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苑

第一百二十一章:千千結心發

此時李雪坐在地上,哪有什么儀態可言,開始照著自己的鏡子在一層一層的圖,努力繞開眉毛,瞇著眼睛中午畫好了底妝,站起來收拾好行李箱,又在原地拍了拍自己的臉,就開始悠然自得的走到房間門口,輕輕的關上門,回到化妝的地方,“好了,我們繼續吧。”

幾人看她明明去拿東西了,結婚空著手回來,而且堅強的皮膚變得更好了,看到幾人好奇的眼神,李雪微微笑了笑,“繼續吧,我有時候走走,皮膚會變得很好,因為運動了,白里透紅的。”她一本正經的瞎扯,幾人一本正經的看著她瞎扯,也低著頭傾聽,像這種位份的人說的話,自己自然是要信的,不然主子不開心了,后果會很嚴重,嬤嬤顫顫巍巍的拿起腮紅,李雪看著這精致的盒子,心里有了愛意。

“好精致的盒子。”

女官:“小姐,這是白玉盒子,當為羊脂白和田玉,是很珍貴的,宮里也只有貴妃及以上的人才能用到這樣的盒子。”她看見李雪用手指輕輕點了點胭脂,又湊到自己的鼻子上聞一聞,“小姐,這胭脂原料是一種叫“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后也可當腮紅使用。后來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的脂膏,從此胭脂的脂才有了真正的意義。”

“原來胭脂,胭脂是這樣來的,還真的是有脂,太神奇了,現在就涂胭脂嗎?”她閉著眼睛,感覺有人用手輕輕的在自己的臉上拍了兩下,就沒聲音了,她睜開眼睛,“這就好了嗎?”

嬤嬤微笑的點頭,李雪看了看鏡子,還是非常的滿意,“您的手可真巧,下面應該就是口紅了吧。”

女官:“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揉蘭衫子杏黃裙,獨倚玉欄,無語點檀唇。”

隨著女官的詩念完,李雪的口紅也涂完了,她看到自己,拿著鏡子笑了,“著口紅畫的不行,怎么,太小了吧,我的嘴沒這么小,有些太奇怪了,有沒有那種,可以自己弄的,就是一張紙,我自己可以親一下紙,口紅就自己畫好了的,有沒有,我想試一試。”

“小姐,紙在我們這里是很珍貴的,不可以用來做什么東西的。”

“紙很珍貴嗎?讀書的時候,看紙也不怎么缺嘛,一個個的都拿的是新書,口紅紙還沒發明出來嗎?”她一個人碎碎念,“好不容易試一次都沒試好全部的,我自己試試吧,口紅先不用畫了,麻煩您了。”

嬤嬤忙緊張的跪在地上,“老奴受不起這樣的稱贊,既然口紅先不用,老奴就先幫你盤發吧。”

李雪坐在原位點點頭,“那就開始吧。”

“不知小姐想要什么樣的?”嬤嬤低著頭問到,李雪看著女官,“我不太了解,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說一說嗎?”

女官拱了拱手,“一般來說,有結鬟式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少女也可采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后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采用。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這個.......還有別的嗎?我先聽一聽,這個聽上去,有些太貴婦了,我不太能配的上,還有其他的嗎?我聽一聽。”

“還有,結椎式這類發式在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后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后,在扎束后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卷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于頭頂或兩側。有傳言,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于頭側,并使其下

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這些發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流傳廣,這有些太普通了,還有沒有別的,我再聽一聽。”

“小姐,還有擰旋式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后所刨,后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后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后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后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于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

“生動,這個聽上去不錯,適合我,就試下這個吧。”

等嬤嬤用心梳好以后,李雪欲哭無淚,這個頭是宮里娘娘才梳得頭,此時自己一臉貴相,“這個有點........我還可以試試別的嗎?”

嬤嬤很有耐心的幫她把頭發解開,“小姐,這種發型的制法是將頭發往后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干股,翻綰出各種式樣。因為綰法不同,還衍生出了警鵠髻、翻刀髻和百花髻等。未出閣的少女都留此,在《妝臺記》中記有半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也屬于高髻的發式,其制法是將頭發往后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干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后,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

請記住本書域名:www.biquge.lu。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ge.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