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石磨磨啊磨

第22章 豆腐好吃嗎?

“騙你的,我的椅子是折疊椅,藏在我身后呢!還有我有幫他們拿三把椅子上來,免得崔永清拿不動。

早就知道他一定會輸了,偏偏他就是要比。”

對于變得很有童心的卓越,卜依琳也非常無奈,看來卓越受孩子的感染太過嚴重。

不知道卓越在崔奶奶的面前又是什么樣的表現,可惜崔奶奶從來沒有在她面前提到過卓越,要不然她對卓越還能夠有更深刻的認識。

崔奶奶很有識人之名,山村里面并不是沒有外人,但是每一個進來的外人,如果崔奶奶搖搖頭,就沒有辦法在村里繼續做生意,就連想攀關系交朋友人們都會鄙棄。

能夠讓崔奶奶點頭,繼續跟村人接觸的,都是實在人。

卓越能夠留在村里面教書,應該也是受崔奶奶認可的人。

村里的老人陸陸續續走了上來,卜依琳向下看去,發覺大部分的老人都坐著電動車,年紀比較大的老人坐的是四輪電動車。

身體比較好的老人,坐的是二輪的電動車,反倒是卜依琳沒有交通工具,在村里活動比較不方便。

必須購買的產品,電動車大概是第一名。

交通工具這種東西,要是系統能夠贈送就好了,可惜石磨石碾系統沒道理贈送交通工具,只能夠想辦法賺來了。

沒有辦法買電動車,可以買一輛自行車,至少出去比較方便。

不過現在的三輪自行車,很少賣不是電動的車子。

畢竟要用腳踩比較費勁,除非跟廠家直接訂購,要不然人們多半選擇更加省力的電動車。

這幾年交通工具漲價特別的厲害,就算是電動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買得起。

更何況新標準一個又一個的出來,想要買一臺合格的電動車都非常的麻煩。

習慣了舊的電動車,新的合格的電動車,就各種毛病。

寫文的全勤,至少要十個月才買得起電動車吧!

看大家五花八門,帶著不同的小吃上來,熱熱鬧鬧的,卜依琳也非常的開心。

鄉村不一定要寂寞,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打鬧,看著天上的月亮,忙碌著各自的事情,才是卜依琳想象中的鄉村,也是卜依琳出國去旅游的時候所見識到的鄉村。

國家給農村極大的福利,住在農村的村民,都有地有房。

然而農村距離城市太過遙遠,也沒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即使是快遞和外賣,也不能夠服務到農村來。

卜依琳沒有到過太多的農村,要到冬山村,還會經過很多的農村,她可以發覺距離城市越近的農村,越有發展能力,但農民失去土地的情況,也更為嚴重。

距離城市遙遠的農村,交通良好的地方,有些發展成旅游農村,讓城市的人可以來到農村,遠離城市的壓力。

有些農村出身的人,不敢回自己的農村休閑,在自己家,反而不能放松,有太多的人際關系的壓力,怕對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他們會跑遍各地的農村,去享受農村的悠閑生活,回憶過往的自在。

“小琳,妳的豆腐好不好吃啊?”江坤雖然年紀大了,但是喜歡口花花。

卜依琳知道江坤這問題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是調笑,一方面是問她的技能能力。

卜依琳還是個純潔的小姑娘,自然不會接跟兩性相關的話題,直接回答跟真正的豆腐有關的問題。

“豆腐都擺在桌上,吃了就知道。

為了怕你們覺得只吃豆腐太單調,豆腐有鹵的,有炸的,有紅燒的,還有炒一大鍋的粿條,等著你們吃呢!大家還帶那么多菜,估計全部人都能吃飽。”

卜依琳是會場的主人,崔奶奶的房子,雖然破舊,但是院子和屋里,比較寬敞。

村里的人口,男人比女人多,跟別的地方,女人比較長壽的情形不同。

估計是冬山村比較養人,男人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女人是后來才嫁進來,少享受十幾年。

“粿條是什么?”王奶奶是外地嫁進來的,不是閩省的人,對于粿條,她就沒怎么聽過。

一般來說她也很少出村子。

潮汕的河粉特別有名,河粉是什么王奶奶倒是知道。

“有些地方叫河粉,但是三明永安那個地方叫粿條。

別的地方還有人叫腸粉,叫米皮,或許做法有些不一樣,我做的粿條是純米漿制作的,你們也試試看味道,跟我說好不好吃,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

卜依琳連忙介紹準備的菜色。

“你沒有做豆花啊?花生豆花可好吃了。”江坤抱怨道,他愛吃甜豆花。

“北方的豆花叫豆腐腦,聽說做成咸的,好像豆腐湯一樣。咸的都是邪魔歪道。”崔忠明,崔四爺爺也點頭說道。

“崔四爺爺,人家能夠流行自然有存在的道理,你說他像豆腐湯一樣,其實也差不多,難道你覺得豆腐湯不好喝嗎?”

卜依琳可不慣著,當場解釋,她本人喜歡甜豆花,尤其是加布丁紅豆的甜豆腐腦,然而卓越是北方人,或許有不同的意見。

她下意識想維護卓越。

“難道妳沒有準備花生豆花,準備了豆腐湯?”

“我只有煮一鍋豆腐湯,味增豆腐湯,家里多的材料也沒有啊!至于豆花,我用白醋點的豆腐,似乎不容易做出豆花,我還沒有研究出來。”

卜依琳不好意思說,她還沒有換來花生,做不了花生豆花。

“走走走,站在這里講話,講半天的,還不如直接去吃了,好不好吃,吃了直接點評。

大家也不能夠跟小琳客氣,要不然小琳的生意做不好還要怪我們這些老家伙不會吃。

我帶來烤鴨,留點肚子吃。”

崔浩然看大家不進屋,就催促道,當先把他的烤鴨放在桌上。

他的烤鴨是烤全鴨,很重,提久了手都會酸。

桌上能放東西的都放滿東西了,老人們就位之后,就由村長崔浩然帶頭開始吃了起來。

對于年紀大的人來說,他們倒不需要大魚大肉,這些豆腐他們倒是非常喜歡的,以往也常常到崔奶奶這里換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