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蜀漢我做主

第七百零六章 楚君的果斷

最后,還是在士族們聯合下,形成一股強大的威壓,把小霸王孫策都壓得穿不氣來。而后,孫策死。

孫權繼位,他這個人果決,才能都不足以與孫策比較。也就順勢,而與士族妥協。

孫權連內部的蛀蟲都處置不了,卻積極外爭,意圖稱霸東南。實在可笑。

因為成功的對抗過孫氏兄弟,因此江東的大部分士族們,對于寇封統治江東還是比較樂觀的。也比較肯定,寇封不會拿他們開刀。

但是也有小部分士族已經嗅到了不同,當初寇封處置了張,朱族后,這兩個宗族都大肆的交出人口,田地。隨后,顧,陸也在顧雍,陸遜的示意下,也是調查了宗族內匿藏人口數量,田地數量,而后全部上交給了寇封。

之后有引動了一批士族的警覺,進而也叫上了不法匿藏的人口,田地。因此才有江東一月之間,人口多了十萬眾的奇跡。

當時,大部分的士族都在暗自嘲笑那些獻上人口,田地的小部分士族,認為他們是自毀根基。

就算是現在也是一樣。江東士族中間,一片歌舞升平。根本沒有一人意識到,寇封的大刀已經舉起來了。

廷尉趙累奉命連同揚州刺史伊籍,平越將軍陸遜一起對江東士族進行清肅。

出了襄陽以后,乘坐大船,乘風破浪沿江而下,直達秣陵。

伊籍接到消息以后,親自出了秣陵城,迎接趙累進入秣陵。

秣陵城,刺史府書房中。

伊籍與趙累對坐著,伊籍看了趙累帶過來,寇封的親筆公文后,神色凝重道:“君上下定決心了?”

“先亂而后大治。為了一舉鏟除后患,誰擋殺誰。”趙累神色極為剛硬,道。

“如此,我先通知平越將軍陸遜,中郎將房稻一起準備就緒。估計,這一封公文下去,江東都要大亂。”伊籍說道。

“應該的。”趙累點了點頭。

士族雖然是毒瘤,但是勢力確實非常大。這一次必定是腥風血雨。但有句話說的好,準備松懈的,肯定不如準備充分的。

晾士族們也不會想到寇封會如此剛強,剛硬。肯定沒多少人會有所準備,倉促反抗定是死路一條。

伊籍先是與幕僚團,就是別駕顧雍等人透了一口氣,隨即書信給陸遜,命他下令平山越七路大軍,以及坐鎮吳郡,統管海軍的房稻一起準備應變。

在第三曰后,伊籍才向江東士族們展現了寇封的命令。

名義當然是徹查匿藏人口的不法者。若是沒有匿藏人口的人,不必心驚。

但這是亂世,多流民。不管是哪個人,只要有點家財,有點勢力的。就多少收攏了超越法律規定的流民作為家奴。

這一下去,豈不是一棍子全部打死?

心驚膽顫者有之。屁滾尿流者有之。

心驚,驚懼的士族,立刻都回家徹查了匿藏的人口,乖乖的送上來。但這也只是一小部分。

許多人都在觀望。

還有一些人,則是冷笑不已。

寇封這樣做,實在是胡來。江東是被士族控制的土地,與士族為敵,等于是自絕于人。

能坐得穩江東才怪了。

江東除了最頂尖的四大家,朱,顧,陸,張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士族,豪強。其中一流的有六家。

分別是陳,宋,馮,薛,吳,趙等六家。

最頂尖的四家族,因為名聲所致,反而坐擁的黑戶并不多。而這六大家,才是真正的主流。

這六家加起來,隱瞞官府,私下匿藏的人口,黑戶,加起來足有十萬之多,平均每個大姓,都有一二萬人。

這并不是駭人聽聞的事情,想當年,糜竺一介商賈,也因為家資眾多,又逢戰亂,而收斂了數萬流民。

嫁糜氏的時候,陪嫁就有一二萬壯丁。

足見亂世,人命之賤。

六家收攏流民十萬也并不是駭人聽聞。

此刻,六家的家主,正在吳城外的一處莊子內謀事。

本來,六家謀事,也應該與四大家一起的,畢竟江東士族歷來都是同氣連枝的。但是這四大家或多或少都與寇封有些糾葛,都早早的自我拋棄了勢力。

把家族中,等同于搖錢樹的眾多家奴都自動送給了寇封。與愛惜家奴的六大家當然也就分道揚鑣了。

因此,此刻謀事就撇開了顧,陸,張,朱等等。

大廳內。

陳氏的族長,陳雄作為這座莊子的主人,而坐在上首位置。其下是宋棋,馮黃,薛循,吳超,趙景。

都是各族的族長。

這些人都是江東境內的影子貴族,天生傲氣。自身都是非常有氣勢,也有名氣的人。坐在一起,那氣勢就不用說了。

其中陳雄四十余歲,面白無須,雙目很有神,坐在上首座,非常有威儀。

“寇封的這公文一下來,就等于是與江東決裂了。他以為他是誰啊,離了我們士族。他能統治江東?即使是與寇封齊名的孫策,也沒敢這么做。”坐在下邊的宋棋非常不屑的大聲嘲笑道。

“但他確實是這么做了。家奴,田地。都是鐵做的莊稼,就算再多,也不會賠本。我們族人眾多,一大家子全靠這些家奴種田養活自己。若是把家奴都上交了,豈不是要省衣節食?”另一邊,馮黃也是非常不滿道。

“老夫早就說過了,讓那些外人統治江東,遲早是要出亂子的。即使寇封再強,我們也要支持孫權才是。外人,都是豺狼。其中寇封更是豺狼中的豺狼。”一個頭發花甲,但是脾氣卻十分火爆的老者,非常尖銳道。

此人是吳家家主,吳超。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同輩,唯有吳超是上一輩,因此地位很尊崇。

他的話,也非常的合乎大家的心意。江東之所以排外,就是因為士族抱做一團,互相依托。以保證自己的利益。

所以,極為排外。

如今,寇封意圖鏟斷士族們生存的根基,也更加的印證了,統治江東,還是要從江東自己人中選出來比較好。

排外的氣息更濃。

“好了,好了,都別說了。此事如何做決斷,還是作為此間主人,先生是不是也該吭一聲?”另外一個族長,趙景對著始終一聲不吭的陳雄,說道。

“說的是,先生是什么意見?”薛循也開口道。

“當然是堅決抵抗。我們抱成一團,就是整個江東。除非他寇封要讓江東大亂,否則也得妥協。再者,即使他強硬,難道我們就是坐以待斃的豬狗不成?”陳雄本來都面無表情的,但是此刻,卻是非常的強硬,眼神非常銳利,霸道道。

“好,說的好。我們江東抱成一團,豈會怕他一稚子小兒。”資格最老的吳超大叫了一聲,笑道。

“抱成一團,我們自治江東。”

自此,六大家已經擰成了一根繩,打算與寇封硬抗了。即使率兵造反也在所不惜。

這是世界上大姓的通病,常年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就忘記了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

此刻的江東士族。

歷史上的益州各大姓。在劉璋,劉備,劉禪統治益州的時候,多次有大姓反叛。結果都是身死族滅。

昔曰荊州也有宗賊肆虐。

南方三州都這樣了,何況是中原?

這六個家伙也不想想,寇封的根基在荊楚,花了許多時間,精力把荊楚肅清了。根基已經非常的深厚了。

江東不過新得到的罷了,本來就不穩。亂就讓他亂吧。

鏟除了諸大族,扶持小族。先大亂,而后大治。

寇封為了振興楚國,覺對不會心慈手軟。也不會有任何妥協。

今年秋。

揚州刺史發布了寇封問罪匿藏人口的命令以后,協同廷尉趙累開始徹查。把當年就已經查好的數據公開。

順便,也威迫那些大族交出人口。但是大部分士族都持觀望態度,尤其是以六大家為首的士族,一副頑抗的摸樣。

不久后,揚州刺史命令平越將軍陸遜,率兵滅了最強硬的吳家。因為是首當其沖,夷滅其族。

一個數百年的世家,在寇封的強勢下,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這讓很多人都畏懼,但有更多人憤慨。滅族,毀家。這是江東士族們的逆鱗,他們的家族哪一個不是百年,甚至是數百年才經營起來的。宗族自豪感,榮譽感,存在感,以及危機感。

讓六大家剩余的五大家,連同眾多的大小士族造反。

他們加起來,足有江東士族中的十之六七。

本來,很多人都以為寇封會感覺到不妥,而下令安撫眾多士族。但讓人跌破眼鏡的卻是寇封反而為此下令,改平越將軍陸遜為平吳將軍,率領呂蒙,周泰,全琮,房稻,蔣欽,丁奉等六將,兵丁接近八萬。

平息叛亂。

大軍所向,首惡誅殺,家小為奴。讓這些自以為士族,貴族的人,當一當做家奴的滋味。

大軍壓境,威風赫赫。這時,六大家才知道悔了。

寇封并不是孫氏兄弟,他的根基在荊楚。寇封也不是孫權那般軟弱的人,他只求萬世基業,而不是暫時的妥協,低姿態的向士族們討要統治權。

他要先大亂江東,而后大治江東。

把人口全部記錄在冊,振興楚國。立下萬世不拔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