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仙

第四六十二章 通仙大典之坦言

第四六十二章通仙大典之坦言

錦書圣在試仙殿上露臉后,直接走到水鈴兒面前,駁斥他那番激昂陳詞,駁斥的理由,就是他年紀太輕,沒有資格在這樣的場合談德論道。

這位伯父,容貌忽然變得如此古怪,水鈴兒更看他不慣,冷笑道:“華留仙,你說得一點不錯。三年前,鈴兒為讓彌留之際的師傅,看到我長大后的模樣,自愿舍棄了十年陽壽。人的生長,本該遵循自然法則,若按你們那固守成規的思想,我這超速生長根本就不可能實現。可我做到了,這說明什么?說明\'道\'的法則,面對真誠的情感,是可以被突破的!通過這幾年在江湖中的行走,我已結交仁人義士無數,其中不乏仙族之外的他族人士。他們背景不同,身份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具備\'徳\',再修習\'道\',道德兼具,就是他們甘愿為拯救蒼生而斷頭顱、灑熱血的原因。試問在座這么多位仙,有幾人可與他們一樣?“

斷簫見他如江海之水,滔滔不絕,又要上前阻攔,卻被錦書圣大聲喝止:“你讓他說!我倒要看看,他還會繼續招供些什么!”

水鈴兒目射兇光,憤然道:“繼續招供?這幾個字用得妙極,那我還得感謝錦叔叔,給了我這個一吐為快的機會!你若硬要將年齡,作為評判我有無論道資格的標準,我無話可說,不過事實就是,\'道\'的悟與不悟,無關乎年齡,而在于用怎樣的方式感悟!”

錦書圣訕笑道:“哦,這番無厘頭的渾話,又是哪個妖魔鬼怪教的?”

水鈴兒厭惡地把臉扭向一邊,“世俗之人對一件事的評判,通常用眼。而胸懷大道之人,因怕誤判而作出錯誤決定,會用其他方式去論證,以檢驗眼見的是否為實,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用心感受。這兩種評判方式里,哪一種更能發掘事物隱含的本質,并著他追溯真相,不是一清二楚嗎?倘若你們始終只膚淺地停留于事物表面,再被道聽途說之言蒙蔽,然后將自己的主觀臆測強加在真相上,那么哪怕修煉千年萬年,也不可能獲得心境上的進步,這所謂的得\'道\',又真正得到了什么?但若擅使心靈悟道的法則,哪怕像鈴兒這樣年紀小小,也能懂得以\'徳\'的標準,辨明善與惡、是與非、美與丑,而不是像你們那樣自持清高,對他人妄加排斥、菲薄!不瞞你們說,江南君與妖王獰滅天子,都已是我所敬重的大哥。鈴兒愿意追隨他們的步伐,那是因為他們的\'徳\',是鈴兒崇尚的徳,他們的\'道\',是鈴兒一直找尋、向往的道。單憑這兩點,他們就足能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助我成長,我與他們親近,何錯之有?任你們這幫仙人怎樣惡語中傷,等到雪狼泣月之夜來臨,以鬼王和南風長老為代表的暗黑勢力攻向仙族云霄大門,等世間村鎮都淪為鬼鎮,你們就會知道,我今日所言非虛,但若捱到那時再醒悟,你們將悔之晚矣!”

他在這之前已語驚四座,此刻更大爆不光與江南子墨有染,連妖族妖王都是他大哥,直驚得一眾掌門個個面無人色,諾大的殿堂再次鴉雀無聲。堂堂稽洛山首徒竹月的徒弟,在他仙去后,竟然如此明目張膽地結交妖異,這是何等大罪!

斷簫心急如焚,想攔水鈴兒,卻再無意義。他的衣衫已被汗水濕透,僵硬地挺立當地,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錦書圣則貌似要背過氣去,嘴里不斷嚷嚷:“孽障!真是孽障啊!”心里卻心花怒放,覺得鬧到這個地步,水鈴兒今日必死無疑。

水鈴兒如此膽大包天,敢造出這等反動言論,堂下的仙族弟子,嚇得瑟瑟發抖,各自縮在隊列中,悄悄打聽這位弟子,到底是何來頭。(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