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歸

第一百三十五章 九鹿織繡閣

香歸關燈護眼大中小第一百三十五章九鹿織繡閣

丁壯把“打架”說成“打抱不平”。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

丁壯繼續吹噓,“陶大娘在鎮上賣燒餅,有一次被兩個壞小子勒索。我這個人仗義,怎能由著本村人被欺負,就跟比我大三四歲的壞小子打起來。我以一敵二,把他們打跑了。嘿嘿,陶大娘感謝我,給了我兩個燒餅吃。”

他十歲時“以一敵二”的梗講過多次。之前的說辭是家里窮,特別想吃燒餅,就幫著賣燒餅的大娘打架。那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吃燒餅,香得像登了仙。

他吃了半個,留了一個半跑回家給母親兄弟吃。

原來是幫陶舉人的娘打架。

丁香暗樂。有了這個緣分,或許能跟陶舉人拉上關系。

丁釗也開始招集人手修新院子。房屋和大小跟老院子一樣,前后齊平,中間墻開個月亮門連接兩個院子。

老院后院是菜地、牛圈、雞圈、茅廁。新院子后院聽丁香的建議種花草,丁香一直想種丁香花,就如了她的意。

現在是農忙,工錢要貴一些。

丁有財和王氏在家侍弄田地,丁力帶著丁大富過來這邊建房。

二月初開始,丁香就同丁釗、丁立仁、丁利來寫了許多“廣告詞”,讓人貼去縣城各處和碼頭,以及附近小鎮的樹上墻上。

這在前世不允許,但這個時代沒人管。一群不識字又喜看熱鬧的人圍著,識字的人頗有興趣地大聲念著。

富有詩意的廣告語:

十寸富貴花,九鹿同心縷。

心有千千結,九鹿雙絲扣。

直白的廣告語:

做優雅女人,去九鹿織繡。

做成功男人,去九鹿織繡。

做不一樣的人,去九鹿織繡

簡單的廣告語:

望眼欲穿,盡在九鹿。

彩鐲彩衣,盡在九鹿。

丁釗幾人邊寫邊笑,不知香香的小腦袋里到底裝了些什么。

還讓趙氏、張漁等人做了幾十套用藍色粗布做的褂子送給碼頭商販和車夫,褂子前后用金色絲線繡著“九鹿織繡閣”幾個大字。若是有人問,告訴他們繡坊在哪里,幾日開業。

白得一個褂子和十文大錢,那些人搶著要,覺得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二月二十四,九鹿織繡坊全部裝修完畢。

晾了兩日。

二十六那天,丁釗趕著牛車帶著張氏、丁香、龔氏,又在鎮上雇了幾輛騾車裝著布匹衣裳、結子都物去了鋪子。

丁香幾人從前街走鋪子大門,幾輛車從后一個胡同的后門進鋪子。

“九鹿織繡閣”的大字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

從外表看,鋪子大氣豪華,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是這條街最亮眼的商鋪。

進入鋪子,感覺進入另一個世界,柜臺、柜格、墻體跟別的鋪子完全不一樣。

再把各種型號的富貴結、同心結、裱裝過的繡品掛在墻上,真是富麗堂皇又別有韻味。

晚上,丁香同丁壯、丁釗、張氏、龔氏住在鋪子里,第二天繼續拾掇。

鋪子里招了一個帳房,一個采買,三個男小二。還招了兩個女小二,一個廚娘,四個輪流坐班的繡娘。

采買就是之前給龔掌柜通風報信的王樹。

張氏覺得人太多,“閨女,這么多吃閑吃的,得花好多錢呢。”

丁香道,“不多,以后忙不過來還會招人。”

二十八開業。

這天一大早,丁香就穿上那件早已做好的帶菊花盤扣的天青色褙子,里面穿著纓草色中衣和同色紗裙。

漂亮得不像話。

丁壯皺眉道,“香香這么好看,少出去亮相。”

龔掌柜和穿的是帶琵琶盤扣的對襟褙子,女小二和繡娘穿的是帶梅花盤扣的斜領小襖長裙。帳房穿的是帶一字盤扣的斜領長袍,采買和男小二穿的是帶一字扣的對襟短打。

不多時,丁山和丁珍、夏三芬來了。

丁香給兩個小姑娘準備了衣裳,桃紅色綢子帶盤扣對襟過膝比甲,月白色中衣和粉色裙子。

今天她們的任務就是在繡坊里走走,再去門外走走。

報酬是這套衣裳。

穿上這么漂亮的衣裳,還能擁有它,兩個小姑娘笑瞇了眼睛。她們不停地走走走,連上茅房都是跑著去。

巳時初,錢大虎和錢大娘領著幾個熟人,丁淑娘領著兒子媳婦及熟人,還有更多看到廣告的人都來了。

一陣爆竹齊鳴,雖然臉上多了一條疤,依然風韻猶存的龔掌柜領著手下把九鹿織繡閣的大門打開,恭請客人進店。

眾人看到龔掌柜等人,眼睛就不夠用了。再一進鋪子,眼睛更不夠用。

今天人多,丁壯等人充當臨時保安角色,防著渾水摸魚的人。丁二富也來了,非常自覺地進入保安行列。

昨天還給縣太爺送了六對菊花盤扣,給師爺送了四對梅花盤扣,希望今天師爺能來鋪子走一走。

不只師爺來了,連他的媳婦閨女,縣太爺的媳婦閨女都來了。

第一次面市的盤扣、帶盤扣的衣裳、大型富貴結、同心結最受追捧。

盤扣定價很貴,最簡單的一字扣五百文一對,最貴的帶金線的盤扣賣到十兩銀子一對,買的人依然很多。

不算特別富裕的人直接買這三樣東西,特別富裕的直接讓繡娘量尺寸,選了料子做適合用盤扣的衣裳。

好在東西準備的多,不怕賣完。

人太多,錢大虎夫婦沒買東西,也加入了保安隊伍。丁淑娘帶著媳婦,去后院給張氏和兩個繡娘打下手。

丁香在鋪子里呆了幾天,同龔掌柜商議之前沒想到的事宜,并進行改進。三月初三傍晚才同丁壯、張氏一起雇了輛驢車回北泉村。

生意太好,在縣城又招了十個繡娘,張氏回村還會招集五個手巧的婦人來家里打大型結子、手鐲及做一些簡單的針線。

能固定掙錢,又離家近,許多手巧的婦人都來報名,張氏和楊虎家的選了五個。趙氏和張漁沒來,一個以后要賠丈夫去縣城開自家鋪子,一個快生孩子了。

之后,不止省城、膠州、附近府城縣城的人,連京城和外省都有商人專門來九鹿織繡閣買盤扣、衣裳和大型結子、彩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