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無意成仙

三花娘娘現代旅游記(上)

正文卷三花娘娘現代旅游記(上)正文卷三花娘娘現代旅游記(上)←→:、、、、、、、、、、、、、、最新網址:xbiqugu

逸州省靈泉市,青柏機場。

候機室內坐著一名極為漂亮的少女。

少女樣貌青春,打扮也是如此,一件帶兜帽和口袋的寬松衛衣,同樣寬松舒適的褲子,引人注目的是她頭上戴著的一個耳機,有著一雙貓耳朵作為裝飾,更顯出青春與靈動。

或許是沉迷于音樂,少女將一張精致的小臉板著,看不到一點表情。

高冷,專注。

身邊一個古樸的錦袋,與整個環境格格不入,倒也有些貼合近年來流行的復古風,顯得樸實而柔和。

「嗡嗡」

少女將一只手從衣兜里拿出來,也掏出一個小巧手機。

老芽兒道士:到哪了

少女便抬起頭,依然板著一張小臉,四下張望一眼,又面無表情的低下頭,開始打字。

三花娘娘:到機場了

「嗡嗡」

老芽兒道士:體驗一下也好

老芽兒道士:到浪州了給我說

三花娘娘看完消息,又將手機揣回兜里,板著臉微微嘆了口氣,繼續張望四周,同時取下了頭上的降噪耳機——

「嘩……」

四周嘈雜的聲音頓時涌進耳朵,如同浪花一樣,響成一片。

傍晚的航班,候機室內坐了不少人,有人在埋怨晚點,有人在打電話向人解釋,有人在問機場工作人員飛機什么時候到以及索要賠償,耳邊充斥著談話的聲音、小孩的哭聲,還能聽到外面飛機起降的轟鳴。

好吵啊。

三花娘娘依然面無表情。

不僅吵,還晚點。

早知道就忍痛買頭等艙了。

不對,要真早知道,就坐自己的仙鶴,那個還不要錢。

什么體驗一下也好……

體驗一點也不好。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點動靜,是小孩子細微的囈語嗯嚀,吸引了她的注意。

少女將頭扭過去。

旁邊坐的是一對母子,母親打扮溫柔大方,很有耐心的坐著,小孩有個四五歲的樣子,也沒有吵鬧,而是靠著她睡得正香。

「嗯唔」

小孩緩緩睜開了眼睛。

小人崽子的眼睛清澈透亮,像是黑色的寶石,剛睡醒還有幾分迷茫,扭動著頭,環顧四周。

「媽媽,飛機還沒來嗎?」

「睡醒啦?還沒有來。」

「我好口渴!」

「口渴嗎?媽媽去給你倒水。」

「我的腿動不了了!痛痛的!」

「腿麻了嗎?等一下媽媽先去給你倒水,不要亂動。」

女子拿著水杯起身離開,留下小孩獨自坐在位置上,臉上既有剛睡醒的惺忪,也有幾分腿麻的難受。

似是察覺到少女的目光,他揉著眼睛將頭轉過來,與少女對視。

長得好看的人天生就吸引人的目光,天生就有更多的親和力,對小孩子尤其如此——這小孩倒也乖巧,坐著不哭不鬧,就扭著頭,與身邊的三花娘娘互相對視,目光時而停在她的臉上、眼睛上,時而又微微往下,看向她脖子上掛的貓耳耳機,只留一只手微微揉著自己發麻的腿。

而見到他,不知怎的,好像勾起了三花娘娘久遠的回憶。

那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很久很久……

少女目光閃爍。

當再一次與這小孩清澈黑亮的眼睛對上時,她猶豫了下,鬼使神差的開口說:「我知道一個治腿麻的好辦法。」

聲音是會很討小孩喜歡的那種。

「什么辦法?」

小孩對她幾乎毫無防備。

「腿麻是因為睡覺的時候腿里進了沙子,是很多會動的小點點,你站起來,跺一下腳,把它們抖出來就好了。」

「嗯?」

少女看起來很有道理。

少女的話聽著也很有道理。

完全就是這么一回事。

小孩與她對視兩秒,終于扶著椅子,慢吞吞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隨即在她的眼神幫助下,不多猶豫,將睡麻了的那條腿抬了起來,用力往地上一踩。

「嘭!」

「哎呀!」

一聲清亮的痛呼,吸引了周邊許多人的注意,乘客們齊刷刷的將頭扭了過來。

少女則滿意的將頭扭了回去。

舒服了。

等再過一會兒,小孩在痛楚之下泫然欲泣之時,她才不慌不忙的又將頭轉了回去,對著小孩輕輕吹了口氣——

「呼……」

「誒?」

小孩神情一愣。

頓時不痛了。

也不麻了。

與此同時,他的媽媽也走了回來,手上端著一杯水,一邊走一邊吹,過來坐在他旁邊,關心的問道:

「剛才怎么了?」

小孩沒有回答,只是湊過去喝水,同時仍舊扭著頭,斜著眼睛,悄悄瞄著旁邊的三花娘娘。

「轟……」

一架飛機緩緩落地,已是姍姍來遲。

終于登機了。

除頭等艙外,艙內座位被過道分成了左右兩邊,一邊每排各有三個座位。

三花娘娘買到了靠窗的座位,很巧的是,旁邊坐著的就是那對母子。

雖然沒有選到靠窗的座位,母親也很想讓年幼的孩子看看云端上的風景,于是讓小孩坐了挨著三花娘娘的座位,這樣稍一探頭,也能看到窗外。

「嗡……」

飛機又緩緩升空。

一陣失重感讓許多人都難受了一陣,少女臉上卻依舊毫無波動,只偶爾斜著眼睛悄瞄一眼身邊的小孩,又很自然的將目光收回。

飛機越飛越高,很快過了云層。

地面天色早已經暗了,云端之上卻還亮著光,一團一團棉花似的云起伏不定,凸處接著天光,凹處盛著陰影,西邊有著一抹火燒似的紅。

飛機上玩手機不方便,加之天已晚了,許多人都漸漸睡著了,倒是身邊的小孩子剛剛睡過一覺,一點不困,反而精力充沛。

不過他的母親很有修養,一直小聲的與他講話,既給他講他這個年紀的小孩會感興趣的一些故事,也聽他講他新學會的治療腿麻的辦法,以這種方式讓他安靜下來,不打擾到別人。

少女依舊盯著窗外。

身邊這位母親溫柔的聲音卻不斷傳進她的耳中,逐漸講到了她感興趣的東西。

「等咱們下了飛機,到了嵐安,不光可以看到大海,還可以去海邊、海上、海島上面玩!聽說在古時候啊,海上有很多奇異的地方和奇異的事,比如說有夜叉,有妖怪,還有神仙……」

「我知道有妖怪!」

「小聲一點……」

「夜叉是什么?」

小孩明顯放低了音量,即使在安靜的客艙里,也不顯得突兀。

「傳說在浪州海上,出海以后,沒有多遠的地方,就有一個島國,叫夜叉國,上面住的啊,都是一些長得像鬼像妖怪一樣的人,又高又壯,青面獠牙,就叫夜叉。」

「真的啊?」

「當然。所以到了島上,你千萬不能背著媽媽亂

跑,萬一就遇到夜叉了。也不能不聽話,因為夜叉就喜歡抓不聽話的小孩,抓去吃。」母親同樣壓低著聲音說,「除了夜叉,傳說海上還有小人國,里面的人還沒有筷子高,但是貓狗都和原先一樣。」

「啊?」

「那些人能把耗子當馬騎,一只螃蟹要好多人一起才打得過,捉一條魚也夠很多人吃……」

母親緩慢的講述著。

海上的故事太奇妙了。

尤其是母親所講的,仿佛自己親身經歷,由一條游玩路線串聯起了許多奇異的事,除了夜叉與小人,還有貓兒國狗兒國、龍蝦國,如山岳一般高的大浪和與雷電比高的龍,神靈與鮫人,滿天的飛魚,指路的鯨,充滿妙趣與童趣。

小孩睜著眼睛,被故事深深吸引,仿佛腦子里已經有了畫面。

時不時將眼睛一轉,瞄一眼身邊漂亮的小姐姐,又很快沉迷在了母親溫柔聲線講的故事里。

三花娘娘不由轉過了頭,看向他們。

「這些都是真的嗎?」

小孩不敢置信,又很想去相信。

這種感覺三花娘娘能夠體會。

「媽媽也是第一次來海邊,也沒有親眼見過那些事情,不過這些故事、這些奇妙的經歷都記錄在了一本叫做《天牝日記》的書里。」母親的語氣仍然溫柔而耐心。

「什么日記?」

「天牝,是海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記的自己出海玩耍的事情。不過已經是古時候的事了,那個人也是古時候的人。」母親說道,「這本書有專門給小孩子看的版本,有圖畫,等你再多認識一些字,就可以買一本來讀。自己親自讀更精彩。」

古時候的事……

古時候的人……

坐在旁邊的少女眼前一陣恍惚。

聽起來好遙遠啊。

「海邊的白犀神你應該知道吧,那么多電視劇、動畫片里面都有,現在也是我們國家沿海地區的人最信奉的神靈。根據科學家的考據,目前所有關于‘白犀神"的記載中,這本書也是最先提到的,并且還講了‘白犀神"的由來。」母親頓了一下,「書是真的假的不知道,故事里面的神奇的國家是真的假的也不知道,可到了浪州,可千萬不能說白犀神是假的,那邊的人可是做什么都要問白犀神的意見的。」

應該是文學家史學家考據才對……

身邊的少女如是想著。

奇妙啊奇妙……

那兩頭白犀到了如今,竟然也成了家喻戶曉且廣泛活躍于各大文學名著、影視動漫中的神靈了。

「那本書是誰寫的?」

「已經不知道了。」母親搖了搖頭,「有說是一個道士寫的,有說是一個小孩寫的,反正在這本書里面,作者好像把自己當成了妖怪。」

「妖怪?真的嗎?」

「反正這本書很有趣,可有趣了,有趣又特別,所有小孩子和大人都應該讀一遍。星悅該多努努力,快些認字,才能快點讀到它。」

「哦……」

《天牝日記》,晏朝名書之一,雖然經過了后來的幾場亂世與改革,風風雨雨,但由于成書時間距離當代較近且流傳廣泛,內容仍然大差不差的保存了下來。遺憾的是,由于古代人對于雜書及雜書作者的輕視,作者的名字沒有留下來,只留下了幾個不同的版本。

身旁漸漸安靜下來。

名叫星悅的小孩陷入了沉思,也或許陷入了無邊的幻想當中。

少女也收回了目光,繼續看向窗外。

天色又黑了一點,倒顯得西邊越發火紅了,翻涌的云海遮蔽了大地,靜聽兩人談話之間,又不

知行了多少里。

似乎已經進了浪州境內了。

「真快啊……」

三花娘娘依舊盯著外面。

當年自己和道士、馬兒還有燕子要走多久才能走完的一段路,尋常人恐怕還要更久一些,還要有更多的艱難險阻,到了如今這個時代,卻是尋常人如此輕松快速就能抵達的地方。

真是完全不一樣的時代。

可是轉念一想,這不就是以前,最初的時候,在游玩的路上,某個或某幾個無聊閑談的夜里,道士給她說起過的世界嗎?

還有鹽塔……

少女仍然記著。

飛機上開始分發餐食了。

少女選了土豆牛肉套飯和甜味的汽水,身邊的小孩有樣學樣,和她選了一樣的,當她轉頭,迎上了小孩清澈的眼神和母親柔和的笑。

幾番閑談,互相得知對方都是去浪州游玩的,旅程有兩日的重疊,那位母親見她孤身一人、自家孩子又似乎很喜歡她,便熱情相邀同行。三花娘娘原本是想要獨行的,貓也偏愛獨行,可不知想到什么,稍許思考,便也同意下來。

剛好酒店也離得近。

飛機開始降落,抵達浪州嵐安,滄海機場,手機也恢復了信號。

「嗡嗡」

老芽兒道士:到了嗎?體驗如何?

少女拿著手機,再度沉思。

終于打字回道——

三花娘娘:感覺不錯

收起手機,開始下機。

與身邊人的大包小包不同,少女只挎了一個古樸的錦袋,身材苗條,衣著舒適,對比之下顯得一身輕松,連踩到地面的腳都顯得好輕柔。

環看四周,燈火通明。

少女板著一張小臉,卻不禁再度吸了一口氣。

如今的浪州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煙瘴之地、流放之所,因為方便出海,貿易往來,它的經濟異常發達,成了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走在這片土地上,真是一絲一毫也看不到原先的影子了。

哪怕是山,也很難再找到曾經的輪廓,就連空氣中的味道,也與幾百年前完全不同了。

三花娘娘獨自走到酒店,開了房間,打開電視,就變回了貓兒,跳到床上窩成一團,不再動了。

電視里正放著新聞。

長京又出土了古墓……

次日,上午。

海邊某處沙灘。

也許是幾百年前的那一片,也許不是。

這邊海灘還挺空曠,除了一片椰子林和里面的幾個球場,就只有一座小神廟,沒有度假酒店或別的亂七八糟的。

從廟中飄來濃重的香火氣。

廟里供奉的是白犀神。

如今的白犀神是沿海地區人們主要信奉的神靈,沿海省份到處都是他們的神廟。就說海邊沿線,大一點的村子每個村起碼有一個村廟,小一點的村子便兩三個共用一個神廟,更別說很多人還會在家里面供奉他們的神像。得益于多年來的認真經營,保衛漁業航運,兩位白犀神在沿海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無比崇高,香火自然也極盛,每年都有屬于他們的盛會,既是當地人的大事,也吸引許多外地人來旁觀,次次熱鬧非凡。

至于這座廟宇,因為靠近游客常來的海灘,進出的多是游客,尤其是從內陸來的人,大多都會來上兩炷香,湊個稀奇。

就好比昨天那對母子。

此時應該還在排隊上香。

三花娘娘自然沒有去。

不排隊還好說,能去看個兩眼、打聲招呼,若

是還要排隊,則是萬萬不行的。

少女只是在海灘上找了一塊礁石,也不管上面有沒有沙子、干凈與否,便戴上貓耳耳機坐了下來,手中捧起一本帶圖畫的書,仔細閱讀。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兒童書。

正是《天牝日記》。

兒童版本,帶插畫的。

今早剛出去買的。

現代學者對原文進行了翻譯,并配上了插畫,每一段故事結束還做了點評,儼然一本兒童讀物。

由于這本書十分特殊,除了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少有的優秀志怪書籍之一,還是古代志怪書籍中唯一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唯一一本以游記形式及親身角度記述的志怪書籍,名氣也大,后來的翻譯者也十分用心,以至于暢銷國內外。只是由于當時作者的文學水平較低導致有些地方記敘的時候就出了問題,描述不精準,語境有空缺,以及作者思維角度讓人難以理解等多種原因,給翻譯帶來了一些困難,多多少少有些地方偏離作者原先的想法。

插畫同樣用心,只是終究不如當時實地來得震撼,自然也與當時的真實畫面相差很大。

「作者別出心裁的仿照一只妖怪的語氣寫下了這部游記,不僅使故事變得更加真實而靈動、妙趣橫生,而且真有許多思維奇異之處,是正常人難以想得到的,仿佛真是一個與人思維不同的妖怪寫的一樣,無疑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

「呵……」

三花娘娘微微一笑,合上了這部書。

不知不覺已快中午了。

抬頭看去時,那對母子已經在白犀神廟上完了香,還在旁邊的小攤販處買了小鏟子、網兜和桶,似乎已經趕了一會兒海了,此時母親獨自站在旁邊打著電話,那名小孩正赤著腳、追著地上豆大的沙蟹跑,一邊跑一邊不時的扭頭看她一眼。

沙灘上留下一連串的腳印。

「姐姐!來捉螃蟹!」

小孩一和她對上眼,就大聲呼喊出來。

那張臉上洋溢著的全是興奮。

這種神情似曾相識。

像是她的一位故人。

現在回想,當時的場景好像已經模糊了,可當時的感覺卻還記得清楚,好像就是幾個月前的事一樣。

「姐姐!好多小螃蟹!快來捉呀!好好玩!」

「這就好玩了嗎?」

少女漫步過去,平靜的說。

沙灘上只留下很淺的腳印。

「啊?」

「這種螃蟹滴滴兒大,又沒有肉,捉來也吃不飽,有什么好玩的?」

「可以捉回去養起來,養大了就可以吃了!」

「養不大的。」

「為什么?」

「這種螃蟹就這么大。」少女語氣平靜而有耐心,頓了一下,「這里人太多了,只剩下這種小螃蟹,我們可以沿著海岸往那邊走,走到人少的地方就能捉到大螃蟹和大龍蝦了,還能撿到大魚,那才叫好玩呢。」

「真的嗎?」

「當然。」

小孩立馬轉頭,看向自己媽媽。

少女也轉過了頭。

小孩的媽媽還在打著電話,只朝三花娘娘投去一個微笑,既是對自己孩子所麻煩她而表達的歉意,也是對她幫自己帶孩子玩表示的感謝。

于是兩人往沙灘另一邊走。

母親打著電話跟在后面。

一路閑談。

緬懷曾經。

仍是碧藍無盡的海,仍是廣袤無邊的天,只看海天,好似與幾百年前無異,因此畫面也在眼前慢慢重疊,好像回到了以前。

沙灘上的人越來越少了,既是因為慢慢遠離了游客聚集的區域,也是因為天氣的變化——不知不覺,天氣驟變,烏云彌補,狂風呼嘯,似乎有一場暴風雨將要來臨,令得天色都暗沉了不少。

沙灘也變得干凈平整了許多。

少女好似在這片平整干凈的沙灘上看到了一串梅花似的貓兒腳印,好似看見了叼著魚仰著頭邁著小碎步跑動的三花貓,可回過神,沙灘上倒確實有一串梅花似的腳印,可腳印的盡頭,只是一只慵懶的橘貓罷了。

「好像要下雨了,我們還能捉到魚嗎?」

小孩不由得有些擔憂,回頭一望,自己的媽媽也微微皺起了眉。

「別擔心。」

三花娘娘平靜說道。

隨即轉過頭,看向已被掀起千層褶皺的無邊大海,又看了眼身后已經變得很遠的白犀神廟,語氣淡淡的:「故人來此,沒有個好天氣招待嗎?」

海上的天氣真是說變就變。

眨眼之間,風平浪住,烏云散開,露出蔚藍的天,大海也變得明亮不少。

「咦!又出太陽了!」

「走吧,那邊適合趕海。」

之后幾天,小孩的媽媽常常有工作上的瑣事,時常是三花娘娘與小孩一起玩。索性這小孩乖巧懂事,三花娘娘也樂于帶著他玩耍,只是天下難有不散的席,終究也到了應當分開的時候了。

三人一起吃了一頓飯,滿桌雜七雜八的海鮮,都是他們在海邊撿的,找了一家店加工,吃完便往回走。

「姐姐,為什么你吃飯要用自己的碗?」

「習慣而已。」

「哦。」小孩點了點頭,面露不舍,「我和媽媽明天就要回去了。」

「是。」

「姐姐你是哪里人?」

「逸州靈泉的。」

「哦我們就是從靈泉坐飛機過來的。」小孩脆生生的說,「你住靈泉哪里?」

「一個叫夢來觀的地方。」

「夢來觀。」

「一個道觀。」

「道觀?你是道士嗎?」

「……」少女稍作思索,「算是。」

「啊?」

小孩睜圓了眼睛,十分驚訝。

就連小孩的媽媽也有些詫異。

「我們在靈泉也去了一個道觀,叫伏龍觀,媽媽說那里的神仙很靈。」小孩緩過來說道,「你知道那里嗎?」

「伏龍觀啊……當然知道……」三花娘娘的眼睛里立馬露出了緬懷之色,「以前我們也住在那里。」

「以前住在那里?」

「住了一些年,后來分家了,就把那里留給后來的道士了,我們出去另外修了一個。」少女低頭看向小孩,眼睛微微亮,「伏龍觀好玩嗎?」

「好多人,我們想在道觀里吃飯,都沒排上隊。」

「這樣啊。」少女頓了一下,「伏龍觀前面有個池塘,你們去的時候看見了嗎?」

「看見了,里面丟了好多錢。」

「那就是我修的。」

「你修的?」

「我修來養魚的。」

「哇!」

小孩十分震驚。

他的母親倒只是微微一笑,因為她看了那個池塘邊的介紹牌,上面清楚寫著,這個池塘始建于晏朝末年,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不過她自然是不會拆穿的。

她只是挑了個兩人說話的空隙,開口問道:「小宋你之后還有什么行程安排嗎?」

「之后啊,可能會沿著海,去陽

州走一趟,然后去余州,之后還沒想。」少女想了想回道。

「陽州?江南古鎮,倒確實可以去看一看,要不是時間不夠,我們也可以去走一趟。」

「對的。」

「余州好像沒有什么出名的風景。」

「只是去嘗嘗當地的傳統美食。」

「余州傳統美食?」

母親想了一想,露出怪異的表情。

余州人好吃蛇鼠,這個傳統聽說有很多年的歷史了,至今仍然如此。

身邊小孩好奇心重,立馬吵著問她,余州有什么好吃的。

母親沒有回答,只是又問道:

「那你以后會去長京嗎?」

「長京啊……」

少女眼前又一陣恍惚:

「自然要去的。」

「我們平時就住在長京,雖然不是本地人,對路也熟,什么故宮啊,長山啊,北欽山啊,那些長京小巷啊,都熟,等你到了長京,可一定要給我們發消息,到時候帶你好好逛逛。」

三花娘娘心里很奇妙,奇妙又有趣。

如此沉吟品味半天,卻也只是點頭,答應了下來,并補充了一句:「以后你們再來靈泉,要去伏龍觀燒香,也可以叫我,我和伏龍觀現在的觀主還有道士們也有一點交情,有我帶著,一定能吃上道觀里的飯。」

母親同樣答應下來。

一行三人繼續往前走,便又是小孩與少女的閑談時間了。

「那你會法術嗎?」

「會。」

「會捉妖怪嗎?」

「會。」

「你捉到過妖怪嗎?」

「捉的妖怪啊……」

少女眼中露出回想之色,面上卻已經沒什么表情,只是語氣略有些感慨:

「那可太多了……」

(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