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志

第十三章 邏輯,大兔子病了

世界上最令人激動的事情,莫過于是經過了自己的艱辛努力,期望值很高的事情達到實現。而水泥的成功,自然也就讓全村的村民一下子就動了起來。一陣高聲議論之后,仝大明用手按了按,示意大家先安靜一下……

“這個,咱們的水泥可以燒了。但是在這個之前,咱們還應該做一些其他的準備工作。比如說燒磚,制一個大型的甕做轉爐。以前那種燒法不好,費人費力,有了轉爐以后,就方便了,對了,栓子,甕你去做!”

栓子本身是村里的泥瓦匠,你要做個盆盆罐罐的,也只能找栓子了。栓子說道:“好咧,老大,這個甕要啥樣兒的,多大?”

仝大明道:“這個等下咱們細說。”

“好。”

仝大明轉而又點出了幾個年輕人,讓他們去弄土,要那種粘土,不要沙土,而后自己找了人,吩咐他們跟著自己去弄一個磚窯,準備燒磚。任務分配下去以后,剩下的人繼續去場里干活兒去了……

留下的人圍了一圈兒。

仝大明開始詳細的給他們介紹了一些東西——燒磚對于仝大明來說不陌生,這個是他小時候和人玩兒過的游戲。

和現在的小朋友不一樣,那個時候的孩子沒有玩具,就學著大人們干,大人們干啥他們學啥,這個燒磚也就是在那種情況下學出來的。不過孩子們燒的磚卻非常的小,只有巴掌大,現在,這個游戲卻成了一種生存的能力了——

事事皆學問啊。

仝大明的心中不由就有這種感慨,給他們說清楚怎么弄磚窯之后,讓他們全部去挖土,準備蓋磚窯,而仝大明則是給栓子詳細的說了一下他對那個甕的要求!

形狀上,要大肚子圓。

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大,要結實,仝大明讓他在里面摻一些燒過的木炭,這樣一來,硬度就能夠上去,也能夠耐高溫了。

等這些人走了以后,仝大明自己則是怔怔的出神!

在來到了這個時代以后,仝大明同志第一次,正式的開始折騰了。只是悲劇的是……現在是什么朝代呢?這個問題很讓人糾結,從村子里的人的談吐,風俗,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來看的話……

大體上,一目了然的不是清朝以后。

那,應該就是清朝以前的時間段了。不過一群老農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土地,三輩子沒有見過官老爺,他們也不知道現在究竟是什么時候。但是老村正曾經卻給過仝大明一個線索——

現在,已經有科舉了!

那么范圍就可以縮小一點點——在隋朝以后,清朝之前!

乖乖的……這要多少年啊?

腦袋有點兒短路,仝大明再找不出任何的線索來理清楚現在的時代了。對于農民來說,重要的是自己的地,誰當家,誰是皇帝,他們真的不知道——至于是唐宋元明……對不起,百姓之中,能夠知道國號的是少數人!

不僅僅是少數人,而且還是少數的讀書人。

不來到這個時代,你不會明白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來到了這個時代以后,仝大明才明白電視劇里面,那些平頭百姓一口一個我大明,我大清,我大唐是何等的荒謬——大概也只有天子腳下的百姓,才會有如此的覺悟,將這些話掛在嘴邊了。

而仝大明所在的地方不是天子腳下!

這里四面環山,似乎就是一個桃花源一般。

但是,這里卻畢竟不是。

哎……

索性的這樣什么也不知道的挺好。無知者無畏,萬一知道了誰是皇帝,說不定自己就先蔫吧了呢?仝大明甩甩腦袋,寬慰自己。

就這么愣神了半晌以后,半天的時間就這么過去了——仝大明發現自己一上午就用在了愣神兒上,就是那些孩子都沒有過來找他。不難理解,孩子們的興趣都隨著那些青壯們挖土,和泥,建磚窯,水泥窯去了……

對此仝大明同志是相當的理解的。

話說他小時候,村里頭沒有電,等人家供電所去拉點的時候,全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跑過去看熱鬧的。

但是,看熱鬧卻不是一個好習慣!

收斂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仝大明開始糾結于AB和ABC的問題上了,他要好好的準備一下自己,給那些孩子們一些有用的東西。一個人,無法推動歷史的車輪,那么,大家就一起來吧!

這一天,是仝大明最為碌碌的一天。

幾乎整個上午用在了瞎琢磨上,而整個下午,卻都在絞盡腦汁的回想自己曾經學過的代數,幾何都是一個啥樣子。第二天,孩子們依舊去看那些了……第三天,第四天……這些日子仝大明也依舊是什么也沒有做。

但這幾天的功夫,大場里的農活卻已經忙完了大半!

孩子們終于回來了。

因為磚窯蓋起來了,水泥窯也弄好了,既然弄好了,也就沒啥看頭了——人看熱鬧的習慣總是特別的習慣。當一群孩子回到了以仝大明同志為圓心的小圈子的時候,仝大明就給他們簡單的上了第一課——

一個,因為ABC,所以CA?的問題。

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是考驗的卻是一個人最初的邏輯——他就好像是一個地基一樣,是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的基礎,是一切科學基礎之中的基礎。至少仝大明認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徹底理解的東西。

而后,仝大明讓他們做了另外一個對于他們來說非常困難的問題。一個他曾經在網上看過的,關于兔子的問題。這個問題聽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兒歌,但是這其中卻有復雜,嚴謹的邏輯關系……

仝大明笑的很陰險……

“你們聽好這個問題啊,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買藥,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地上哭,十兔子問為什么哭?九兔子說,五兔子一去不回來……小家伙兒們,你們自己好好想,想好以后,告訴我你們看明白這十個兔子之間的關系沒有!”

“怎么這么簡單啊?”

一個愣頭青路過,大言不慚……仝大明同志很不客氣的白了他一眼:“狗剩子,有本事,你也想好了給大家說說!”

今天一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