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寧

第三百零二章:宴無好宴

陸氏族里被十一的作詩方法驚到了。

十一用的是李文碩教的方法,一張紙上列出所要用到的字。

選擇押韻,合轍的字出來,再把字排列,組成句子。

這是李文碩發明的填字游戲。

作詩太難了,什么抒情,什么有感而發,完全不可能。

在李文碩看來,湖水就是水,夏天能下去游泳涼快就好。

賞花?現代公園啥花沒有,旅游景區挖空心思造景兒,他就沒看出哪里好。

還不如小時候,去老家看村里一片希望的田野呢!

李文碩不是浪漫的人,說他務實,不如說他是鋼鐵直男。

教兒子寫詩,還不如想法子鉆空子方便。

有人說他教的不對,李文碩還要反問,作詩怎么教?

該教的我都教了呀!

族老們眼看著,十一在紙上畫出格子,韻腳標記好,挑出同韻的字,斟酌著往格子里填。

陸氏一眾人,十分艱難的壓制住表情,但還是讓年富看到,族老眼中寫著,臥槽!

他竟然是在填字!寫詩啊!他竟然在玩填字!

終于,十一把一首詩作出來了,反復念了幾遍,還認真思索,換了幾個字。

交出的答卷,陸氏族中的學問人跪服了。

這樣竟做出了一首中規中矩,誰也挑不出錯的經貼詩!

雖然看十一作詩時,族老們都有一種想撞墻的沖動,但看到作品后,還是忍不住想,原來作詩可以這樣!

十一很得意,“先生說,我可以考童生試了,不見得能出彩,但一定能考過。”

這話說的有幾分心虛,因為他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

背書哪有騎馬好玩,他在幼學班里,騎射武功排第一。

族老們沒人覺得孩子吹牛,童生試考的都是基礎知識,背誦的東西沒難度。

這就是文人和武人的差異,文人覺得背書簡單,武人寧可拉弓射箭,扎馬步站樁。

姜出來,解救了差點被考糊的十一。

到陸氏族里,當然不能只在族中大宅坐著,要走到族人中間去。

就是夫君說的,要走到百姓中間,送溫暖。

陸氏族人居住條件不錯,一眼望去都是青磚瓦房,比京郊的村子看著氣派。

陸老夫人的兄弟姐妹,沒有在族中生活的,哥哥早年病逝,妹妹嫁給了柳翰林。

老夫人的弟弟在閩南做官,說是已經熬到同知的位置了。

族里與陸老夫人最親近的,算起來也出了五服。

一行人走到鎮中場院,姜招手叫來一個男孩。

“你多大了,家在哪邊住?念書了沒?”

男孩沖著姜笑,“回王妃,小子家住鎮南頭,今年七歲了,在族中念書,今日王妃來,族學休假一日。”

“好孩子,你爹做什么營生?”姜又問。

男孩仍笑著大聲答話:“回王妃,小子爹在外做買賣,管著族里銀樓的營生。”

“好生念書,以后給族里掙一個進士碑!”姜含笑點頭鼓勵。

齊嬤嬤賞了男孩一個荷包。

又帶十一看了桑蠶,水田耕作,姜才回到族宅。

晚飯依舊很豐盛,最好吃的是米粥。

不知用了什么肉,米粥是象牙白色,鮮咸可口,姜連喝了兩碗。

在陸氏族里住了一日,姜回到金陵,準備明日去赴顧相府的接風宴。

皇后一早派丁嬤嬤過來,把十一接進了宮,說是太子想見他。

來到金陵當日,姜向東宮遞了帖子。

太子妃回帖還沒到,皇后今日見十一,可見是對太子妃不滿了。

姜去顧相府上,只帶了齊嬤嬤和四名小丫鬟。

內務府給配的馬車,在顧相府門前停下,姜下車看到中門大開,并沒太多驚訝。

等在門內的一幫女眷,在她下車前,已經緩步往外走了。

此時站定在姜面前,打頭的是顧相夫人蘇氏。

旁邊站著面色尷尬的邵相夫人。

姜的目光越過眼前人,向后望去。

方柔站在后面,她身側是含淚微笑的張氏。

殺了李運,姜并不后悔,可她不愿張氏為難。

沖張氏點頭微笑,姜目光搜尋著熟悉的面孔,京城跟來的貴夫人,竟沒幾個在其中。

看來朝廷官員變動極大。

蘇夫人客氣的親她入府,引著她進入正堂坐下。

她是王妃,當之無愧應坐在首位。

客氣的與蘇夫人,邵夫人寒暄一會兒,方柔帶著張氏來到她面前。

張氏還是沒能忍住,落下幾滴眼淚,“王妃......”

姜伸手讓張氏上前,拉住她的手說:“你們瞧我這干親家,她的一雙兒女,是我的義子義女呢!

瞧瞧,才來了江南多久,可見江南水土養人,把你這甘州出來的,養出了水嫩來。”

方柔率先笑了起來,打破了沉悶的氣氛。

蘇夫人笑著道:“要說還是王妃長的好,個頭高挑,身材勻稱,江南女子可沒王妃的個頭。”

大家跟著笑,倒是把氣氛活躍了起來。

熱乎乎的茶點吃著,貴婦們之間的契闊,自然是怎么好聽怎么說。

京城來的貴夫人,多少與姜熟悉些,說話更隨意。

蘇夫人穿插著,介紹新面孔給姜認識。

大家心里有數,王妃來江南,拜壽是假,攪事兒是真。

真真假假互相吹捧一番,到了午膳時間,蘇夫人和邵夫人陪著姜用了午膳。

隨后,蘇夫人引著姜去了午休的地方。

“這是韓氏族里的姑娘,這是邵家姑娘,都是靈巧懂事的孩子,讓她們在這里伺候王妃吧!”

蘇夫人簡單介紹一句,含笑就要離開。

姜挑眉看著兩位姑娘笑,“蘇夫人,我帶了奴仆來,不敢用小姐們伺候。再說,也沒這樣的規矩。”

兩名少女對視一眼,仿佛在討論誰先赴死一般。

其中一個滿是慷慨就義的模樣,上前一步,福身施禮道:“王妃,可是嫌棄臣女粗苯,伺候不周?”

姜根本不看她們,只是盯著蘇夫人。

“王妃,老身托大一回,教導王妃幾句,請王妃莫要生氣。

按例,郡王府要有兩側妃,四夫人,這是朝廷祖制,攔是攔不住的。

王妃賢良淑德,自然知道其中道理。

老身也是好心,若是皇上直接指婚,給王府添了不知根底,性情與王妃不和的,豈不是不美?”

蘇夫人看向兩名女孩,意思很明白,你若喜歡最好,不喜歡皇上指婚,還是要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