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差緣錯

第四十五章 情況有變

永壽宮。

第一天的大選,由妃子之中地位最高的淑妃和皇長子的母親莊妃前去主持,而其他三品以上的妃子都在請安過后留了下來,等待純血貴女的到來。

清暖想了許久,覺得既然是要激怒太后的話,自然要穿素雅的衣服,而且這也比較符合她的性格,所以她左挑右選,最后決定了一件月白繡有云岫流風的衣裳,雖然看似簡單,但且不說那衣料名貴繡線都是用銀絲的,光看那衣擺上點綴的珍珠和水晶的扣子,便已經價值連城。然后讓方嬤嬤幫自己梳了一個簡單的垂鬟分肖髻,然后選了一根水晶蝴蝶簪,兩根做工極為精致的金釵,還有帶著珊瑚流蘇的象牙簪。然后選取了打磨精巧做工細致的鉆石耳環、巧奪天工的項鏈以及老坑玻璃翡翠手鐲,然后掛上珍珠腰鏈以及羊脂玉佩,再戴一些零零碎碎的東西,就算打扮好了。

方嬤嬤覺得清暖的打扮未免太過簡單,但也沒有辦法,況且裝束的清暖更將她那柔和飄渺的氣質凸顯出來,方嬤嬤也就不說什么了。

離開了她們的院子,乘坐著華蓋車,一行人來到永壽宮,下車的時候自然有太監俯身,清暖心思剔透自然想到了這是什么,但車里不是自己一個人,若是自己做了這個好人,不但會得罪太后,那些尊貴的小姐若出了什么事情也是自己的責任,所以就踩著這個太監的背下去,但不著痕跡地扔了一片金葉子到太監的手邊。

由于看貴女也不可能一天看這么多,所以今天實際上只是考察七位來自公爵府的女孩,分別是:一等世襲侯爵文昌侯嫡孫女蕭清暖,二等安國公(本來是三等,但為了太子妃能夠鎮壓得住蕭秀敏,所以就提了一等,由于陌家的事情,除了太后的父親之外,嘉臨皇朝再也沒有過一等公爵了,這也是為什么文昌侯地位極高的原因)嫡孫女戚寶珠,二等果毅公嫡女阮玉萱,二等承恩公嫡孫女蕭秀玫,三等承恩公嫡女素芊芊,三等敬敏公嫡孫女岳靈柔、岳靈倩。

這七個女子,除了戚寶珠和其堂姐一樣容貌平平之外,其余無一不是各有特色,清暖清雅出塵,阮玉萱活潑俏麗,蕭秀玫刁蠻可愛,素芊芊弱柳扶風,岳靈柔穩重平和,岳靈倩嫵媚風流,其中又以清暖容貌最為出色,氣質也高過其他人一大截。

她們被請入了正殿坐在了太后的右下首,由于她們的身份,所以全部坐在了資格最低的文妃下方,對面是皇后與榮妃(空出了莊妃的位置),這一邊是惠妃與文妃(空出了淑妃的位置)。至于其他那群鶯鶯燕燕嘛,雖然情暖認得服飾也猜得出那是誰,但估計這些人也沒有資格在幾位巨頭面前問話,她就暫時不注意這些人。

太后雖然頭發花白,但服飾端莊又不失華貴,滿頭珠翠也不會顯得庸俗,端坐于最上方,神態頗為慈祥;皇后容貌極為美麗,卻透露出一股悲憫出塵的意味,顯然是常年向道的人才有;榮妃渾身都是綺羅珍寶,容貌也很是美艷,只不過眉眼中散發的狠歷刻薄之氣令人望而卻步;惠妃和文妃清暖只是進來的時候粗略掃過一眼,發現惠妃看上去溫柔可親,文妃則是流露出屬于女子的柔弱可憐以及才女的清高不屈,在目前見過的這幾個上位的妃嬪中僅次于皇后的,可以說她比皇后唯一的優勢就是她年輕。總的來說,這目前看起來,皇后最難對付,惠妃其次,由于皇上是明君不會耳根子軟,文妃反而不是太大的問題,至于榮妃……她的眼刀都快戳穿自己了,根本不需要太添油加醋。

太后的表現倒像是一個正常的老太太,對她們神色極為和藹,笑道:“我這老婆子看見你們這些年輕姑娘就開心,你們日后可要多陪我說說話啊!”

蕭秀玫仗著太后是自家人,立刻接道:“那是自然,太后您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能夠陪您說話,可是我們天大的榮幸,如果太后娘娘您不嫌叨擾的話,秀玫可以日日來此陪您聊天,逗您開心的。”

在她說話的時候,有些位份低入宮日子短的妃嬪神色就不一樣了,因為按照規矩,太后問了這句話,必須是清暖回答,然后太后再看向戚寶珠,戚寶珠回答完了是阮玉萱……但蕭秀玫這樣一插話,不但是沒有規矩的表現,而且立刻得罪了她前面的三位,清暖還好,阮玉萱也只是生氣,日后會刺她兩句,但戚寶珠可不是什么要想與的,當場就狠狠地瞪著蕭秀玫。

太后也皺眉,極為不悅,聲音也冷了下來:“蕭秀玫,你的規矩呢?”

蕭秀玫聽見太后這樣訓斥她,連忙跪下求饒,清暖早就發現太后對她居然沒有惡意,頓時覺得心里有些慌亂,事情已經脫離了她的計算,所以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替蕭秀玫說情,但在所有人看來清暖沒有第一時間求情,已經表示她有點不高興了,大家也知道這是正常反應,因此沒說什么,太后也發話讓蕭秀玫坐回去,只是此時的蕭秀玫已經狼狽不堪,她覺得非常委屈,不明白太后為什么變成了這樣。

其實,太后也就是這段時間,思想才發生轉變的。

太后雖然是致遠承恩公府的女兒,但大半輩子的時間都在宮里,如果不是家里扶不上臺面,她也不會冒著和兒子生分的危險讓自己本家侄女留下來,希望她受寵生下皇子當上皇后,卻不知道外戚這種事情觸動了嘉臨皇朝統治者心中最敏感的一根弦,因此那段時間落得狼狽不堪。后來更是受人挑唆蒙蔽,和文昌侯府結了仇,皇帝對他沒有好臉色,宮人們不敢怠慢,但那些太妃們可不是什么好想與的,她也的確被譏諷的極為生氣。但日子久了,才悲哀地發現,就因為自己是太后,所以娘家人一個兩個都是斜著眼睛看人,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權貴世家,家中子弟都是紈绔,如果不是看在文昌侯那一脈要回來祭祖,這打著骨頭連著筋的份上,就算蕭秀敏是太后娘家侄孫女,太子還不怎么樂意。而太后也明白了,自家人就是那副德行,蕭家之所以沒有完蛋,很多時候還是有文昌侯那邊幫襯著,不由對自己當初的行為深深后悔,決定借清暖的婚事修補兩家的關系,如果兩家修好,她在中底氣也更硬了。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皇上只是對他維持表面上的恭敬,這些妃子也只是為了不落下話柄才孝敬于她,其實內心沒有多少尊敬之意。

清暖自然不知道這其中的曲折,但她突然覺得自己太傻了,畢竟幾乎所有女子的心都是最偏向自己孩子的,太后說不定只是為了要個臂助才幫著娘家,當年也是被挑唆著加上被人捧著一下子從等同冷宮的環境到了天下最尊貴的太后所以心大了,冷靜一想還是能夠想明白的。不是有人這樣說過么,如果你想將一個純真的女孩子短時間內磨練成一個政治家,你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她扔到里,太后在中混了幾百年,這點見識還是有的。

想到這里,清暖便覺得自己果然還是太過自負,將自己想的太高了,要知道世情瞬息萬變,怎么能看老黃歷?

但她想到榮妃那眼神——狠辣中有著快意,覺得榮妃已經想到那個惡毒的法子了,所以就收起那一點擔心。

無論怎么說,這次的確要考驗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