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苑

第二百五十四章:偶像

“是,師傅。”小太監睜著朦朧的眼神說道,“我會好好的做的。”

“嗯,記得,師傅這個位置就是給你留的,要是不好好的做,盯著這個位置的人,多了去了,到時候,師傅退位,你可就成被斗的對象了,那后果可是很慘的,被所有人排擠,宮里你肯定是呆不下去的,在宮外你這個樣子.........也是不行的,那一輩子可就慘了,你師傅我,也是一步一步一步的慢慢爬上來,剛開始還是在御膳房,你現在什么都有師傅在給你鋪路,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師傅,每個朝代都有太監不是嗎?我應該不會那么凄慘的。”

“那不是,有個的開國的皇帝,在他統治的年間,就沒有設置太監,但是卻發展的很好,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皇帝太敬業了,可以說他是皇帝里面最敬業之一了,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獨攬大權,他首先廢除了丞相,設置內閣,在他統治的這個年代他的確做到了,他的確獨攬了大權,但是他卻活的很累,他每天要審批大量的奏章,等等反正很多具體的我也說不出來,這個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他每天都在上班干了很多事情,幾乎沒有休假時間,甚至連傳統的節日也不放假,官員們只能跟著上班,可以說這個皇帝的朝代的假期是所有朝代中最少的了,就拿其他朝代來做比較,其他朝代端午,重陽等重大節日都有假期,而且5月還有15天的田假,然而在這個皇帝統治的時期,每年的假期只有春節,冬至還有這個皇帝的生日,不過這個皇帝對他的生日是特別重視的,他一年要過兩次生,)假期就只有幾天,他們的官員也是十分悲慘的,從假期就可以看出來,而且關鍵是俸祿還很少,這個皇帝的朝代的正一品官員甚至還不及其他朝代和宋朝官員,最富有的朝代的最低級官員,基本上就只夠吃飯,所以在這個皇帝的朝代出現貪污也是正常的事情,而且有些皇帝知道貪污也不會去管。”

“那這個朝代的官員真慘,還是我們比較幸福,還可以在宮里混口飯吃,比在宮外強多了,在宮外我就是一個連飯都么得吃的人。”小太監搖搖頭。

“好了,好了。”趙來說道,“你真是個沒有受過苦的人,很多事情都給你說不清楚,你只要記得,你要做個好太監,知道嗎?”

小太監撓撓自己的頭,“嗯嗯,嗯嗯,知道了,知道了,師傅,皇上已經安歇了,我們也可以稍微的睡一下下了吧。”

趙來搖搖頭,明明把他當作親兒子,這個小畜牲,真是不聽話,也不成氣候,一天只想著吃喝玩樂,不過也好,比較單純,不像有些太監,愛財好色,害自己的一生,“你記得,我給你講的,太監王振的故事嗎?”

“記得,記得,耳朵都磨出繭子來了,真的是,師傅,我都能背過了。”小太監不耐煩的掏掏自己的耳朵。

“哦?能背出來?”

“嗯。”小太監點著頭。

“那你背一背。”

“唉,師傅。”

“背完了,就可以去睡覺了。”

“好吧,王振是個略通經書,是第一個專權的太監。本來是一個教書先生,后來自閹進宮,英宗為太子時,侍于東宮。太皇太后死,王振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逐殺正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鼓動帝親征,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將樊忠錘殺。史稱王振狡黠、善于伺察人意。王振本來是一個極為失敗的教書先生,自閹進宮,當起宦官,得到了英宗的寵幸,開始和鄒東來擅權,結黨營私,干涉朝政,揭開了太監帝國的序幕。王振為了建立所謂的豐功偉績,根本不知作戰為何物的他,慫恿皇帝親征來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揮大軍時一意孤行,竟不準備糧食。一錯再錯,致使明軍十分疲勞,怨聲載道,在土木堡被瓦剌騎兵大破,結果皇帝做了俘虜,自己也搭上了性命。王振略通經書,后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是太難了些。于是他便自閹入宮。”

“王振入宮后,宣宗皇帝也很喜歡他,便任他為東宮局郎,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英宗皇帝。當時宮中也有很多宦官,論奸佞、論狡黠他也未必便是超群的,如宣宗寵愛太監金英等人,王振并沒能奪去金英在宣宗心目中的地位。而他一遇到英宗,便如魚得到水一樣,誰也離不開誰了。宣宗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英宗即位,次年改元正統。這時,英宗年僅9歲,不能親自處理國家大事,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張太后雖然秉政,并不處理國家政務,而是把國家一切政務交給內閣大臣三楊處理,這也是明朝的一個好傳統,只有明朝沒有太后專權外戚亂政的事。英宗即位后,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愛的人,王振便越過原司禮太監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這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宦官也不例外。“趙來點點頭,很滿意這個徒弟的話,原來所有的話,他都聽進去了,這就是自己為什么喜歡他的原因,實在是聰明,什么東西,只要是別人說過的,就能記住,就能記在心里,只是,善于隱藏,真正的他是什么樣子,自己都不了解。

”司禮監是宮廷里24個宦官衙門中最重要的一個,它總管宮中宦官事務,提督東廠等,替皇帝掌管內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傳皇帝諭旨等,由于此職事關機要,歷來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擔任。后來,隨著票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后的裁決意見,要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用紅筆批寫在奏章上,稱為批紅。奏章經過批紅以后,再交內閣撰擬詔諭頒發。宦官掌握了批紅大權,實際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繼續講著,這些,其實他在很久以前,剛進宮的時候,就一直聽師傅說著,有些東西要學,如果不學,就不會爬的很高,有些不能學,學了就會和王征一樣。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