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058 捷爾任斯基的選擇

斯大林的建議怎么樣?在旁人看來似乎不錯,既表現出了對列寧同志的尊敬,又避免了“過激”言論可能造成的“惡劣”形象,端的是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但是,不管是加米涅夫還是捷爾任斯基都不滿意這個建議,在加米涅夫看來斯大林是自己的小弟,應當理所當然站在自己這邊,雖然知道他那個先刊登一部分再刊登一部分的主意是向著自己的,但是這同加米涅夫想象中的一邊倒的支持還有相當的距離。他對這個事為什么上心,無外乎是為了樹立自己在黨內的權威,連自己的小弟都立場不穩,讓他怎么鎮得住那些對手?

而捷爾任斯基不滿意的原因就更簡單了,因為他完全洞悉了斯大林的弦外之音。表面上看斯大林的提議照顧了雙方面的情緒,可實際上呢?分別刊登就意味著要對《遠方的來信》動手術,加米涅夫絕對是會將《來信》中的激進主張閹割得干干凈凈,那時候這種被閹割了的東西還能代表列寧的意見?如果《來信》變成了溫吞水,或者變成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東西,那不是更加的糟糕?

在捷爾任斯基看來,斯大林的這個提議比加米涅夫的主張更壞、更陰險,所以他堅決不同意:“這是胡鬧!一篇文章就如同一個人,把一個人切碎了拼起來,還是原來那個人嗎?簡單粗暴的割裂一篇文章,按照我們的理解將其拼湊起來,這還是列寧同志的主張嗎?我是堅決反對這么做的!”

加米涅夫頓時醒悟過來了,似乎斯大林的主張對他更為有利,就算不能真的歪曲列寧的意見,將列寧的激進主張全部刪除之后刊登,絕對能讓那些激進份子費神去猜測列寧到底是什么意思,只要讓這些家伙安靜下來,憑借自己手段還不是輕而易舉的掌控住局勢?

想到這,加米涅夫不禁高看了恢復木訥樣子的斯大林一眼,沒想到這個家伙還有這樣的小聰明,難怪當年列寧要提名這個黨內的小字輩當中央委員,能入得了列寧法眼的還真沒有傻瓜,是不是以后跟這家伙加強一點聯系,老把中央委員當吉祥物供起來也不像話。

斯大林當然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在兩位大佬的斗法中就被改寫了,說實話,他真沒有想那么深,他的初衷真的是和稀泥兩不得罪,搞列寧的鬼,如今的他還真沒有這個膽子。

不過不管斯大林想沒想到,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他再無辜也被綁上了加米涅夫的戰車。想通了的石頭同志當然要大力的支持:“我不這么認為,斯大林同志的建議是如今唯一可行,也是唯一能避免激化矛盾維護團結的建議。我認為要么就不刊登《來信》,要么就有選擇的分批刊登《來信》,二者只能選其一!”

在座的都不是傻瓜,能聽出加米涅夫的語言重點,“不刊登”在前面“分批刊登”在后面,自然是支持分批刊登,如果掉一個個,那么意思就截然相反,什么叫語言的藝術,這就叫語言的藝術!

表面上看加米涅夫是讓大家做選擇題,實際上他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至于在座的將如何選擇,只要會數數的都會明白。三個老大中的兩個已經達成了一致,少數服從多數,自然是加米涅夫勝出。

捷爾任斯基雖然很不滿意這個結果,但是黨內的民主還是要講的,作為一個講原則的人,他只能接受,雖然到最后他都表示對于這個結果他堅決的反對,并且拒絕參加對《來信》刪節。

其實,這場對決一開始捷爾任斯基就輸了,加米涅夫和斯

大林怎么說都是二對一,他不可能占上風。他不可能既駁回加米涅夫的主張后,又立刻否決斯大林的意見。更何況斯大林的建議看上去是讓步、是維護團結,這很容易迷惑一些想得不深的人,他們自然而然會選一個不得罪兩位大佬的建議。

捷爾任斯基走了,加米涅夫贏了,贏得很徹底,他終于確立自己在《真理報》的權威,不光可以大刀闊斧對《來信》改造,還可以按照自己設想為《真理報》奠定基調了。志得意滿的他充滿信心,他相信在自己的領導下布爾什維克將掀開新的篇章……

加米涅夫高興得有一點點早,捷爾任斯基可不是那種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的人,小半輩子都在流亡和坐牢的他可比加米涅夫要堅毅得多,一時的失敗只會激發他的斗志。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之后,又一次仔細揣摩了《遠方來信》,直到將其中的每一個字都印入了腦海,他才長長的吁了口氣。先頭已經說過了,他并不是反對進行更深入的革命,他只是認為時機未到,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很欣賞列寧的革命態度,也期盼著早日能夠進入革命的第二個階段,對于加米涅夫那種沒有原則的護國和妥協也很疑慮。

尤其是一遍遍反復的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