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044章 討要草場

“錦兒,方才你口中所說的那些話,是一時的氣話,還是你真的不愿退了這門與陳家的婚事,打算嫁到陳家去了”

“若是你真的不愿退了這門婚事,今日你說的那些話,可算是得罪了那陳夫人和陳家姑娘,就算你真的進了陳家的門,只怕那陳夫人還有那陳姑娘,也不會給你什么好臉色看的。”

“我的錦兒,從前是娘虧欠了你,今后娘會一點一點地彌補你,那陳家終究不是個什么好去處,娘不愿你嫁過去受公公婆婆的氣。”

趙氏語重心長地說著,親自端了一碗茶過來,擱在了身旁的高幾上,用著極其溫柔的眼神,望著身旁的。

方才她說的那些話,不過是為了惡心那陳夫人,讓那陳家母女不再繼續囂張下去,迫不得已才出口的。

她哪里會對那個狗屁公子陳錦然癡慕已久

就陳錦然那樣一吊兒郎當的紈绔公子,能配得上如此優秀的她

趙氏和宋老爹已經商量好了,若是她日后嫁不出去了,到了適宜的年齡,會讓她自立女戶,搬出宋府去住的。

既然他們都這樣打算好了,那她就照著他們的打算繼續走下去吧!

男人什么的,都是無關緊要的東西。

賺錢才是如今的頭等大事!

“錦兒實話和娘親說,其實方才錦兒說的那些話,都是氣話,錦兒不過是想氣氣那陳夫人罷了。”

“錦兒不愿嫁去陳家,更不愿和陳夫人那樣的人做婆媳,咱們家和陳家的這門婚事,還是遵從娘親和爹爹的意思,退了吧!”

“不過這退婚書,得我們家來寫,叫那陳家在上頭簽上字!是我瞧不上那陳家二公子,而非那陳家二公子,瞧不上我!”

話落,就讓侯在外頭的李婆子拿了紙筆墨進來。

她口中一字一句地念著,李婆子提筆在紙上寫著,念罷,李婆子也就把那一紙退婚書寫好了。

把那張退婚書遞到了趙氏手中,趙氏過目之后,總覺得不大妥當。

當初是陳家和她商量,要和宋家退婚的。

趙氏和宋老爹,宋蕓,宋謙行商量過后,才決定退了這門和陳家的婚事。

雖說此事是宋家先提起的,但陳家先前就有了退婚的意思,只是兩家并未在一起商量過,這事也就沒有擺在臺面上。

看著趙氏面上出現了猶豫之色,就知道,趙氏心中必定有所顧忌,若是讓陳家在這一紙退婚書上簽了字,宋家可謂是真正得罪了陳家,日后在朝堂上,恐怕對宋老爹的仕途,也是有著一定影響的。

畢竟陳太師在朝堂上,還是有些威望的,而宋老爹,只是吏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掌管文書的小官罷了。

不過既然是宋家主動和陳家提出退婚的,那這退婚書,還是由宋家來寫,讓陳家在上頭簽上字。

這樣就算是外人知道了陳宋兩家退婚了,也不會把退婚的緣由,怪在身上。

不會說是因為身上那股子異味,陳家嫌棄得不得了,才導致退婚的。

“這一紙退婚書,還是等你爹爹回來后,我拿給他,叫他仔細看看吧!”

“如今陳太師仕途正旺,你爹在吏部干了這些年,也沒干出什么名堂,咱們家還是不要輕易得罪陳家的好。”

趙氏讓人那退婚書收了起來,就囑咐了李婆子,叫李婆子送著出去了。

待走至門前,快要跨出門檻的時候,才想起來,她還有事沒有和趙氏商量。

繡坊染整香云紗的場地,必須設在京郊的那片草場,否則就算是薯莨水熬煮成功了,沒有場地來進行染整,她們可算是白折騰這一場了。

“娘親,這些日子繡坊的曾繡娘托人來報我,說繡坊堆積在庫里的一些紗綢,生了霉,想要找個場地曬曬。”

“錦兒想著京郊的那塊草場,荒著也是荒著,不如就拿來做晾曬紗綢的場地。錦兒不知道娘親心中是如何想的,特地來討了你的主意。”

轉過身,對著還坐在屋里的趙氏就說道。

此時的趙氏心里頭還在想著方才退婚那些事,哪里有功夫聽說,還沒等把話說完,直接回道。

“那塊草場一直是孫媽媽在管著,你去和她說說,讓她拿了草場的鑰匙給你。”

“只是有一點,這些事情就交給底下的那些人做吧!你一個姑娘家家的,老老實實待在自己屋里,少去和底下的人摻和在一起。”

點了點頭,笑著應了聲“是”,馬上就離開了趙氏的院子。

回到自己的小院里,白荷端了盆水進來,伺候著洗漱。

“奴婢今日聽在夫人屋里伺候的姐姐說,說姑娘今日可威武了,三句兩句話就把那母老虎陳夫人堵得死死地。”

“便是那陳家姑娘,遇見了姑娘,也像啞了的炮彈,在姑娘面前,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白荷嘴上說著,眼里滿是對的崇拜。

自家姑娘就是厲害,便是什么豺狼虎豹,作天作地的小妖精,到了姑娘面前,就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看著白荷那副小迷妹一般的模樣,就知道她丫頭心中必是對自己崇拜得很!

敢于不拖泥帶水,直截了當把那些個豺狼虎豹給懟回去。若換作原主那樣的小白菜,怕知會一味的忍讓,一味的委曲求全,連反擊都不敢。

“這些話你往后到了夫人跟前,還是少說幾句吧!夫人不愛聽這些話,你也別自討沒趣,到她身旁去胡說一通!”

叮囑了白荷幾句,白荷就像搗蒜一樣,瘋狂點了點頭。

這時候,芙蕖推門進來了,手中端著今夜的晚飯。

今夜的晚飯是趙氏院里做好,喊了芙蕖過去拿過來的。

趙氏喜吃豬蹄湯,院里小廚房的婆子,就熬了一鍋豬蹄湯,勻了出來,一半送去了趙氏屋里,一半送到了這里。

豬蹄湯熬得很好,整個湯汁顏色呈乳白色,聞著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芙蕖舀了一碗出來,擱到了面前。

嘗了一口,果然很香。湯汁的味道很是濃郁,看模樣是燉的時間久了,豬蹄也是一戳就爛。

“姑娘,綢緞莊那邊的李管事差人過來報信,說明日太孫妃和太孫嬪會出宮,到綢緞莊視察太孫冊封時的禮服制作的進度。”

“李管事擔心自己不懂規矩,沖撞了宮里出來的貴人,特地請了姑娘過去,讓姑娘幫著住持大局。”

太孫妃和太孫嬪竟然親自出宮,去視察禮服制作的進度

這是怎么一回事?

她怎么沒聽李管事說起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