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第一仙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猜想與驗證

綜合搜索玄幻奇幻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猜想與驗證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猜想與驗證

沈墨重新將洞天落回五龍山,一步邁出,便出現在了樊瓔跟前。

“師侄,能否將那仙棺碎片借我一觀?”

仙羽老祖所化仙棺,裂成無數碎片分散于宇內各處,可能是受到另一口造化仙棺氣韻牽引,其中一塊較大的碎片落入了樊瓔體內。

“掌教師叔!”

樊瓔被嚇了一跳,發現是沈墨后趕忙起身施禮。

她前世是仙羽下宗以仙棺造化出來的真仙,經歷過仙羽宗邪祟降臨一事,那口算得上是她“母親”的仙棺,以本命法寶的形式出現在了她體內,仙棺中還藏著仙羽宗邪祟需要她“超脫”。

有此等深厚淵源,樊瓔修持的自然也是造化大道。

先前道韻劇烈波動她亦有所察覺,在五龍山上認真感悟道韻律動,但受限于道行,她其實并不清楚發生了什么。

直到一抹靈光自九霄而來,無視乾坤萬象陣的阻攔直接鉆入了她體內,于其心神中化作了仙棺碎片模樣,她才知曉,自己似乎無意間得了仙羽老祖殘破的道果……她從仙棺碎片上感受到了造化之道的氣韻,認真參悟后,無數比前世所知還要玄奧的大道至理、修行感悟不斷涌上心頭!

“掌教師叔有命,弟子豈敢推脫。只是……”

樊瓔知曉這塊仙棺碎片是天大的機緣,能夠讓她在造化之道上走得更遠,將來未必不能以此道為基礎凝聚一顆真仙道果。

她也并不覺得,功參造化的掌教師叔會從她手中奪走這份機緣,只不過這塊仙棺碎片存在于她的心神之中,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將此物取出,于是便將此事一五一十的告知了沈墨。

“我知道了。師侄你松開心神,莫要反抗。”

“好!”

樊瓔剛放松下來,沈墨便兩指并攏往她眉心一點,而后細細感應了起來。

不多時,沈墨收回雙指,臉上卻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

“掌教師叔,可是有什么不妥?”

樊瓔看他臉色有異,心里咯噔一下,生怕這機緣背后隱藏著某位大能設下的險惡陷阱。

“于你而言并無不妥,能助你領悟造化之道的真諦,好生參研便是。”

沈墨仿佛知曉樊瓔心里在想什么,勉慰她幾句后,身形便隱入天地消失不見。

“掌教師叔的道行越來越深不可測了,莫非已邁入了天仙之境?”

樊瓔眼中閃過一絲孺慕憧憬之色,暗暗猜測沈墨的道行高到了哪種地步。

她身懷造化仙棺,能借得仙器部分神異,所以自身實力和手段遠超一般的無相后期。

以前她還能感受沈墨身上流轉出來的真仙道韻,極其浩大深邃,宛如是在面對一片仙海汪洋,可現在卻感受不到了,仿佛與宇宙天地融為了一體,這種感覺就算是敖獰、梼杌妖圣、無塵祖師聯手顯化于尸陀山脈上空時都未曾有過。

故而,樊瓔才會認為她的掌教師叔,道行已經超過了敖獰等天仙大能。

收斂發散的念頭,樊瓔繼續參研心神中的仙棺碎片。

沈墨離開后,又在尸陀山脈各處,陸續找到了數名得了仙棺碎片的修仙者。

還去了趟九黎山,和玉泉仙子聯手將九黎冥主暴打了一頓,從他手中搶走了一塊拳頭大小的仙棺碎片,只比樊瓔手中那塊仙棺略小。

一一參研后,沈墨肯定了先前猜想。

仙羽老祖的魂軀已徹底消隕,而這些仙棺碎片乃是其大道烙印所凝聚,勉勉強強也可以算是他的天仙道果。

但跟真正的道果,還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倘若有人得到了其完整的、真正的道果,只需將之煉化,便可立馬擁有仙羽老祖全部道行,甚至可以嘗試沖擊大羅境界。

而即便將所有仙棺碎片收集起來,煉化之后,也無法做到前面那一步,需要付出大量時間精力去修行,讓這顆“天仙道果”重新飽滿起來……就好像一顆靈果,甜美飽滿的果肉都被吃掉了,只剩下一枚果核,需要耗費大量心血時間去澆灌,令其發芽壯大并長出新的靈果。

當然,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仙羽老祖沖擊大羅失敗才使得道果殘缺不全,只剩下了一枚“果核”,而常人眼里這枚“果核”就是他隕落后所留的殘破道果,并不會生出疑心。

只不過,沈墨分明看到了仙羽老祖隕落時,留下了一顆完整的道果,還捕捉到了一縷大羅金仙的道韻。

“仙羽老祖的天仙道果,真的被人分食了……”

因為心中的猜想太過駭人聽聞,所以他并未將此事告知玉泉仙子,反正仙棺碎片某種程度上亦是仙羽老祖殘破的道果,并沒有什么危害。

與玉泉仙子告別后,他便施法往九霄界域外遁去。

他心中猜測,吃掉仙羽老祖道果的,是玄黃宇宙內的大羅金仙們!

沈墨在上古登仙臺上證得神仙道果之際,便已知曉了宇宙內金仙數量不滿十尊,確切數量卻不知曉,目前來看很有可能是九名。

已知的那三位,分別是真龍始祖、第一古佛和造化道人!

大羅金仙是玄黃宇宙內最為強大的存在,在某條大道上走到極致,甚至達到了掌握這條大道的程度。

但大羅境并非是仙道九境的終點,在那之上還有第九道境,那他們之后的修行,有沒有可能是去掌握更多的大道?

而有能力沖擊大羅境的天仙,他們在某條道路上幾乎已走到了盡頭,道行離金仙只有半步之遙,道果無比接近金仙道果,吞掉他們的道果便可在某條大道上走得更遠,吞吃掉一顆道果不夠,那就吞吃掉十顆,一百顆,一千顆!

“宇內大羅在如何邁入第九道境的理念上,出現了分歧,分成了永恒派和超脫派兩個陣營。但是,在掌握更多大道這一點上,他們應該站在同一立場。要不然仙羽老祖的道果,也不會被分成了九份……”

沈墨思索時,以諸多天命加持己身,免得心念波動為大羅金仙們窺去。

由于玄黃宇宙誕生之初,舊日余孽便對其動了手腳,以各種手段詭寄于此方宇宙,從仙道汲取營養,以維系自身的存在并不斷壯大,所以仙道從一開始就已殘缺,使得大羅境之上再無道境。

而隨著無數年來,不計其數的仙人誕出、隕落,以身合道,逐步修補了殘缺了仙道,逐漸讓仙道趨于完善,大羅境之后也出現了第九道境。

但是,“第九道境存在”和“有人邁入第九道境”,完全是兩回事,自古以來從未有人踏足此境!

正因為如此,大羅金仙們才會在證道理念、途徑和方向上,出現不可彌合的分歧。

兩方陣營金仙的對弈,并非作假,畢竟超脫途徑的不同,關系著他們未來晉升第九道境的幾率!

永恒派希望通過種種手段,讓玄黃宇宙和仙道紀元永遠的存在下去,只要仙道永存、宇宙不滅,他們便是永生不滅、至高至圣的存在,唯有保證自身不死不滅,放有可能達到仙道之極致。

而超脫派則希望脫離玄黃宇宙的樊籠,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超脫,并以此為契機去證第九道境。

只不過哪怕是大羅金仙,也無法憑借自身之力脫離宇宙,故而推動了仙庭的成立,以仙庭為媒介,吸納舊日余孽和世間真仙,借助舊日余孽看家本事將仙庭世界詭寄在仙道之上,汲取此方宇宙本源,最終造就出一座比仙界層次還要高的世界。

等仙庭世界榨干了宇宙本源,紀元小劫提前到來,仙庭真正的執掌者,那些超脫派金仙便可藏身于這座仙庭世界,而后嘗試脫離玄黃宇宙之樊籠,即便這一次無法超脫,等下一個紀元到來,還可汲取下一個宇宙之本源,繼續壯大仙庭世界,直到它有能力超脫為止。

之后,超脫派金仙便能以此為契機,試著第九道境!

這與永恒派金仙的理念相悖,因此永恒一派順水推舟促使更多舊日余孽投向仙庭。

此舉算是徹底清除詭寄于玄黃宇宙的“蛀蟲”,蕩除所有隱患,就連天地門戶都在逐漸消失,無需神仙、天仙前往域外薄弱處鎮守。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舊日余孽入駐仙庭,所有在仙庭世界內復現的舊日大道,都會經過重重篩選和磨合,最終會有大量舊日大道為仙道所接納,成為三千大道之一,進一步完善了仙道,大幅提升了宇宙本源。

等到時機成熟,永恒派金仙又將沈墨等宇內尚未投效仙庭的上萬真仙當做棋子,將他們修持的大道化作藤蔓,徹底綁死了整座仙庭世界,并從中反向汲取宇宙本源,令其無法壯大無法超脫。

而兩方的對弈,無論誰勝誰負,都不會有大羅金仙因此隕落。

倘若永恒派金仙獲勝,既沈墨等人打殺了天帝、青圣元君、無面佛、梼杌妖圣、夫諸妖圣、陽面白圣、不詳污水、無塵祖師等仙庭真仙,徹底攻滅了仙庭,也無非是仙道更加完善、宇宙底蘊更加深厚的結局,會推遲紀元小劫的爆發。

在此過程中,超脫派金仙根本不會有半點隕落的風險,甚至邁入第九道境的幾率還比之前大了一些。

倘若是超脫派金仙獲勝,玄黃宇宙隕滅、仙道紀元終結,超脫派也不可能拒絕永恒派金仙進入仙庭,只會與之攜手共同應對紀元小劫,合力推動仙庭世界超脫出去,或是共同迎接下一個紀元的到來。

對大羅金仙而言,最大的影響,只是證得第九道境的幾率不同罷了。

哪一方獲勝,便能主導證道途徑和方向,擁有更高的幾率邁入第九道境,而另一方難以主導證道方向,相應的證道幾率會變得極其微小!

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基于他們在大羅境這個層次,還能繼續提升自己的道行。

換言之,兩派金仙證道大羅后,道行還在不斷攀升。

沈墨之所以猜測,這些金仙會分食頂尖天仙的道果提升道行,并非毫無緣由。

一直以來,他都有一個疑問,那便是玄黃宇宙內,土生土長的天仙境強者數量太少了,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十多尊,而且還存活在世的天仙年紀普遍偏小!

沈墨自己證得神仙道果后,得享一千兩百九十六萬年的壽元,他詢問過楊靜沐,楊靜沐還是神仙境時壽元與之大差不差,只有數十萬年的區別,而證得天仙道果后則擁有了近一億年的壽元。

但是,沈墨已知曉的天仙年紀最大的也不過三四百萬歲,還是像馱天妖圣那般自封于時空封印,以及像梼杌妖圣、夫諸妖圣隕落后又復活的。

年紀更長的就只剩下了舊日余孽,但他們都屬于舊時代的殘留,并非土生土長的玄黃生靈,更何況他們真身并不處于宇宙之內,因為遭到舊日宇宙尸骸的侵染同化,連時間流速都不一致,并沒有參考價值!

按照沈墨的估算,一億年來宇內起碼誕出了三千到一萬位天仙,超出了“三十余”兩個數量級。

看似不少,實則每十萬年才有三到十名真仙證得天仙道果,符合沈墨從楊靜沐、軒轅通真等人打聽來的信息。

這數千上萬尊天仙,除了遭遇劫數徹底身死道消的,剩下的便都死在了證道大羅的途中,數千上萬尊天仙竟無一人晉升大羅,怎么想都有些離譜。

更離譜的是,玄黃宇宙誕生九億七千萬年,除了前三億年處于混沌狀態,大道未定,以及幾千萬年的尚未有人修煉成仙的空白期,剩下還有六億年左右,即便彼時仙道不如現在這般完善,每十萬年起碼也有一二人證得天仙道果。

這般一算,仙道紀元起碼誕出了一萬至三萬尊天仙,這還是保守估計,若是往大了算能算到七萬左右。

古往今來數萬天仙境強者,只有不到十人證道大羅,成就了金仙道果,剩下的少部分遭劫隕落,大部分則死在了沖擊大羅境的劫數中!

除此之外,真龍始祖、第一古佛、造化道人等大羅境存在,似乎也是在仙道完善的前期成道的,后續四億年間極有可能無一人證得金仙道果。

而沈墨曾與楊靜沐談論此事,她并未察覺到什么不對,仿佛有未知的力量扭曲了她的認知。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猜想與驗證是天命第一仙的章節。作者大大寂寞我獨走歷盡各種艱辛細作而成。只是收集天命第一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