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056章 東宮

“聽說太孫妃和太孫嬪冊封禮上的禮服,是經尚衣局,外包到了宮外,給了宮外的一家綢緞莊做的。那家綢緞莊,我讓錦衣衛下去打聽了,是你母親趙氏的私產,置在四平街。”

“昨日太孫妃來了一趟,說是禮服的縫制進度,比起宮中的尚衣局,落后了一截,這是怎么回事你可喊人去查了”

太子妃張氏穿著淺藍色鑲嵌了珍珠米粒的宮裝,站在院里的薔薇山茶花下,一面叮囑了宮人剪去樹上的枯枝黃葉,一面又轉過頭來,用余光打量著身后的宋蕓。

宋蕓面上仍舊沉靜如水,并沒有因太子妃的細細打量一番,出現什么不適的反應。

“回太子妃的話,這件事我已經吩咐人去查了,女官們上報來說,是四平街綢緞莊的織金錦不夠用了,這縫制進度,才落后了宮中尚衣局一截。”

“不過綢緞莊最近夠得了一批織金錦,縫制進度也加快了許多,想必在太孫妃和太孫嬪的冊封禮之前,這禮服,一定是趕得出來的。”

“不過這縫制禮服,畢竟是極細致的活計,馬虎不得,便是延誤了些時間,也是不打緊的。”宋蕓話罷,又從容不迫地加上了這句。

畢竟宋家的綢緞莊能接了宮中的活計,和她可有分不開的關系。

若是因著禮服的事情,最后導致延誤了太孫妃和太孫嬪的冊封禮,她可是有逃不開的干系。

“有些事情,你心里清楚便好!宮中尚衣局做不了的活計,分些出去給宮外的綢緞莊繡坊來做,也能省下一筆不小的開銷。”

“既然那家綢緞莊是你母親的私產,我也是信得過的。”

張氏話罷,周圍伺候的宮人,趕忙就搬了凳椅過來,伺候著張氏在凳椅上坐下。

宋蕓準備開口,想要為宋家綢緞莊延誤了禮服縫制進度之事,再和張氏解釋一遍,張氏就開了口道。

“聽宮外的探子來報,陳太師打算求了你父親,走了你的路子,把他們家的姑娘,塞進漢王府小世子的選秀名單之中。這事你可聽說了”

張氏的語氣淡淡地,沒帶著任何感情,但宋蕓卻從這冷淡的語氣中,聽出了些許不對勁。

伏跪在地上,馬上開口解釋道。

“娘娘,這些事情奴婢事先并不知情,是娘親喊人遞了消息進來,奴婢才知道的。”

“陳太師確實和奴婢父親商量過,想要走了奴婢的路子,把他們家姑娘,塞在秀女的名單中。但奴婢覺得此事要不妥當,就沒敢答應。”

“本宮知道你沒答應,若是你答應了,今日本宮也不會差人請你過來了!”

“你我共同管理宮中女眷這些年,沒必要說跪就跪,快些起來吧!本宮不過一時好奇,問問罷了。”

“既然陳家有心來求你辦事,你就順了他們的意!記住一點,既然他們家走了你的路子,把姑娘塞進秀女名單中,就一定要中選!”

張氏話語中的情緒,一波三折,險些讓宋蕓沒有明白過來。

宮人攙起伏跪在地上的宋蕓后,雖搬了凳椅過來,但宋蕓卻不敢坐在上面,仍舊是站在張氏身邊,聽她的吩咐。

“陳家的那位姑娘,奴婢也見過,容貌氣質算不得好,只怕選秀的那些內監見了,還沒過第一輪,就淘汰了。”

宋蕓試探性地說了幾句,為的就是真的太子妃心中到底是作何想的。

把陳家的姑娘塞進秀女名單中,并入選,難不成在太子妃心中,已經有了什么打算

猜測歸猜測,在太子妃沒有給出明確答復之前,宋蕓方才想的那些,始終是猜測。

“想要讓她入選,嫁進漢王府,想來對你而言,該不是什么難事吧”

“漢王夫婦處心積慮,在背地里處處算計太子,在老爺子身邊幾次慫恿廢太子,若太子登基,只怕他們夫婦,是坐不住的。在漢王夫婦身邊安插這么一個人,對日后處置漢王府,也是大有助益的。”

張氏說著,時不時抬起頭看了眼身邊站著的宋蕓,見宋蕓的面上,仍舊是淡淡地,就知道自己方才所言,已在了她的猜測之中。

宋蕓沒想到,原來太子妃想讓陳家姑娘入選,嫁入漢王府,還有這層算計。

只是那陳家姑娘,甘心受太子妃擺布嗎?

宋蕓點了點頭,當即就退了出去,往著尚儀局那邊去了。

宋蕓走后不久,就有宮人稟道,說是英國公夫人和徐國公夫人進宮來了,來給太子妃請安。

接到宋蕓從宮中遞出來的消息后,宋家夫婦知道了太子妃的意思。

屏退了屋里伺候的丫鬟仆婦,又叫人熄滅了蠟燭,二人躺在榻上,說起了悄悄話。

“夫人,你說蕓兒這是什么意思竟然同意了陳家,走了她的路子,把她們家姑娘,塞進選秀名單之中。”

“原先蕓兒身邊的宮女遞出話來,說蕓兒不同意此事,怎么眨眼功夫,就變了。”

“老爺,你沒聽蕓兒話里頭的意思,蕓兒說了,這一切都是太子妃的意思,她不過是遵著太子妃的意思辦事罷了。太子妃心中怎么想,我們這些人如何曉得”

“還是早些睡吧!這些事情,還輪不到你我二人來操心。”

這邊的翠微居,讓白荷續了燈油,她縮在窗下的一角,細細看著手中的《天工開物》。

這是傍晚的時候,她托了白荷,去了城里的書齋,仔細搜找一番,才找到的。

里面有一則,詳細記載了何為,織造的織機又是何物

在現代社會,遺失了幾百年的織造技藝,她竟在這本《天工開物》之中,得以窺見。

還沒穿越之前,她在金陵云錦研究所,專門從事云錦的復原,很少有機會接觸的復原。

的復原難度,遠超云錦,僅在一些古籍雜書之中,有一句半段提到過的樣式,紋樣,以及織造技藝和織機。

不過她對織造和復原,卻是情有獨鐘,的紋樣,圖案,是所有錦緞布匹之中,最多的,最絢麗多彩的。

只是不知,現如今的大明朝,還有多少人懂這項失傳已久的紡織技藝了。

請記住本書域名:。小說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xsz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