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折春

第一百章 遠行

第一百章遠行

第一百章遠行

大年初六,辰正時分,華錦和哥哥、姐姐踏上了去往萊州的路程。

雖然對于長時間的乘坐馬車有些發怵,但華錦對于這次遠行還是有些期待。

一行四兩馬車從章府的西角門駛出,華琛乘最前頭一輛,華錦和姐姐同乘第二輛,車上隨行的還有陳媽媽和白桃。

后頭兩輛前頭是之桃、嫣然、柔香、兮香四個丫鬟再加四個婆子,后頭是一車的節禮。

當馬車行至正門前,華錦不禁掀起車圍看了看那高掛的大紅宮燈。

此時萊州博遠侯嚴家門前也會掛著這樣氣派的燈籠吧?

只是那門庭里頭又是一戶怎樣的人家,又有著怎樣的喜樂哀愁呢?

“五姑娘,是不是擔心泓浵院回來之后又變了一番景象?”

“不擔心。”華錦放下車圍看向說話的陳媽媽,“很多事情就已經形成了規矩,留菱香看著就行了,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陳媽媽卻嘆了口氣,“老奴是應該留在家里替姑娘分憂解難的。”

華蕙卻笑著安慰,“陳媽媽隨母親嫁過來這么些年,又含冤替母親守著莊子,我們姐妹怎么也要帶著你再回到家鄉去探探親。”

華錦頷首問道:“陳媽媽,當初母親是怎么從萊州嫁過來的?因祖父和外祖父同朝為官的緣故嗎?”

陳媽媽卻搖了搖頭,“當年你祖父致仕回鄉比較早,和你外祖父在朝中早已經沒有了交集。”

“說來也是巧。”陳媽媽有些唏噓,“你祖父有次到萊州去看望故友,恰巧遇到你外祖父在路上遇到了賊匪。”

華錦微微揚唇,“于是祖母就救了外祖父,順理成章把母親這個掌上明珠一般的嫡長女嫁給了父親?”

華蕙跟著陳媽媽點點頭,“這是姐姐小時候去外祖母家也聽說過的事情。”又語有遺憾的道:“只可惜如今祖父和外祖父全都不在了。”

“那萊州是個怎樣的地方?”

華蕙回憶片刻,“萊州沿海,氣候比我們這里濕潤很多。”

提到自己的家鄉,陳媽媽的臉上有著藏不住的思鄉之情,“曾經的萊州,一片繁華富庶。那個時候朝廷還沒有頒布海禁令,萊州沿岸經常有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的商人往來,很是熱鬧的。”

華錦頷首,想起前些日子在書上看到過有關這個時代的一些治國政策,其中一項就是關于海禁的。

和前世她在歷史書上學到的并沒有本質區別,這個時代的海外貿易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王朝經營的朝貢貿易,一種是由民間經營的私人海外貿易。

而像萊州這一帶就是民間私人貿易盛行。

華錦不由得推斷,萊州的民風一定要比德州那邊爽朗開放一些。

果然,就聽陳媽媽說:“我們萊州沿海,又曾有他國商人經常登岸,所以民風十分的開放,到如今也依然延續了下來。到了你外祖母家,見了你舅舅、表哥、表姐也不用太拘束。”

華錦頷首,卻聽姐姐提道:“也不知道小舅舅長得多高了。”

陳媽媽則嘆道:“那個混世小魔王呀,長得多高也是孩子脾氣!”

華錦不免回憶起來,外祖母曾在母親生下她和哥哥之前老蚌含珠,生下一胎男嬰,就是姐姐和陳媽媽提到的這個小舅舅。

但這些人目前都是華錦記憶中遙遠的存在,想到羅氏也是萊州人,不免問道:“陳媽媽,羅氏的家中目前還有何人?”

陳媽媽嘆了一口氣,“羅家本是萊州商賈,跟你母親家里住得不遠。只是海禁后,家道逐漸中落。羅家只有羅氏一個女兒,后來又過繼了一個少爺,是羅氏的哥哥。”

華錦聽著陳媽媽的話,不由想到她和哥哥幾次派人去賭坊查羅氏的底細,可剛剛有了些線索,就無端的斷了。

不禁又想到,上次她在路上遇到那假佃戶,本來也可以按著這條線索查下去,不想那個叫喬八的假佃戶卻被送上了門來。

消息也就此中斷。

那么送人過來的那位,到底是好心,還是有意干擾呢?

因為這片刻的思索,馬車內一時安靜下來,華錦突然聽到哥哥那近乎于狂喜的聲音,“宣大哥,真的是你?”

“章小弟。”清冷的聲音無論何時都不做改變。

聽到外頭傳來陌生男子的聲音,車內余下三人皆是緊張起來。特別是一向拘謹少言的白桃,緊緊的攥著手中的帕子。

“不用緊張。”華錦不免寬慰道:“是哥哥的同窗,還在去莊子的路上幫過忙的。”

華蕙頷首,“那今日又在路上遇到,也是巧了。”

華錦想起曾經在車簾中窺見的那張異常俊美的臉。

這么說來,她只要坐上馬車,遇見這位宣公子的概率還真是高得出奇呢。

不只是巧這么簡單吧?

這位宣公子出現在德州,又去往過樂陵,難道此次巧遇他是同行要去萊州?

華錦凝神聽著外頭的對話。

“宣大哥,難得看你帶了隨從又準備了包袱,難道是要出遠門?”

“探望故友。”宣飛的話依然不多,句子依然不長。

“不知宣大哥此行要去哪里,我們能不能順上路?”華琛滿含期待的問道。

“萊州。”

華錦挑挑眉。

華琛竟激動得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宣大哥,我們竟同路。”

華錦知道,華琛對于宣飛從沒懷疑從不設防。

華錦也相信,宣飛對于他們沒有惡意。

只是他的身份和目的……

德州章家、樂陵趙家、萊州嚴家,除了都與她和哥哥有些關系之外,唯一能夠說出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勛貴世家。

可大楚的勛貴世家何止上百?

一時找不出頭緒,華錦只能細致聽外頭的動靜。

只聽華琛道:“宣大哥,這里往萊州有兩天的路程。既然同路,不如同行,我們也好有個照應。”

片刻的思索……

華琛又道:“小弟知道宣大哥素來喜歡快馬趕路,只是這天寒地凍的,路途又遠,宣大哥不防騎馬與坐車兩相交換。”

清冷的聲音不改,“你家人可在此行?”

華琛看向他身后那輛馬車,“小弟身后坐的是家姐和妹妹華錦,再后頭就是丫鬟仆人及一車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