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道在上

130:回山任務

130:回山任務(新年快樂)130:回山任務(新年快樂)←→:

第131章130:回山任務

這座宅子有個雅稱,喚作“聽雨軒”,挺有詩情畫意的,正符合七師兄莫軒意的性情。別看他外表圓滑,實則內心頗有幾分悲春傷秋的情懷。

陳留白被安排在一個清凈的小別院內,里面設施簡樸,沒有絲毫奢侈之風。但那些家具事物,可不簡單。每一件,都屬于老物件,本身具備著蘊靈特性。

而整個聽雨軒中,已被布置著一個“聚靈陣”。

該陣法倒算不上什么大陣,頗為常見,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都會在居所內擺出一個來,籍此攏聚天地靈氣,提升修煉效率等。

在仙朝大地,天地間雖然蘊含著靈氣,但駁雜不純,直接汲取的話,煞費心神工夫。

故而需要陣法來增加一項工序,等于是過濾器的作用,使得靈氣提純過后,吐納時便事半功倍了。

這對于陳留白而言,算是一種新穎的體驗感受。他稍作調整,很快開始入定,將陰神釋放出來,仿佛是一條被困在泥潭里的魚兒,終于來到了溪流中,可以盡情地游弋戲水了。

武道階段,修煉的核心內容是打熬氣血和元炁;當化神成功,踏上仙道之路,修行的關鍵便在于陰神之上,使之不斷晉升,從陰神、變作陽神、最后合道……

但那些太過于遙遠,陳留白不去多想,只專注于當下,如饑似渴地吐納著聽雨軒中的天地靈氣……

對于陳留白的打擊可想而知,其肯定會覺得自己是被掃地出門了。

如果是意志心性不行的人,受此打擊,很可能會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棄了。

背后的邏輯道理很簡單:人多勢眾。

莫軒意此來南陵城,自有要務處理。

不過山門長者的決定,自有其道理用意,門中上下,無人質疑和反對。

很多的問題,其實在道庭組建之初,便埋下了根子,其中一點,正是“山頭太多,派系林立”。

對于那機緣具體為何,莫軒意并沒有覬覦之意,在仙道上,各人都有各自的機緣,沒甚好說的。

莫軒意看那案卷,看得內心焦躁,直接推開了。

事實上,上百年來,山上就只收了陳留白這么一個新弟子。

廣收門人,這些新弟子們一個個都具備根骨資質,入門之后,相互競爭,一百人中,只要有一個能夠脫穎而出,那都是賺的。而其他的九十多個,也有他們的作用,等同于添磚加瓦,為宗門做出自己的貢獻。

他們只能祝福陳留白能夠挺住,并順利走出困境。

作為天下有數的仙門大宗,對于收徒,有著極高的要求,說“萬中無一”,那都是輕的。

這些山門宗派,被稱為“舊派”。

五年?

皆因山門超然其上,無人接引的話,陳留白不得其門而入。

另一側的庭院書房中,莫軒意正在查閱一份案卷。

小師弟陳留白上山后,很快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分,學東西很快,而且性格文靜謙和,討人喜歡。

如斯做法,與別處山頭頗有不同。

莫說那時候的陳留白還沒有化神,便是化神多年的莫軒意自己,都是霧里看,糊里糊涂的。

可讓莫軒意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才兩三年過去,陳留白就成功化神,并靠著自己走了回來。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明明各種表現都頗為優秀,不料操持雜務滿十年后,居然被山門長者說“錯失了機緣”,然后打發下山,回老家去了。

當然,回到的只是大乾仙朝,而并非山門。

十年?

名稱中帶著個“舊”字,可想而知,已經漸漸脫離于主流之外。

莫軒意所在的山門,便隸屬舊派,故而同輩的師兄弟們甚少。

而或更久……

煩悶之余,倒有件開心的事,便是與小師弟的重逢。

站立起身,背負雙手,在房中踱步。

更何況山門長者所說的“天機仙緣”,太過于玄虛含糊,一般的人,誰能搞得清楚?

莫軒意就想著:小師弟既然能在無靈之地化神,那定然是找著了屬于他的機緣。

至于道庭內部,由于某些原因,也是各種問題滋生。

這并非是驅逐,但儼然是一種“放逐”。

至于整個過程需要多少時間,沒有人知道。

發展至今,這些問題糾結到一起,猶如一團亂麻,越發的棘手,尾大不掉了。

“唉,都說修仙修的是一個超脫超然,這算哪門子的事嘛。”

這些年來,天地動蕩不安,大乾仙朝內憂外患,日子過得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昌盛繁華;

這小師弟是道人從一處無靈之地遇見,然后賜予蟠桃,進行伐毛洗髓,再帶上山來的。

時代不同了,仙道規矩在不斷變化,許多的宗門大派都廣開門戶,舉辦各種選拔比賽,以此來吸納新的門人弟子,從而壯大己身的實力。

相比之下,也有個別山門還保持著仙道的上古作風和規矩,認為修仙不是打開門來做生意,不是熙熙攘攘的菜市場,而更注重講究心性和緣法。

在道庭的體系秩序里,“祭酒”是比“教諭”更高一級的官階,如果說“教諭”是“知縣”的話,那“祭酒”便屬于“知府”,更高之上,喚作“大祭酒”等。

若是見不得自家師弟好,修仙百年,就都修到狗身上去了。

莫軒意更希望能早日幫助陳留白回到山上,從而真正踏上仙道之路。

不過此事特殊,需要請示過山門長者才行,如果貿然就帶著陳留白回去,萬一弄巧成拙,就不好辦了。

“咦?”

突然間,莫軒意若有所覺,抬頭起來。

在這剎那,他感受到屋內的靈氣異樣,仿佛受到了某種巨大的吸力,正如水般朝外面流去。

莫軒意踏步出門觀望,頓時了然,嘴里不禁喃喃道:“小師弟從無靈之地一路爬山涉水而來,不知吃了多少苦頭,那陰神恐怕‘餓壞了’……可一下子吸得那么猛,過猶不及,反而會造成損害。”

他本要過去陳述厲害,勸說一二,轉念一想:這般基本道理,陳留白怎會不清楚?

既然有分寸,旁人何必去喋喋不休?

果不其然,半個時辰后,靈氣異動漸趨平靜,慢慢恢復了正常。

莫軒意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情形,仔細合計之下,暗吃一驚:陣法中凝聚的靈氣,竟差不多被汲取了一半左右。

而依照事先的估算,以陳留白目前的修為,能吐納五分之一,就應該差不多了的。

聚靈陣的運轉原理,一方面提純;一方面儲存,想要儲滿,亦非易事。猶如打井,井水的資源主要取決于地質土壤的情況。

“小師弟凝聚出的陰神,看來不同凡響啊。”

莫軒意并不心疼靈氣,而是覺得驚喜,真心替陳留白感到高興。

陳留白此番入定,前后持續了三天左右,每一天都進行一次周天吐納,最后把聚靈陣儲存的靈氣消耗殆盡,入不敷出,這才走了出來。

望著精神奕奕的陳留白,莫軒意打趣道:“小師弟,你這三天倒過得愜意,卻把我這里的靈氣吞吐一空了。”

陳留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第一次正式地做這吐納功課,有點上癮了。”

莫軒意哈哈一笑:“不用多久,你就會習以為常的,其實就那么回事,跟凡俗中吃飯喝酒,一樣的道理。再說了,這天地靈氣,它們就在這里,你不汲取,別人也會來吞噬。”

陳留白疑問:“那大家都要吐納,這靈氣會不會就枯竭了?”

“問得好。”

莫軒意嘆道:“現在的大乾仙朝正面臨著這么一個危機問題,而道庭中為此還專門設置了個職位,名為‘測靈官’,主要負責測量各個區域不同年份的靈氣濃度。這些年來,根據他們上報回來的統計數據,年年遞減,頗不樂觀。”

聽了這話,陳留白默然,不禁想起在另一個時空里的“環境生態”之說,放在這超凡異世界,同樣適用。

只是彼此表現出來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莫軒意又道:“想當年,各個山頭,各個仙門大宗坐在一起,協議商討,最后組建成道庭,本來的初衷,便是為了維護此方天地的平衡發展。然而隨著組織的不斷擴充,膨脹,各方勢力混雜,因為分配上的問題,內部反而鬧了矛盾……不過出現這些問題,都是必然的,更影響不了大局。”

說到這,停頓了下來。

畢竟陳留白現在的身份,并不算道庭中人,沒必要說得太多。

對于這些,陳留白以前在山上時,只聽過那么一點點,遠談不上了解。

不過以他當前的修為境界,即使了解,也無從插手,做不了什么。

莫軒意干咳一聲,說到正題上:“小師弟,你回來的情況,我前日已上報師門,今天早上收到了長者的回復。”

陳留白頓時肅然起來,一副恭敬聆聽的姿態。

莫軒意沉吟道:“長者的態度,并不同意你即刻回山……”

聞言,即使經歷了那么多,陳留白仍是不自禁地露出失望之意。

莫軒意打量他的神色,微笑道:“不讓你即刻回山,并非是不讓你回山,他的意思,是有任務交予給你,等完成后,便能回去了。”

陳留白松了口氣,便問:“什么任務?”

莫軒意打趣道:“小師弟,自從與伱相見,感覺你變化良多,總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怎地,現在著急啦?”

陳留白苦笑道:“七師兄,此事事關我能否回山,如何不急?”

莫軒意哈哈一笑:“好了,不逗你了,且聽我說……所謂任務,卻是新派興起的風潮。咱們山上,向來人少,而道庭方面,有不少事干派發過來,堆積得越來越多。大師兄他們的脾性,你是知道的,極少理事。故而很多的事,都壓在我這里,難呀。”

陳留白便道:“有什么事我能幫得上忙的,七師兄盡管吩咐。”

莫軒意一拍手:“小白,還是你爽快!不是師兄我嫌苦怕累,其實出來道庭做事,一來可增加修行經驗,二來也能磨礪人情世故,一舉兩得,對你是有好處的。我看長者的用意,也是如此。”

“師兄說得對。”

“不扯那些閑話了,我直說了吧,此番任務,是要派你到地方上擔任教諭一職,解決當地的各種紛爭事端,只要辦妥了,便能回山。”

陳留白聽明白了,這應該屬于一項考驗。或者更準確地說,算是一種鍛煉。

畢竟一開始,便能擔當一地教諭,這個起點不可為不高的了。

看那蘇照便知道,其作為世家子弟,當了教諭后,在這南陵城,儼然土皇帝般的角色。

便聽莫軒意接著道:“地方去處,是由長者指定的……本來有很多個地方可以選擇,但我想,既然長者指定了那里,定然有著他的深意。”

陳留白聽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那地方不大太平?”

莫軒意點點頭:“確實鬧得比較兇,不過你已然化神,足以鎮壓得住。”

“好,我去。”

陳留白態度堅決,他向來是不怕事的,甚至可以說,有事正好,正可以一試手中劍鋒。

否則的話,學劍何所用?

莫軒意正色道:“小師弟,你可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山門故意為難與你,仙道求索,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坦途,一步一個腳印。咱們山上,事情已經算很少的了。”

陳留白忙道:“師兄言重了,我從來沒有那般想法。”

莫軒意很滿意他的態度,拿出一份宗卷:“具體情況,我整理成文,都詳細地記在這里了,你且拿去,好好參詳。”

“多謝七師兄。”

“另外,我還會傳授你聚靈法陣,等你去到了那里,立足之后,可在居所布置下此陣,對修行有益。”

陳留白大喜,這個法陣,的確實用。

莫軒意又道:“聚靈陣的布置并不難,只要有了陣盤、陣旗,以及掌握到相關手法后,即可完成。這些器物,我手頭上有現成的,直接送你一套……最后,即使你嫌我啰嗦,也得說了:仙道兇險,從來叵測,凡事當三思而后行。”

虛心接受了七師兄的教學和敦敦教誨,陳留白就啟程,騎著胭脂馬離開了南陵城。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