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志

第一百七十二章 召喚——電磁。

人們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先來后到的說法,實際上先來的,和后到的,雖然都到達了同一個目的地,但是所得到的待遇,得到的東西,卻截然不同。先來的肯定要得到好的,而且價格公道,后來的,你就只能悲劇了。

就比如說股票,房地產,先來的一般都賺了,后到的一般都連老本兒都砸里頭了。這里頭的門道很多,但是最早劃分出你是賺是賠的,實際上就是這先來后到這四個字。

前童家村的村民無疑是以一個最為公道的價格拿下了住房,而后頭過來投誠的那些別村的村民,付出的代價就要大一些。但是紙幣這個東西,在那些人的心目中還沒有形成一個具體有效的概念呢,所以他們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的貓膩。他們僅僅就是知道,自己就要有房子可以住了!

為此,仝大明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房交會。

那些住房的戶型都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就是里面的布置不同,分成了五種不同的格局。反正仝大明讓他們自己選擇,然后填寫單據,領取鑰匙……這里不得不提一下仝大明的又一個重大收獲了。

他們這次俘虜的人里面,有一個鎖匠。

而經過了仝大明親自參與,改進以后的鎖子看起來和現代社會的那種鎖子已經相差無幾,也有那種留在門上的密碼鎖。所以,在某些方面的進步應該說是顯著的,而隨著這些建筑的完成,那些奴隸就又一次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去了。

這一次的工作,是裝修。

有了一兩次經驗以后,那些領隊已經明白裝修是怎么一回事兒了。只要原料足夠,十來天就可以將這些問題給搞定了。

在房交會的現場露了一面以后,仝大明就果斷閃人了,這里自然有負責人,他仝大明不用再這里消耗自己的生命。這么多人安置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仝大明真的感覺到有點兒累人,但是偏偏的是新的一年開始了,地,也要種了。

地,應該給誰?

劇場中又一次人聲鼎沸,這一次的會議一開始,大家就熱烈的爭論了起來。仝大明這廝依舊在中間被人居高臨下的噴……仝大明眼睛也不抬一下,說道:“土地承包有十個名額,希望各位謹慎,而且承包的費用可是不少的……”

仝大明笑的很陰險。

老村正站起來,說道:“我包了,我要最大的那一份兒。反正我這一把老骨頭了,我死了以后,耕地就交由聯合會進行管理,這樣一來,大伙兒也都放心。六子有自己的事業,咱們村兒,啊不,是咱們紐約市,一定可以欣欣向榮!”

幾個前童家村兒的老頭先后站起來,表示地,他們是包定了。也好,至少這些人不會蛻變成老財主。仝大明最怕的就是包地的人將收割了的糧食藏著掖著,到時候他們的性命都要被人攥著,說不得會發生不愉快的。

仝大明不想動用法律武器,更不想和村民翻臉,看來這個事情上村民自己也都商量好了,幾個老人更是商量了又商量,才想出了這么一個折中的辦法。

作為一群農村人,他們本來就沒有什么東西要留給子孫后代的,所以對他們來說,繼承不繼承的無所謂。你說要是仝大明去南朝推行無繼承這個東西,那非被人生吞活剝了不可,意識形態的可怕,不是一個人能夠承受的。

仝大明道:“好了,咱們土地承包的事情就說到這里,接下來的樓房建設還在進行當中,而新加入的市民也學習了一些我們紐約市的法律法規,以后各位就開始各顯神通吧。這一片紐約,任你們馳騁——”

“法律說不可以的,就是你們不能做的。法律沒有說的,你們盡管去做,放開你們的膽子,開動你們的腦筋,未來美好的生活在等待著你們。另外說一下,我們的法律,除了最為根本的憲法之外,其余的三年修訂一次!”

仝大明最后說了一句,然后散會了。

這一年,是公元一年。

仝大明用自己的紀年記錄了這一刻,然后,那十個老人就開始用起仝大明設計的新式耬車開始種地,雇傭了一百多個人,將大山里所有的耕地全部種上了莊家——雖然仝大明眼看著他們種的偏了,卻沒有說。

有些事情,只有經歷了,你才會懂。

這一次小麥,莜麥都沒少種,但是蔬菜的比例卻太低,仝大明沒說什么,反正有才有肉,就吃吧。這些煩人的事情一結束,仝大明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了自己研究發電機的偉大事業當中去了。

磁石鐵塊,銅線圈,很多東西都被仝大明他們利用了起來。一群孩子的實驗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發電機這個項目可以進入到生產階段了。只是這個磁鐵的生產卻依舊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穩定性等等。

除了這些問題,還有的就是磁鐵的磁性不夠強,這個要是用來發電,那根本就不夠。所以他們的下一步目標就放在了磁鐵這個項目上——無數的能工巧匠在努力,可是,事情卻沒有多少的進展!

人造磁鐵是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出現了。

以前的磁鐵,都是天然磁鐵……

仝大明眼看著發電機就可以新鮮出爐了,卻因為這個磁鐵陷入到瓶頸之中,就是一陣郁悶。然后,郁悶中的仝大明就干脆去做另外一個東西去了——那個發電機的磁鐵讓他們折騰去吧,他仝大明不干了。

他要去做槍!

仝大明先是去木匠那里,開門見山的對木匠說讓木匠給他做一個桌子。實際上,這個桌子就是用來固定機床的。桌子下面還要求有一個好像縫紉機一樣的踏板,輪子,至于上面的部件,則就需要鋼鐵材料了。

當然了,仝大明還讓木匠做了一個游標卡尺!

單位,精確到微米。

只有最小的誤差,才會有可能得到最大的成功,仝大明童鞋可是直接奔著狙擊步槍去的,要是失敗了,他可沒臉見人了。先把槍做出來,至于子彈這個東西,那以后再說吧。當然了,在此之前,還是先把機床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