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317章 朋友到情人的距離

317章朋友到情人的距離

317章朋友到情人的距離

只聽朱瞻基總結似的說道:

“看來我們不愧是18年交情的朋友了。真朋友的感覺就是這樣,沒有愛恨、利益的糾葛,沒有撕心裂肺的疼痛,只有那種細細碎碎的,彌漫周身的小幸福。也許,這就是朋友和情人的差別吧。”

朱瞻基說到這兒,眼神變得有些飄忽,似乎飛到了遙遠的地方。

吳婳楞了一下,默默的看著朱瞻基此刻的神情變化。

從他那突然變得十分遙遠的眼神里,吳婳知道,朱瞻基現在的心,一定飛到了北京,他想到了孫靈微吧。

她忍不住的失落。

心情忽然從天上瞬間摔落到地下。

吳婳有些傷感的看著朱瞻基那忽然變得遙遠的眼神,猛然意識到:

朱瞻基和孫靈微不就是一對糾葛了18年的愛恨愛侶么?

雖然吳婳不知道朱瞻基和孫靈微之間,這么多年,到底經歷了什么樣的故事,走過了多少千山萬水,但是正所謂,“愛的真,傷的深。”

深愛過的人之間,一定不是只有甜蜜,而是還會給彼此一些遺憾和傷痕吧。

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這是殘忍的事情,然而這也是幸福的事情。

就像歌詞里唱的,“找一個最愛的深愛的癡愛的人來給我傷痕。”

只有最愛的人,才有資格給你傷害,那種痛并快樂著的感覺,就叫做“愛情”。

就像吳婳,為什么她給不了朱瞻基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恨糾葛,而只能給他一些不痛不癢的細細碎碎的小小幸福呢?

因為她沒有資格給他傷痕。

因為她不是他心尖尖上的人。

所以她傷不了他,更無法給他撕心裂肺,和刻骨銘心的感覺。

她只能給他小橋流水,給他歲月靜好。

從朋友到情人的距離到底是多遠?

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但是從一開始就認定了的朋友,到最后就很難變成情人了吧?

吳婳有些傷感。

她比孫靈微當初更早認識朱瞻基,他們三個人也在一起,共同經歷了一段歲月,可是那幾年,朱瞻基和孫靈微在吳婳的眼皮地下,愛恨纏綿,卻似乎從來沒有對吳婳有過一絲一毫的愛戀。

盡管吳婳和朱瞻基之間,也曾經有過一些親密接觸,在吳婳的心里,那是他們之間不能說的秘密。

可是對于朱瞻基來說,也許只是迷醉。

也許沒有也許,也許他從來不知道。

“婳兒,看,我捉的這只‘青麻頭’,還不錯吧。”朱瞻基在吳婳沉思之間,又抓了一只張牙舞爪的大蟋蟀放在吳婳的眼皮底下。

“還不錯。”

吳婳欣然一笑。

她微笑著對自己說:“何必那么貪心呢?當初不是我自己選擇和瞻基哥哥做朋友的么?如果不能做情人,以這樣的方式留在他身邊,也沒有遺憾啊。再說,我應該高興啊。現在,我終于和他又在一起了,原本以為,這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再在一起的。我應該感恩了吧。”

這樣想著,吳婳真的釋然了。

就這樣,吳婳一路陪伴這朱瞻基捉蟋蟀,她自己也不知不覺漲了很多見識,而那久違的北京皇城,也即將呈現在她的眼前……

和吳婳一同踏上北京皇城的土地的,還有漢王和他的家眷。

返回北京后,朱瞻基宣布:“將朱高煦父子廢為庶人,在皇城西安門內,專門修建一座雅致的宅院,賜給二叔養老,希望二叔從今以后,在那里含飴弄孫,安度天年。”

同時宣布,把平息朱高煦叛亂一事編寫成《東征記》,昭示群臣。

逆黨王斌等人伏誅,同謀伏誅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縱和藏匿反賊而被處死或戍邊的計一千五百余人,發配到邊遠地區的計七百二十人。

雖然朱瞻基對于此次叛亂的處理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但是,還是有那么多人因此被殺,或者家破人亡,散落天涯。

這就是政治斗爭的殘酷。

群臣都紛紛上書,請求對趙王朱高燧一并連帶處理,因為錦衣衛已經從漢王的家臣中掌握到足夠證據,證明漢王謀反之事與趙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戶部主事李儀請求削掉趙王的護衛,尚書張本也以為這樣做已經是最輕的懲罰。

但是仁愛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帝依舊不聽。

很快,朝廷中,越來越多的人,請求對趙王朱高燧進行處罰。

朱瞻基不得已只好,將群臣的這些奏折收集起來,派遣駙馬都尉“廣平侯”袁容一并帶給趙王。

朱高燧大驚失色,深深知道,自己現在的危險處境,于是趕緊請辭自己的“常山中護衛及群牧所、儀衛司官校”等所有官職。

朱瞻基最后命令削去他的護衛等所有官職,而另外贈與了同一個閑職“儀衛司”。

漢王已經成為了庶人,趙王自然也不敢再蹦跶了,至此,朱瞻基的所有內憂外患全部清除。

他在上位不到一年,就終于可以實現皇爺爺當初對他的期許——當一個太平天子了。

而吳婳,在這期間,一直作為漢王家奴的身份被安置在緊挨著皇宮外的一處宅院。

此時,朱瞻基處理完這一切的家國大事后,就常常可以去皇宮外和吳婳相會,有時候朱瞻基會和吳婳談一談漢王的處置。

吳婳早已經從外人口里打聽到,皇帝對漢王、趙王的處置,真的對于一個皇帝來說,能夠做到這樣的寬容,已經是仁至義盡了,吳婳覺得很寬慰。

對于漢王來說,和自己生的九個兒子,還有六個妃嬪,一起頤養天年,有何不可?

只是,吳婳漸漸覺得悶悶不樂。

這個不快樂,不是對于別人,而是對于她現在這種處境。

現在的吳婳,已經完全拋棄了過去的吳二紅的身份,而且,她長居宮外,自然沒有人認識她,就算當年皇宮有個別老人記得吳婳,但是也沒有機會見到吳婳。

所以她在這皇宮,就是一個隱身人一樣的存在。

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沒有人認識她,一切似乎都離她好遙遠。

所以,現在的吳婳,就算回到皇宮了,跟這個北京皇宮還是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