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貴嬌

第三百二六章 春闈舞弊

自古科舉舞弊乃是大丑聞。這事兒不管查到了誰,怎么查,最后主事官的孫相都會被問罪。

可是……

“為何臨邑還會出現舞弊?”孫云舟的到來,本該打壞了他們所有的計劃,也的確打壞了他們所有的計劃。

還逼得他們在春闈之前就提前離開了臨邑,他們一行人離開臨邑,孫云舟在城中,就該查出所有的問題,掐斷春闈舞弊的苗子。拿著伍二甫他們的試卷,跟著春闈的試題一對,就知道真假了。

以孫云舟的能力,定然做得到……

可是,春闈舞弊還是出來,這事兒,怎么想都有些不對。

知畫看著卓夷葭,而后搖搖頭。

這會兒,趙鳳曜放下手里的書卷,轉頭看向卓夷葭,輕聲開口道:“你還記得一開始我們的計劃嗎?”

卓夷葭偏頭看向旁邊的趙鳳曜,而后想了想,道:“記得。”

一開始,她們是打算良魚辦成孫相,‘偶遇’了伍二甫,讓伍二甫親自見著良魚的臉,然后良魚身邊的小廝去跟伍二甫周旋。

再然后,卓夷葭派人去跟孫相的小廝勾結,用重金去賄賂他偷取事先準備好的試題。如此,兩邊便聯系上了,一個小廝偷試題賣給外頭,伍二甫又從不知名的小廝身上買了卷子。

卓夷葭細細想著,忽而眼睛一亮,看向趙鳳曜:“事先準備好的試題?”

這計劃之前,有一份試題,是事先放在孫相的書房里的,就是為了讓那勾結的小廝去拿。畢竟京城撥給北地的春闈試題一份份都是有數的,一動就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趙鳳曜點點頭,起身走到卓夷葭身邊,坐到床上,替她捋了捋被子:“應該就是那份卷子,大概是孫云舟拿到了外頭泄露的試題,又讓孫相拿了書房里的試題,結果書房里的試題就是我們事先放的那一份,不一樣,也就沒有再查。”

卓夷葭聽得眼睛亮了起來,而后彎著眉眼笑了笑:“當真是瞎貓碰到死耗子。這么巧就讓他們栽了。”

“還有一件你更想不到的事。”趙鳳曜坐在床邊,看著她笑,自個兒眉眼也跟著帶上笑。

“什么?”卓夷葭舒展開的臉色,看著趙鳳曜。

“先把藥膳喝完,我再講與你聽。”說著趙鳳曜接過紅珊手里的藥膳,作勢要喂卓夷葭。

卓夷葭看著趙鳳曜,而后掃過屋中的眾人,輕聲的咳了咳:“讓紅珊來喂我吧。”

“好。”趙鳳曜回著,將藥膳又遞給一旁跪著的紅珊,“快些喂吧,莫要涼了。”

紅珊端起藥膳,慢慢的喂完了卓夷葭。

屋中眾人屏息凝神,垂目安靜的等待這,也不再開口說話。

待紅珊喂完了藥膳,給卓夷葭洗了口。卓夷葭這才轉頭看向依舊坐在床邊的趙鳳曜:“什么事兒?”

趙鳳曜坐在床沿,轉頭看著卓夷葭:“你可記得伍二甫那同鄉?”

“文亦然?”人是知畫看的,當時來給她回的時候,說的很仔細,她聽了之后,記得也很清楚。

趙鳳曜點點頭,也不繞關子:“文亦然,文家,竟然是參知政事文肖的遠方親戚。還是同族。”

卓夷葭聽得一挑眉,“文副相?”

趙鳳曜看著她點頭:“正是文相。”

卓夷葭聽得驚了驚,沒想到隨便選的人竟然跟文相有牽扯。

內閣中有三位相爺,首輔中書省孫相,副相文肖和江文東。文相的夫人便是卓夷涵大婚時替她絞面的夫人,說起來,跟卓家大夫人是關系極好的手帕交。

“現在文相是什么態度?”卓夷葭看著趙鳳曜問道。

趙鳳曜搖搖頭:“內閣孫相跟江相是一派,文相少與他們交集,卻也是一直被壓著,圣聽是根本都做不道的。此次就因著春闈舞弊案,文亦然家舉家進京去求了文相,但這事兒給文相,他也沒辦法站出來。大概也是有一顆想站出來的心,卻也知曉,這事兒他若站出來,孫相黨羽里,第一棒子打的就是他。孫相和江相兩人同派,權勢滔天,他以前從來都是保持中立,鮮少說政見,這才在內閣做的安枕無憂。”

卓夷葭聽著趙鳳曜的話,沉思著。朝廷局勢她也知曉,怎么也沒有想到,這挑的文亦然竟然是文相家的族人。

“需要挑火嗎?”知畫跪在一旁,看著卓夷葭,小聲的問道。文相不敢針對孫相,她們可以去挑一下。

卓夷葭搖搖頭:“挑也挑不起什么火。”這會兒她們不過是小打小鬧,慢慢的蠶食。若是想要一棒子打垮孫相,那是不可能的。

“好了,你先歇著吧。這些事兒等你身子好了再談。”趙鳳曜打斷了卓夷葭還想說的話,柔和的眼神看著卓夷葭說道。

卓夷葭還想說什么,旁邊一直站著沒說話的淳耳開口接過趙鳳曜的話:“世子說的是,主子現在身子還未恢復,莫要操心了。這些事兒京城那邊兒三娘她們都盯著呢。”

聞言,卓夷葭點點頭,也不再多說。

北地的城中開春的晚,這會兒抽芽發枝的月份,京城早已開滿了春花。

京城中因為春闈舞弊的事,鬧的是沸沸揚揚。都察院的御史上了一個又一個的折子,連一向保持緘默的左副都御史林城都上了一道孫相瀆職泄題的折子。

瀆職泄題是一回事兒,賣題又是另一回事兒了。但不管如何,都要人來擔這個大擔子。可偏偏除了都察院,別的官員大都保持沉默著,無人敢諫言孫相的事兒。一個二個當是不曉得,也不表態。

可這事兒卻是氣著了皇上,當著整個朝廷的面,直接將折子砸在了孫相面前,大怒!

氣著的也不知是舞弊案,還是除了都察院竟沒人出來彈劾孫相。

皇上一發威,那這事兒總有要隨他意的。于是本來中立的一兩個官員,以大理寺少卿鄭田叔為首的,紛紛出來遞了幾個折子。參的自然都是孫相。

舞弊的事兒還是將明獻帝觸了逆鱗,前去臨邑的禮部右侍郎康為和刑部尚書姜國子都還沒有查明事情的來路回京,孫相就被停職在家。等待前去查辦的官員帶著查證的結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