃梨木支撐,邊上的柜子開了扇小窗,可以看見里面皆是各式藥碾及蠱匣。另一邊是夏懷若的房間,這個從俗世來到昆侖的女孩總喜歡帶些新奇有趣的東西給江行闕及葉晚池二人看,雖不知這會兒她人去了哪里,不過院里的石桌上倒是放了整整兩大袋東西,袋子上用加粗的記號筆歪歪扭扭地寫著江行闕和葉晚池的名字。

“闕闕,你回來啦!”一個驚喜的聲音從院外傳來,江行闕甚至不用猜就知道是夏懷若,整個昆侖虛也就她喜歡這么叫別人。果然,一回頭便看見她拉著葉晚池蹦蹦跳跳地進了院子。三人圍在石桌前看夏懷若手舞足蹈地講著這一個多月在俗世中遇到的人與事,不知不覺便到了晚鐘響起之時。

今天是昆侖虛一年一度的開學日,加之自明年起將暫停招新,所以弟子們都無比重視今晚的慶典。晚鐘剛響,昆侖弟子們便從各自的小院里涌出,黑發白衣的少年們滿懷期待地向太虛峰趕去,自清溪縈繞的上陽峰去到凜然肅穆的玉京峰,穿過那千年不敗的梨花林,再過一個木廊便是目的地。

雖已響過晚鐘,然夏季的白日甚長,故此時的太虛峰方至黃昏。若是再抬頭細看,便能發現此刻竟是日月同輝。

百余弟子悉數來到三清殿前,顧海與余下幾名新生一起站在最前列,緊張到手心冒汗卻又不敢動彈分毫。

棕紅的殿門自內開啟,葉鎖瀾依舊是白日里那副裝束,只是此刻手中多了一柄看上去頗有些年歲的拂塵,他身后跟著三家的長老以及一個有些病懨懨的男人,顧海雖覺得有些眼熟,到底只當他是哪位晏家后人,看了幾眼便挪開了視線。走在最后的是白家姐弟,江家兄妹以及葉晚池,他們從幾位長老身側繞到葉鎖瀾的面前,一拂衣袍齊齊跪下,其他昆侖弟子也于他們之后恭敬地曲膝跪下,將雙手交成十字深深拜了三拜。顧海用余光瞟著身邊的蘇子,一板一眼地照做,生怕自己有所不敬被丟回俗世。拜完掌門還需再拜三清,大殿內三尊金像肅然立于正中,殿外弟子仍結太極印,將手舉至眉際,行罷三禮,方在掌門的示意下起身。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身邊的弟子們齊聲誦著清靜經,而顧海只跟著張了張口便又老老實實閉嘴干站著,他盯著那個病弱的男人看了一會兒竟覺得他與江行闕有幾分相像。顧海好奇地將視線移至男子腰間,上面是枚茄花紫的玉佩,家紋及顏色確實是方一諾描述過晏家的樣式,而下方的小玉卻是白色,刻著個吟字,倒是與江家兄妹的名字甚是相配。男子似是覺察到了顧海的視線,他直直向顧海望去,目光凌厲到后者一個哆嗦轉過頭不敢再看。

拜師禮畢,便開始為新生授劍。顧海于蘇子之后,雙手接過屬于自己的第一把劍,棕色的劍鞘上并無花哨的紋樣,只有鞘口的金屬上工整地刻著顧海二字,縱是這般樸素也足以讓這個俗世來的男孩抱著劍激動一整夜。許是想起了自己授劍時的光景,夏懷若散漫地托著臉,輕輕感嘆一聲:“真好呀。”,葉晚池聞言戳了下她的手心,惹得對方撒嬌般吐了吐舌頭。兩人皆未曾注意到身邊的江行闕直挺挺地坐著,目光投向遠處那個佩著吟字玉佩的男子,兩雙極其相似的眼睛遙遙看著對方,似有什么不可言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