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席卷天下

第四百六十二章 巡視水軍

直至194年秋,北地秦軍全部擴編完成。總兵力近乎五十萬,天下震動。

秦峰深知新軍形成戰斗力是需要時間的,所以他不會就此認為可以橫掃天下了。

另外,雖然連年的豐收錢糧充足,但如此規模的擴軍,軍事裝備的欠缺成了首要的問題。

好在秦峰早已經籌建了古代“工業城市”廣宗,如今的廣宗郡就是工匠的聚集地,因為地處北方的中部,所以交通四通八達。但是出產的裝備大小不一,長短不齊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

于是,秦峰就下令統一北地所有鑄造業,手工業的模具,首次提出了標準化流水線生產,令這個后世十九世紀在西方出現的概念,提前一千多年在東漢實施。

標準化生產,最受益的便是古代的巧工機械,體現在民間就是鎖具,車馬等。

體現在軍事上,自然以弓弩與攻城器具為先。因為這些裝備零件極多,不似刀劍渾然一體,損壞后由于零件大小長短殘差不齊導致極難修繕。又比如弩箭的卡槽,唯有對應大小的箭矢才能夠放進去,大了放不下,小了松動失去殺傷力。

而標準化生產,就解決了許多難題。

裝備在大量的產出,新軍也在逐步的形成戰斗力,秦峰的好心情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就算他每日看文件看到吐,亦是心甘情愿。然而秦峰是后世來人,可不想讓自己如同后世辛勤帝王一般累死。

比如雍正,這位皇帝天下少有的勤政。號稱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在位十三年,出宮的次數一個巴掌都用不完。臨死也沒見到幾次自己治下大千世界的盛世繁華。

所以勞逸結合,于是秦峰就以出巡為名。外出散心去了。

秋高氣爽,原野果實累累,各處農田空地,晾曬的糧食仿佛都將一方天地染成了金黃色。

“金秋十月!”秦峰走在高唐渡口北面的一片田地中,遠處隆隆水聲來自于大江東去的黃河。這一次秦峰出巡,他本心里是想散心,然而他的地位,決定了他走到哪里就要工作到那里。

所以當來到黃河沿岸后,秦峰就打算前往高唐水軍看看。

由于黃河自西向東將秦峰的地盤與南面諸侯隔開。黃河兩岸渡口便成了重要的拒敵要塞。秦峰南面的邊境線上,亦是自西向東有解縣、白馬、高唐三處重要的渡口。這三處地勢平坦,水流緩慢是沿江最佳的渡河地點。其余地方,不是水流湍急不利于行船橫渡,就是岸邊地勢險要不利于上岸。

這三處渡口,以高唐渡口為重中之重。臨近曹操的袞州與劉備的青州,秦峰在這里修建了最大的水寨,各類艦船數百艘。

當然,秦峰也是知道。黃河不論是從流量還是長度來說,與長江差了一些。然而這并不妨礙,他建設北地最強大的水軍。

在這一點上,曹操與劉備就落后了許多。并不是兩人無能。而是北地陸戰的思想根深蒂固。三國演義里,就算是最著名的官渡之戰,也沒有詳細說過水戰。可見一斑。

秦峰的水軍可說是北地唯一成建制的水軍。

只有在北方的百姓,才會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土地。所以百姓對秦峰是感恩的。他走到哪里,那里就會有大量百姓來拜迎。這令他很欣慰。然而如今正是秋收,他可不想由于自己的出現耽誤了當地百姓打糧食。于是,他很快就來到了高唐渡口的水寨。

水寨,簡單點說,就是水上的營寨。路上營寨有車馬與兵士,水上營寨自然就是船只與水軍兵士。

大致情況,就是用巨大且長的木頭釘入水底以為根基,在其上建造房舍,以這些房舍為據點抵抗敵人水軍的進攻。同時在內圍攏出大量水面空地,停靠己方艦船。

水上房舍建設九曲十八彎,不明就里之人,貿然進入水寨便會失去行船方向,左右房舍內的兵士,便用弓弩射殺之。

秦峰來到水寨,第一次登上了三層樓高的樓船,這艘船全長48米,寬13米,可搭載士兵八百余人,是秦峰水軍的旗艦。

樓船在古代很大程度上擔任了水戰主力艦只。但由于船只過高,重心不穩,故多在內河水戰中擔任主力。

然而秦峰讀過三國劇本,知曉三國時東吳曾有五層戰船,可載兵3000人。不過黃河的水道與世界第三的長江無法相比,在水深、浮力等等的限制下,如今這艘大艦,已經是盡可能的大了。

“主公,水軍大小船只813艘,多分布在黃河三處主要渡口,日夜巡邏,勤加操練,如今有水軍將士四萬人,只待主公一聲令下,吾等水軍便能橫掃南岸敵軍艦船,安全護送大軍渡江!”一位壯碩,皮膚黝黑的大漢,嗡聲說道。此人名叫周武,之前是東漢水軍的一名將佐,如今是秦峰目前的水軍統帥。

“很好……。”秦峰起身,眾將士退向兩旁后,他便來到了船頭。“水軍是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在陷陣軍團之下。汝等常年騎馬穩如磐石,然而在這船上,腳下可就暫時沒有根了。”

這次隨秦峰而來的,許褚、典韋兩位親衛將領自不必多說,還有趙云、張遼、張郃、徐晃四位大將。秦峰的目的很簡單,來這邊境線上實地看一看,為將來的渡江作戰做好準備。

周武聞言,一臉喜悅,四周的水軍亦是趾高氣揚了許多。

典韋憨實,道:“主公,俺老典在馬上穩,在這船上,也穩!”

趙云等人自然也表露了同樣的看法。

秦峰就此笑道:“既如此,周武將軍,開船出江。航行一圈!”

“喏!”周武答應一聲,立刻就去安排。心說主公睿智。知道這江上航行的顛簸。這還沒開船呢,你們自然是如履平地了。

“拔錨開船。艨艟在前,樓船居中,斗艦護衛兩翼!”周武呼聲中,頓時三十余艘各類船只起錨。

三艘樓船以秦峰的旗艦為先,前方十五艘艨艟,兩側十五艘斗艦。水手奮力疾呼下,堪比風車扇葉的船槳劃動起來,三十余艘戰艦,隨即開出了水寨。

“很平常嗎!”風和日麗下。樓船平穩的航行,典韋背著鐵戟在船頭走來走去,顯示著自己如履平地。

周武心里不痛快,心說吾要是疾行拐彎,看你還怎么如履平地。然而主公也在船上,他可不敢造次。

這時一道暗流涌過,就算是巨大的樓船,也不免搖晃數下。

隨著搖晃,虎衛不免前后搖擺。錯開弓步這才站穩,再看船上的水軍將士,巍然不動。趙云等大將,臉色瞬間微變。運出千斤墜之力,這才穩住身形,若是讓他們現在出手對敵。實力頓時先去五分。

趙云等人是靜立,所以來得及準備。走來走去的典韋。大呼一聲,頓時隨著船身的慣性東倒西歪。一把抓住了一位水軍士兵,這才穩住身形來。

秦峰微微一笑,不免就想起后世坐公交車時的情景,那時候手上若沒有抓頭,還真是站不穩。

“典將軍,小心了。”水軍士兵善意的提醒道。

典韋老臉一紅,幸虧很黑,看不出來。

眾位將軍這才真正明悟主公剛才的言語,這開動的船上水戰,可不是只面對敵人這般簡單,還要同時抵抗腳下不斷晃動的甲板。這還是在樓船這種大艦上,若是艨艟這種小船,無時無刻不在水流下晃動,就更加站立不穩了。

“汝等切不可小瞧船上作戰,水軍與陸軍的作戰方式是不同的,若要兩方互相適應,三五載無法貫通。”秦峰說著,不免就想起后世的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為什么厲害?字面意思上就能理解,水戰陸戰都是好手,自然就要比只懂一項的士兵厲害了。

“主公教訓的是。”趙云等人齊聲道。

秦峰紅色的戰袍,隨著江風飄蕩,他就站在船頭,遠望對面的江岸,那里就是曹操的地界了。他就此來了興致,說道:“周武,全速開動起來,轉幾個彎,做幾個規避動作,拿出精氣神來,讓將軍們看看!”

“喏!”周武一臉興奮,便對傳令兵說道:“吹號,艨艟在前,斗艦在后,樓船居中,先走一字長蛇陣,全速!”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嗚,有節奏的牛角號,昭示著具體的命令,與后世的旗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號令下,旗艦瞬間減速,慣性下,陸軍將士們頓時東倒西歪,然而水軍將士幾乎不動。一字長蛇陣,全速前進,江風撲面吹著眼睛睜不開。“痛快,夠勁!”秦峰還是首次乘坐這種古代超大型全木質結構的樓船,撫須暗道:“若是能夠在海中形勢,不知又是怎樣的滋味。”

然而秦峰也是知曉,這樓船不是龍骨結構,不利于海中行進。不過由馬鈞、黃承彥等人主持的北地科學院,正在塘沽港研究建造龍骨巨艦。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突然冒出一片小點。

周武見到后吃了一驚,來不及請示,疾呼道:“傳令各艦船做好戰斗準備,布六丁六甲陣!”

“主公,是曹操的水軍!是否撤退!”周武擔心的說道。

眾將吃了一驚,心說水戰可不是鬧著玩的。秦峰臉色平靜中遠望對面,密密麻麻也看清多少船只,他只是說的:“周武,可有把握一戰!”

周武常年在江上,與陸軍一望塵頭就知道來兵多少差不多,他仔細觀望一下,就道:“來船三十余艘,沒有樓船大艦,可勝。”

秦峰從未經歷過水戰,既然能夠得勝,他就此說道:“那么就準備開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