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外慧中

第二百四十章 有敵來襲(一)

第二百四十章有敵來襲(一)

趙佑熙出戰的時候,俞宛秋一般待在主帥大帳里。一來,這里本就是他們夫婦的營帳;二來,營里有什么事,將領們也習慣到主帳請示。太子不在,自然是太子妃拿主意,她頭腦靈活,態度謙和,深得將領們的敬重。

她的幾個丫頭因此而自豪,說,“咱們家太子妃如此聰慧,他們有什么理由不敬重?”

俞宛秋但笑不語,她心里清楚,那些大男主義習氣很重的將領們會對她唯唯諾諾,并非因為她有多聰明,而是太子對她夠重視。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里,女人的地位是要靠男人給的。你再聰明,家里的男人不抬舉你,其他人也不會把你當回事。

跟趙佑熙成親一年多以來,兩個人幾乎沒吵過架,別說旁人,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以趙佑熙婚前的霸道與莽撞,婚后居然這么通情達理、溫柔體貼——除了愛吃些無名醋,他真的是個很稱職的丈夫。

總結自己的婚姻,俞宛秋得出的結論是:女人一定要嫁給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他愛你,才會體貼包容,凡事替你著想,在家庭紛爭中站在你這邊,做你堅強的后盾。

她和太后斗法到如今,太后只是表面強硬,其實從沒贏過。她拒絕了太后給太子欽選的女人,趕跑了太后派到東宮的女官,也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兒子。所有這些,都與趙佑熙的鼎立支持分不開。“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只要趙佑熙跟她一條心,她就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他們在宮斗中配合得天衣無縫,在戰場上也一樣!站在空落落的主帥大帳里,俞宛秋對對自己說:我一定要,也一定能替他守好后方營地。

她有預感,今夜不會平靜。營里雖然留有三分之二的將士,但主將和精銳部隊全部在外,對敵軍來說,這是個突襲的大好時機——并非人數多就戰斗力強,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揮,很容易在驚慌之下變成一盤散沙。若弄到人人搶著逃跑的地步,人越多越難控制局面。

趙軍扎營在一座小山腳下,山在南邊,北邊是平原。俞宛秋站在帳外的坡地上,看著夜色中那一片沉寂的原野,天上月暗星稀,能見度并不高,想必給爬山的人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不遠處傳來了起更的梆子聲,俞宛秋拉緊身上的披風,吩咐值守的周長齡:“如果有人來,就叫我一聲。”

說完走進帳中,關上門簾,和衣躺在床上。她準備抓緊時間睡一會,戰場上,睡眠也要見縫插針,要不然,一夜夜熬下去,又該病倒了。

也許是前幾天招兵真的累了吧,沾枕沒多久就睡著了。等醒來時,只見風燈在蓬頂下輕輕搖曳,周圍悄然無聲,一點喧嘩都聽不到。

趙軍營地離衢州府有好幾里,那里的喊殺聲的確聽不到,但營中隨時都有巡邏兵,怎么說都該有腳步聲和說話聲吧,為什么這么安靜?

俞宛秋害怕起來,試探著喊了一聲:“長齡?”

周長齡高大的身影出現在帳篷門口:“屬下在,太子妃有何吩咐?”

俞宛秋定了定神,調勻了一下呼吸方道:“現在是什么時辰了?營中沒什么異常吧?”

周長齡告訴她:“快到子時了,營里一切都很正常。”

“我居然睡了這么久!”俞宛秋輕喃,難怪安靜的,人都睡下了嘛,“前線可有什么消息?”

周長齡回道:“聽說殿下和幾位將軍在想辦法架浮橋。”

“城上沒放箭了嗎?”

“還在放,所以很難接近。”

俞宛秋沒問浮橋搭得怎樣了,反正那不過是煙幕,為的是讓對方把全部注意力放到南門。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點,由陸滿屯和張庭率領的兩支隊伍還沒找到途徑入城。如果他們在天亮之前仍沒有進展,事情就麻煩了。

衢州守軍只需要再拖一天,撐到西北軍來,就有了強有力的支援。那時候,想攻破衢州比現在更難。

傍晚的軍情會議上,俞宛秋已經知道,西北軍離衢州只有兩百多里了。聯系到孫恪靖當初的作戰計劃——自己帶著幾萬精銳偷偷潛入宜安,讓大部隊在后面按正常速度行進以迷惑對手。若西北軍首領陳致遠也這么做,趙軍營地可就危險了。梁瑾瑜能帶著騎兵快馬夜行一百多里襲擊梁軍營地,陳致遠照樣可以,這人是梁國最有名的將領,手下有一支在西北的草原和戈壁灘上馳騁了十幾年的騎兵。

想到這里,俞宛秋小聲吩咐周長齡:“把最里面的營帳收拾一個出來,我等會帶著小郡王過去。”

“是”,周長齡轉身就要去辦,俞宛秋又交代:“除了我和太子的近身護衛,不要再讓其他人知道。”

周長嶺走后,她回到帳中,換上一身偏中性的短打扮。這次在潞州府中休養時,她讓人做了好幾套勁裝短衫,本意是為了讓夫君教她學武功。被封為將軍后,練武的心更強烈了,她要對得起這個稱號。

在夜色和暗衛的掩護下,俞宛秋帶著兒子悄悄換了個地方,住進了靠近營地邊緣一座不起眼的小帳篷里。堯兒只睜開眼睛看了一下,就窩在娘親的懷里繼續睡大覺,一聲都沒吭。在軍營呆久了,他對睡眠環境要求很低,只要不把他提起來打屁股,就能不受影響,不負“睡神”美名。

這次跟到前線的只有乳娘、蘭姨和茗香,乳娘和蘭姨的任務自然是帶孩子,茗香則是過來侍候飲食的。

蘭姨帶點驚惶地問:“是不是今晚會有什么事,要我們半夜挪窩?”

俞宛秋安撫道:“你別慌,沒什么事,我這是以防萬一。”

她讓周長齡選的帳篷在山邊上,一旦有敵軍來犯,可以快速躲進樹林里。

在樹林邊緣扎營,有利有弊。益處是便于遁逃;弊端是,如果有人在樹林里放火,容易蔓燒到營地。

她更看重前者,因為她永遠記得,梁軍營地被梁瑾瑜率領的靖軍突襲后,不僅糧草被燒,里面所有的人都沒殺戮殆盡。梁軍營地并非帳篷,而是一片平原地區的住房,周圍沒有山林,據說跑出來的人都被亂箭射死了。

周長齡想讓人抬張行軍床過來,俞宛秋拒絕了,她堅持要打地鋪。

一手輕拍兒子的背,同時耳朵緊貼地面。俞宛秋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么緊張,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第六感?

雖然心里很警惕,在兒子均勻的呼吸聲中,她還是慢慢迷糊起來。

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和趙佑熙共乘一匹馬,在夜風里奔馳,涉過山,涉過水,前路依然無涯。風有點冷,她縮進夫君的懷里,耳朵里聽著馬蹄的踢踏聲。

再仔細聽,不是一匹馬,而是很多很多馬。

這樣也對,他們是太子和太子妃,身邊肯定有許多護衛隨行。

就是馬蹄聲聽起來有點遠,而且正由遠及近,朝他們所在的位置撲來。

朝他們撲來?

俞宛秋猛地從地鋪上坐起,把堯兒交給蘭姨,果斷地下令:“長生,你帶五十名侍衛護著小郡王進山,不管這邊情況如何都不要出來。如果營地守不住,你們就裝成百姓,把小郡王帶回南都去。”

到了這時候她才發現,她沒辦法讓堯兒隨自己一起面對危險。她可以為夫殉情,卻舍不得年幼的兒子也如此。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