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繡

第三十六章 偷得半日閑

一住筆趣閣,精彩。

李府年節并不會像京中大多數官宦人家一樣忙得不可開交,但到底是從四品上的侍郎,就是再與京中貴人們相交不深,一些該走動的節禮,該做的年節各色衣食也是不能少的。

因此,李夫人在李大人開始忙于公務的時候,也要主持李府年節的準備,忙的不可開交。這幾日來,李夫人也只空出了李大人離府去京郊的那一天。

即是為了陪伴李瑾讓她靜心養病,也算是為連日來的操勞放松一下。因為之后才算是年節的重頭戲,李夫人并不打算讓自己操勞過度。

適當的養精蓄銳對于發揮既有的實力至關重要,這是李夫人一直信奉的準則。

誰知這幾日,越忙那小丫頭越會給自己找事兒做。那不消停的小魔頭病還沒好,就非纏著自己要柳葉上湯四鰓鱸。這東西雖然滋補,卻到底食性偏涼,不說此時正是隆冬不宜食用,就說那小丫頭的風寒還沒好就不能吃,為了讓她安心養病不得已,李夫人答應只要病好,就一定讓李瑾吃到。

好在被美食利誘之下,終于消停了幾天的李瑾,病耗的倒也很快。今日終于在府內憋不住后,在昨晚就纏著李夫人要出門的許可,李夫人知道再過一陣就是年節中的走動,李瑾又要避著宴會稱病在家,這一躲便也是小兩三個月的時間,因此也就準了,并用好吃的再次利誘李瑾晚間早早回來。

看著天色已近正午,李夫人忙過大半,今日安排的諸項事情基本都有了個頭緒后,端著茶杯李夫人猜想李瑾此時正在做著什么。可是還沒靜下片刻,下人便來報靜妃的軒景宮中的內侍來府中拜訪,邀請李瑾去宮中陪靜妃說說話。

李夫人皺緊著眉頭,只要是和這位宮中現在第一得寵的人沾邊的事兒,李夫人就沒有好感,更別說她點名要將李瑾召入宮中去陪她。

轉了轉手中的茶杯,李夫人突然笑對下首等著她回復的小廝說道:“你去將人帶到花廳,上好茶水點心。”

小廝雖不知為什么夫人從愁眉緊鎖突然就變的笑逐顏開,可那笑怎么看怎么讓小廝脖子隱隱發涼,總有種什么人要倒霉的錯覺。幸虧夫人沒看著自己這般笑過,否則他怕自己定會把之前偷懶耍滑的事兒都交代出來。

不一時,李夫人款款來到花廳。

“勞動夫人了。”內侍立刻起身向李夫人行禮道。

“哪里,是辛苦公公了。只是倒要叫公公白跑了一趟。瑾兒近日身體一直不好,今日突然記起怕前些日子在廟里情愿卻直到今日沒還愿的關系。所以今早便動身去城西的娘娘廟了,且臨出門時又說要去城南的幾大寺廟都走走。一來是當散心,二來也要為我們父母求個延年去病的平安符才回來。剛剛得知公公奉靜妃娘娘的命來召瑾兒進宮,我立刻就派家丁前去找人了。只是到底瑾兒要去的地方太多,這時家人還沒回來怕是已經不再娘娘廟了,可她也沒說具體的行程,此時還不知具體在哪里,因此不好叫公公白白在這里空等。您看?”

“夫人嚴重了,娘娘也無什么重要的事情,不過是在宮中無人聊天,想找小姐進宮陪著說說話罷了。那雜家就不多打擾了,萬望夫人小姐會來后,定轉告娘娘心意。”站在下首的公公說道。

“那是自然,可是萬一瑾兒回來的太晚,或者留在素庵請求大師的符咒一時沒有回來……”李夫人似乎不便開口的樣子。

“嗯,的確,要是太晚進宮也攪擾娘娘休息,而且小姐一片孝心,娘娘也會體諒的,夫人在小姐回府后,轉告小姐娘娘心意便是,改日得空進宮也是一樣的。”

“真是有勞公公了,娘娘如此體恤瑾兒,真是她的福氣。那我派人送公公一程。”說著李夫人叫來小廝,并囑咐好好送到府外,小廝手中是準備的銀子。這是宮中來傳話時,李府的定例。

“那多謝,夫人。夫人請留步。”說完內侍也很高興的按著錢離開了李府的大門。

李夫人料定,按靜妃的心思,這些人定是還不會死心,還要去找尋一番才肯罷手的。果然,派去查探的家丁,不一時回來回稟道,離開李府的內侍一行并未向皇宮的方向離去,在轉過李府的巷子后,便向城南而去。

這里李夫人卻是知道李瑾現在此時是在城西的玉靜齋中賞雪品茶,因此放下心來的揮手遣退了那個家丁。

簡單的吃了些點心后,李夫人便又開始了下午的安排。

春蘭在大概一炷香之后的時間后,端著剛剛熬好的參湯來到李夫人身邊勸說道:“夫人也稍微歇息一下,事情也不是一天做完的。”說著將參湯交到李夫人手中,收拾好桌上的賬本,名冊。

李夫人笑言道:“我也知道不是今日就能完事的。只是今年京中的人、事不穩的情況太多,若是不早做準備,還按照之前的行程走,怕是會出紕漏。”

春蘭十分不解的問道:“夫人說的難道是鎮國大將軍和淮陽王府的老王妃?”

李夫人點頭道:“原本大將軍到京時應該是年前小半月的時間,如今這突如其來的,小年時的節禮也應準備一份,不說是否有來往,淮陽王府那邊雖然一早已經準備好了,只是如今已經確定老王妃不日即會到京,所以這年節禮物也要重新斟酌。倒不是并非要給人家留個什么驚艷的印象,起碼不要因為準備的時間太少,倉促之下準備的禮物不得宜,這樣反倒不如不送。”

春蘭也一起嘆氣道:“只是不知這位老王妃,何時才能進進京。”

李夫人也是一副十分頭痛的樣子,“傳言年末時老王妃即會到京,雖然一直還沒消息傳來,但現在也是差不多的時候了,要早作準備才來得及啊。”

坊間傳言老王妃此次來京,一是為參加年后的祭天大典,二來也是為了見見幾年都沒回過封地的景鈺郡主。雖然傳言不可盡信,但也總不會空穴來風。李夫人在這上面從不敢懈怠,這關乎一家人的存亡安危。

誰知這兩位主仆沒把老王妃的到京消息盼來,倒是把自家的家主給等回來了。

李大人沒用家丁通報,自己來到了住的院落。進門時正好看見,李夫人與春蘭一站一坐的愁眉不展,立刻愁云密布的心中又填了一重擔憂,只是怕嚇到自己夫人,沉穩開口笑道:“這是怎么,主仆兩個這是在對坐撿愁容嗎?”

李夫人冷不丁聽到自己丈夫的聲音嚇了一大跳,轉身真看到李侍郎大人站在門檻處,一腳剛剛邁入屋內。

“哎,怎么回來了,不是說工期緊,這段時間要住在祭天臺那里嗎?”李夫人連珠炮一樣的問出心中的疑惑,但在看到李大人身穿的薄棉夾襖時,立刻怒氣上涌“你這人真是,隆冬臘月就穿這么點兒就來回在郊外城門游蕩,不怕得了風寒。到時候就是求我都不帶讓你去祭天臺的。”

李大人笑呵呵的聽完自己夫人的抱怨后,解釋道:“我這次回來的不急,沒騎馬,車里火盆燒的也旺,還有湯婆子,怎么會凍著,真是杞人憂天。”說著仍然笑瞇瞇的看著李夫人。

聽到李大人如此說,李夫人才覺心里好受些,只是仍然帶擔心,因此對著傳蘭道:“去熬點兒姜湯來,到底是路途上風大,喝些姜湯驅驅寒也好。”

春蘭領命去辦事時,在離開房間時,將房門從外面為屋內的兩人帶上。

“到底出了什么事兒,按你的性格,現場的事情沒結束是無論如何不會回府上的。這是怎么了?”李夫人便為李侍郎倒了本熱茶水,邊一臉疑惑的看著李侍郎道。

“嗯,陛下體恤我夜以繼日,辛勤勞苦,特準我休息幾日。這還不好嗎?”雖然李大人說的也是事實,可他自己聽著都覺得不對勁兒。

“真的?”李夫人也是一副可不置信的表情。

“所以,夫人也休息半日可好?”李大人插科打諢道。

生怕李夫人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太長時間,因為李大人自己都是一肚子疑問,若是照實說給自己夫人,怕她又憑空白擔心一場。

李夫人無奈搖頭笑道:“都說瑾兒纏人,我看你也不遑多讓。今日也算你這個父親有口福。早上我答應了瑾兒,一會兒她回來,便為她做些柳葉上湯四是鱸鰓,算是對她近日老實養病的嘉獎。你就偏今日回來了。”說著笑睞了李大人一眼。

李大人聽說能吃到夫人的拿手菜,當下也是心花怒放。并決定沒有確切消息時,也不讓子虛烏有的事情讓李夫人擔心,自己也決定暫時將心中的擔心擱置起來,難得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閑,應該好好享受這樣的日子才是。

李夫人這邊事情也安排的差不多,只是一些事情還要等下面的人來回稟后,才能有下一步的打算。

因此,李夫人想了想也就不急在一時,安心坐在李大人旁,兩人喝茶閑話。

只是,李大人暗中想起剛剛李夫人話里說道的,等李瑾回來,難道這丫頭又跑出去了?

李大人磨了磨牙,暗自心想最近可能自己兩人太忙,因此才讓李瑾又放肆起來,決定等李瑾回家后要好好規誡一番。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