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志

第二章 給理發找一個迷信的借口

“兄弟們,你們知道什么地方有膠泥?”

膠泥,就是地下的一種粘土,密度大,質地勁道,乃是做陶瓷的好材料,可以說漫山遍野都是存在的,膠泥也分成了紅色膠泥,黃色膠泥和黑色膠泥,而黑色膠泥則是多在東北那地方出現!

回過神來的仝大明同志問出了這么一個神神叨叨的問題——沒有住的地方,實在是太過于難受了,所以他做出了這么一個決定,挖膠泥,燒磚,蓋大房!

總之,上輩子沒實現的夢想,就在這輩子來圓一下吧!

他想要自己蓋一個三層樓。

落地的大窗戶。

兩層地下室。

有屬于自己的大院子,院子里要有小橋流水,有假山,有花園。

有美人兒……

“要膠泥干啥啊?”

“以后記住了,老大說什么,你們就要干什么,少廢話,回答問題,有沒有?”

“有啊,漫山遍野不都是嗎?”

好吧,只要挖過上面的表層泥土,你就可以找到膠泥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金燦燦的,幾乎都不用二次加工。

這個答案靈仝大明非常滿意。

穿越,也不盡然是壞事兒嘛……好歹來說,自己以后呢,那也是要告別沒房沒車沒老婆的三無生活了。感謝穿越,穿越萬歲!

談完這些以后,仝大明大手一揮,讓這些人散了,而他自己則是繼續享受起了這午后的時光來了。暖洋洋的太陽透過那歪脖樹樹葉的縫隙照下斑駁的光點,你說熱不熱,說涼不涼,還真算得上是一塊兒風水寶地了。

閉起眼睛來,仝大明又一次想到了自己穿越以后這不到半天時間內的一切——比別人幸運的是他的肉身記憶還是被挖掘了出來,所以這里人沒有把他當怪物,也沒有來得及把他當怪物,至于另外的……

村中一霸啊,住房有著落了,以后自己應該怎么辦呢?

剛才的熱乎氣兒下去以后,仝大明開始想起了以后的問題。穿越前他就不是一個容易激動的人,而穿越以后的熱度也很快就過去了,剛剛光顧著說什么蓋房,帶著小弟吃香喝辣的問題了,可是卻沒有考慮自己的安全問題……

猛然的,仝大明坐了起來。

他這一個神經質的動作可是將自己的跟班兒狗蛋子同志給嚇了一大跳,狗蛋子揉了一下眼,問道:“咋的列老大?你這是發啥癔癥捏?”反正,根據狗蛋子的經驗來說,今天的老大不對頭!

“咋說話捏?”

仝大明照著狗蛋子的后腦勺就是那么一下!

這么一拍,倒是讓仝大明拍出了一個決定來——丫留這種頭發太別扭了,等著吧,以后這里將會是現代發型的原產地,他特別不喜歡這種發型,頭發長了也不衛生不是?

他可是記得自己的老娘說過,說自己兒子小時候頭發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喘氣,后來用梳子一刮,頭皮地下全是虱子……你看看,危害多嚴重?這個可是血淋淋的教訓,還是出現在了自己身上的。

“狗蛋子!”

“恩啊。”

“剛剛我在睡夢中的時候,好像有人給我說話了,說啊,毛長人短,百死無生。我聽那個聲音奇怪啊,于是就問了,什么叫毛長人短啊?那個聲音就說了,所謂的毛長人短啊,就是說人的頭發留太長了,折壽……”

“啊……”

聽了仝大明胡咧咧,狗蛋子的嘴巴牛大!

仝大明不無惡意的鄙視……你說要是找一顆恐龍蛋扔進去,是不是能聽到撲通一聲砸到盲腸去呢?鄙視,丫太沒有見識了。不過沒有見識,那個就是好忽悠啊……“我當時啊,一聽就傻了,我才不信呢!”

“那后來呢?”

“后來那個聲音就說了,你呀你呀,你不相信,我就給你舉一個例子吧。你知道上古時候的那些人吧?那些人為什么能夠長命百歲,而現在的人很少有活過六十多的?你說這種問題,我怎么知道答案捏?”

“是啊是啊,老大也不是神仙,怎么能知道!”

狗蛋子忙不迭的點頭,接著就聽仝大明忽悠道:“誒,誰說不是呢?我也是這么說的,你猜那聲音怎么說?他說啊,那是因為過去的人不留長頭發,就連女人留頭發,也僅僅是留到心口部分,再長了,那就折壽了!”

“不是吧?”

“怎么不是呢?夢里頭那個人不會騙我的,狗蛋子,你快去給我找刀子來,咱頭發可不敢留了……不管信不信,那夢里頭點醒咱的,說不定就是神仙了,總之他們不會害怎么,也沒個理不是?”

就在狗蛋子回去取剪刀的一段時間里。

毛長人短的說法就悄無聲息的開始流傳了出去……仝大明不無惡意的想到,啊哈,自己擁有了二十一世紀忽悠人的本事,加上這個身體里的記憶,搞定你們這個村子的人還不是小菜一碟兒的?

古人啊,那是相當的迷信的!

而曾經的曾經,仝大明的老娘卻是這里有名的神婆,給很多人跳過大神,雖然現在老娘沒了,家沒了,但是仝大明要說自己做夢夢見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大家還是相信的,而這一次利用的,也是這個。

最后,仝大明總結了一下自己的成功經驗:

一,肉身擁有的記憶認真查看,明白了自己“以前”的身世,習慣,以及周圍人的習慣。

二,大膽的編造了留言。

三,這個也是最為關鍵的一個了,那就是讓狗蛋子這個碎嘴的家伙去給自己找刀子,割頭發,他這么一去弄,自然就人盡皆知了。

四,自己都要割頭發了,別人一定相信那是真的!

就是這么幾個原因,讓這一次本來聽起來大逆不道的事情變得有了那么幾分順利,大概是在過了半個多小時以后,狗蛋子才磨磨蹭蹭的帶著一村的老小來到了歪脖樹下,仝大明的影響力也可見一斑了。

仝大明裝模作樣的橫了狗蛋子一眼:“干啥?咋都過來了?”

好嘛,全村出動。

三十多戶人家,其中有老人十個,女人五十人,男人三十三人,孩子不分男女怎么也有個一百多人了,加起來一算……二百人左右吧。這個,就是這個村子的所有人口,仝大明將這些人和以前肉身的記憶一一對號入座。

(注:這里的老人,孩子不分男女算。而分男女的,都是成年人。)

話說今天二更到了,兄弟們給點兒動力吧。點擊推薦啥都要,咱不挑食,當然了,粉粉嫩嫩的給個收藏更好,哇哈哈,晚上還有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