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直播間通古今

第一百零二章 發工資

報錯背景大小A24A默認第一百零二章發工資(1/2)

劉老大的兒媳婦端著簸箕出來,簸箕里裝著十個大餅子:“一鍋只能做這么多,你們先吃吧。”說完,轉頭就離開,連個眼角風都沒給。

要是歲數大的長輩說這話,院里或站或蹲的小伙子們面子還能抹得開。

可是劉老大家的兒媳婦歲數不大,小婦人站在一幫小伙子們面前拉著一張臉說這話,簸箕放在井臺上,大家是歲數差不多的同齡人就感覺伸手拿干糧有點難看,有面皮薄的臉都紅了。

這飯吃的噎得慌。

這次出門,村里四大姓家各自派了小子出門,四大姓買的東西多。再就是許有倉,一只耳,七叔的小兒子,還有四伯的二孫子,他大孫子征兵役那波戰死了,目下二孫子就等于是長孫作為代表陪同進貨。

八個小子家庭情況,相比較村里其他人家條件要強上一些,心里難免有想法。

這真是拿他們當打秋風的窮親戚了。

而事實上,他們從出發前就商量要住大通鋪。

總覺得大通鋪環境再不好也自在,花錢了,不用顧慮主家想法,也免了麻煩,不用出發前就惦記給人家帶點啥,總怕空手上門不好,心里惴惴不安。

像老萬家這次拉出不少醬油讓劉老柱幫忙賣貨,特意單獨裝一罐醬油要給劉老大家。

老萬家大哥囑咐兒子,給留醬油不用告訴你里正叔,直接留下就好。你里正叔說不用費勁是他的事兒,我們麻煩人家一回,當作去探望長輩給帶點東西是我們的事兒。你里正叔不讓給,你都要強留下。

孫家是帶來兩斤核桃。以核桃價格,早就高于住大通鋪。

四伯還用村委會份額,挑了市場上賣得貴的魚,讓大家帶來四條大的。

是里正叔非說大通鋪不方便,買來的東西可以暫時放在他大哥家,出來進去不用惦記誰偷走。

還非常熱情地說,縣城又不是沒有親屬,十幾個人住大通鋪要小二錢銀子,花那個冤枉錢干啥,到時喂拉車牲口喝水吃飯都不方便。住大通鋪,牲口喝口水恨不得要二文。

細想想也是,尤其許有倉知道侄女還要路上制香皂,住大通鋪哪有爐灶,他們這才來了。

萬萬沒想到,里正叔的大嫂進院看到他們,表情就僵了。

劉老大家屋子少,大伙尋思要讓劉家人單獨說會話就在外面等著,后來不知屋里說了啥,接著就聽到飯勺敲打鍋的聲音,以及他們該叫大娘的人在罵兒媳婦:“你眼里沒活啊?我這累一天進院就要做大飯,瞧那院子堆的,又是牲口屎尿又是盆碗朝天,不知道去拾掇拾掇,滿院子水。”

許有倉聽了這話,趕緊給侄女制皂的模子往旮旯放放,再將制皂時用到的小泥鍋和剩下的一小把柴火裝進筐里。

其實誰都能看出來,他娘和侄女在離開劉家前已經將東西擺放好,并不占地方。

就算他娘利索勁兒有限,許有倉早先到家就發現了,他大侄女那是非常利索干凈的。自從存了不少野花瓣,屋里都香噴。

老萬家小子和孫家小子聽到這話,也趕緊把剛剛喂牲口水用到的水桶擺放好,特意去門口拴牲口的地方鏟牛糞裝起來。其他人是在院落將卸下的車板和買來的油再重新擺放。

此時,劉老大的兒媳婦又出來了,拎著半桶雞蛋花湯,上面飄著一個水舀子以及一摞碗放在井臺邊。

小婦人很厭煩,來這么多鄉下人,她連飯碗都要多刷不少。

但礙于劉老柱隨后也出來了,臉色比上回好點兒,還知道叫聲二叔也趁熱吃吧再進屋。

小婦人心里有數,家里當家做主的是公公,公公和她男人目下不在家。

公公對劉老柱這個二弟很好,營生被搞丟都沒埋怨一句。

她要是真對二叔甩臉色,回頭公公和她男人回來就得收拾她。

就連婆婆敢撩臉子,也是拿準她男人的爺奶是真慈善人,一起過這么多年從沒有和兒子孫子背后告過兒媳孫媳的狀。而二叔得罪人把公公的營生弄丟,本就愧疚,給些難堪也不會多說什么。婆婆這才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

小婦人真心覺得,婆婆給二叔些難堪就對了,誰都不是泥人捏的。公公好好的酒樓大掌柜被辭了。雖說早先就與人合伙在途徑府城的路上開了家客棧,目前也有干的。可以前明明能偷摸掙兩份錢,現在只能掙一份,家里立馬拮據不少。

不知道二叔怎么就腦子有泡和能耐人硬碰硬。以前認識能耐人,她家沒借過光,不像三叔家在鎮里賣大牲口辦各種手續全是二叔幫的忙,聽說連買鋪子錢二叔也借過。倒是她家,只付出從沒有回報,養著老人,然后二叔得罪完人還要跟著吃掛嘮。

劉老柱沒想到大嫂對他已經怨氣沖天,他只能厚臉皮聽敲打。

剛剛在屋里一直沒出來是忙著勸老爹老娘別生氣。

他哄老爹,等到他大兒子假征兵那事塵埃落定,等到他多賺些銀錢的,到時候白給大哥和三弟一家一個鋪子,鋪子錢他出了。也給老爹老娘接回村過日子,不在這縣里受憋屈。

老爹說只求他不再惹禍就好。

老娘聽完是以為他腦子真被驢踢過,要不然不能短短時間變化這般大。

甭管咋的,總算哄得兩位老人聽著大嫂摔摔打打聲,也沒有沖出去和大嫂吵嘴。

報錯提交

報錯背景大小A24A默認第一百零二章發工資(2/2)

人吶,只有經事才能看出來啥樣。

往年劉老柱覺得他家胡椒比不過大嫂,第一次開始胡亂猜測爹娘平日里過的是啥樣日子。

強壓下這份疑心。

劉老柱來到院落笑著張羅小子們:“該吃吃。”

又小聲道:“不是沖你們,沖我,我不是把你們大伯那掌柜的營生得罪沒了嘛,你們大娘肚里有氣應該的。但你們幾個臭小子可別多想,你們劉奶奶怕你們下黑睡不好,晌午咱們不在時,她那雙小腳眼神不好還特意滿胡同借被,就為讓你們睡舒坦些,大屋子也空出來了,今晚都睡炕。”

正巧劉老柱小聲說完,劉爺爺老寒腿下炕拄拐出了屋,笑呵呵大聲道:“還有三鍋干糧,面早就發好,到爺爺家都吃飽飽的。”

許有倉等幾人紛紛站起身叫人,看到劉爺爺在費勁要支桌子急忙攔住。

劉老柱趁自個老爹和村里小子們嘮嗑功夫,轉身去了灶房。

五十歲的人了,忽然沖大嫂作個揖。

劉老柱希望大嫂別作了。許家大妹子沒回來呢,那位可是爆脾氣還有號召力,要是大嫂再這般摔摔打打,大妹子一揮胳膊村里小子們就會跟著離開,那他才叫真尷尬。

回頭村里人傳開,他丟臉不算啥,老爹老娘和大哥在老家也丟臉。為大局觀,他給嫂子行個禮服個軟不算啥。

“嫂子,我四處給你和大哥惹禍還給添麻煩。實在是幫村里人買的物什價貴,住大通鋪騾車物什放外面不放心,這才領家來。

嫂子對我有怨言,回頭咋罵我都行,別讓村里人誤會。

他們好不容易來一趟,人在外本就不安,讓他們心里熱乎點兒,大哥又在村里頂頂有名在外面混得好。”

最后這一句倒是勸通了。

劉老柱大嫂叫桂花。

桂花大娘在許老太進院時,正分配大伙住哪。

許老太也就沒經歷那場尷尬,她表情如常的打招呼:“嗯那,我就是把東頭老許家媳婦,我老頭子早沒了……”

只在給許有倉拽出來添小灶時,才知曉劉老大媳婦不樂意過。

許老太心想:行啊,對付一宿就走了。回頭進完貨再路過縣城都不一定住宿,如果城門沒關直接趕路。

再說確實給人家添麻煩。

許有倉看著侄女給的饅頭樂呵呵道:“正好我沒吃飽。”

雖說后來劉家人讓放量吃,他們八個人通通只吃一兩個餅子就說飽肚。

這不是想著,少吃點,別真以為窮鄉親上門打秋風。再說人家發面多,少吃些也可以留著明早當干糧。免得第二天一大早又要給他們這些人做飯,萬一再給兩句小話聽可咋整。

許有倉聽說饅頭里有鹿肉,并沒有因為老娘和侄女在外花八十文點菜而心疼,只是覺得老娘和侄女吃肉就好,自己不配。

鹿肉是他這種人能吃的嗎?早知道把肉找出來給侄女好了。

許田芯問許有倉:“三叔,好吃嗎?”

許有倉皺眉說實話道:“你要是不提,我都沒嘗出來里頭有肉。”

當夜,劉老柱覺得他簡直不認識許老太了。

許老太和他大嫂老娘一鋪炕上睡,幾個人竟然嘮嗑嘮得挺熱乎,聲大的隔兩堵墻都聽得見,一點兒沒有在村里誰惹她就翻臉的酸猴子樣。

他大嫂和老娘的笑聲隔著墻傳來。

而隨著許老太和劉家大嫂處得還不錯,第二日一早離開縣城時,劉大嫂不僅一改昨日嫌棄村里人的模樣,而且又是給村里小子們強塞干糧,又是起早給燒熱水讓將水囊裝滿,挽回點昨日尷尬。

劉老柱不知道的是,許老太陪劉老大媳婦嘮嗑,專撿對方愛聽的說,心里一方面存著,確實是來這么多人給添不少麻煩的想法。

更主要的是,嘮嗑聲大熱鬧些,才能掩飾她龍遺丸盒子里掉錢。

昨夜掉的還多呢,因為昨晚財神爺給她們祖孫倆發工資啦!

報錯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