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君

第二百四十二章 立儲(一)

第二百四十二章立儲(一)尋找失落的愛情本章字節數:2538

:最新網址:

甘泉宮里,曹貴妃聽到秦王進宮面圣的消息,眉頭重重跳了一跳。

不知為何,曹貴妃心里涌起濃烈的不妙預感:“來人,去一趟戶部,給漢王送個口信。請漢王得了空閑,進宮來見本宮。”

剛到了正午,漢王就進宮來了。

漢王陰沉著一張俊臉說道:“這件事不對。”

“燕王前腳進宮,父皇后腳就令人召秦王進了宮。這其中,定然有些關聯。”

曹貴妃心中閃過一個念頭,忽地倒抽一口涼氣:“你的意思是,是燕王為秦王求了情?這怎么可能!燕王差一點死在秦王手中,怎么肯和秦王冰釋前嫌。這絕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

“我們都小看燕王了。”漢王眉頭緊緊擰起,憤恨不已:“為了儲君之位,他什么都做得出來。”

“我原本也想過,等過一段時日,為秦王求情。一來討好父皇,二來,也是向眾臣展示本王的氣魄風范。”

“萬萬沒想到,我竟遲了一步!大好的機會,竟被燕王搶了去!”

失算了!

大大失算!

他之前全力推動立后一事無果,緊接著又忙著聯系朝臣推舉自己為太子,還沒忙到秦王這一樁。誰曾想,燕王悄無聲息地先行一步。

“虧他做得出來。”曹貴妃惱恨不已,急得團團轉:“現在該怎么辦?”

漢王心緒紛亂,一時也沒了主張,頹然道:“什么也做不了,我們先等一等,靜觀其變。”

母子兩個對坐愁城。

此時,落梅宮里的田淑妃和趙王母子兩個,也在低聲說話。

“我和四弟聯手,都不是二哥對手。”趙王唏噓不已:“大哥承了這么大的人情,必要在父皇面前說二哥的好話。要不了多久,父皇就要下旨立二哥為儲君了。”

田淑妃有些不甘:“我們就這么眼睜睜看著不成?”

趙王瞥了田淑妃一眼:“不看著,還能做什么?”

“以前是大哥風光赫赫,后來是二哥風頭無兩,還有氣勢洶洶的四弟。總之,爭儲一事,從頭至尾和我這個趙王都沒多大關系。”

這話聽著,既刺耳又扎心。

田淑妃眼圈一紅,掩面哭了一回:“是母妃懦弱沒用,不但幫不了你,還拖累了你。”

同樣是皇子,憑什么趙王就要矮人一頭?

還不是因為她這個生母出身低微,被人瞧不起,連帶著趙王也不得隆安帝歡心。

趙王聽了這等話,連眉頭都沒動一下,淡淡說道:“母妃別哭了。這些話,我從小聽到大,說了沒有用處,不說也罷。”

田淑妃被兒子的話刺得愈發難受,也沒再哭,默默用帕子擦了眼淚。

趙王思忖片刻,低聲叮囑:“從今日起,母妃就待在寢宮里,沒必要的事,就別處落梅宮了。”

免得觸了曹貴妃母子的霉頭,惹來麻煩。

田淑妃窩窩囊囊地應了。

當日晚上,曹太后在慈寧宮里設宴。

燕王妃領著兒媳袁敏進了宮,剛進慈寧宮,就遇到了秦王妃。

秦王妃一年沒在人前露面,肉眼可見地蒼老了許多。脂粉也遮掩不住眉眼間的憔悴晦暗。

秦王妃記著秦王的囑咐,對著燕王妃擠出笑容:“許久不見二弟妹了,今日一見,二弟妹氣色紅潤,更勝往日。”

燕王妃笑道:“我一直都是這樣。倒是大嫂,看著比以前老多了。”

秦王妃:“……”

秦王妃差點被噎得一口氣上不來。

袁敏適時地張口解圍:“母妃還是先進去,給皇曾祖母請安吧!”

燕王倒是很聽兒媳的話,點了點頭,便領著袁敏向前走。

秦王妃咽下悶氣,和燕王妃一同往里走。

換在以前,自是秦王妃在前。如今風水輪流轉,秦王妃不得不讓一步,由著燕王妃走在自己前面。

這只是一個開始。或許,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得對著燕王妃卑躬屈膝出言討好了。

真是世道不公。

不知輕重性情魯莽的燕王妃,偏生嫁了一個好丈夫!

趙王妃漢王妃也紛紛進了宮,見了燕王妃,也比往日親熱得多。

皇子們爭儲,皇子妃們也都存著較勁之心。誰也不服氣誰。奈何眼下燕王風頭之勁無人能及,燕王妃也成了皇子妃里的頭一份。

就連曹太后,對燕王妃也格外親善。宮宴上,特意讓燕王和燕王妃坐了上首。

長幼有序。往日,這是秦王夫婦的位置。

曹太后的舉動,仿佛預兆著什么。

曹貴妃暗暗咬碎了一口銀牙。

田淑妃牢記著趙王的囑咐,倒是沒露什么不滿。

趙王和她說了,一時的風光不算風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就忍著唄!都忍幾十年了,也不在乎這一時半刻。

很快,隆安帝領著眾皇子來了。

曹貴妃定定心神,笑吟吟地起身相迎。對著秦王噓寒問暖,仿佛秦王才是她親生的兒子。

隆安帝沒立曹貴妃為后,不知是不是有一絲愧疚,近來對曹貴妃格外溫和:“貴妃,你來坐朕身邊。”

曹貴妃也不敢說什么“妾身不是皇后不配坐皇上身邊”這等矯情話。隆安帝可不是軟弱多情的天子,一旦板起臉孔狠下心腸,親生兒子都舍得圈禁。

難得隆安帝露出溫情的一面,曹貴妃欣然謝恩,坐到了隆安帝身側。

燕王看在眼底,心里暗自凜然。

虧得隆安帝不是那種人老多情糊涂的天子。不然,之前一旦心軟,立了曹貴妃為后,漢王一躍就成了嫡子。爭儲之路,也會愈發艱難激烈。

這一晚的宮宴過后,秦王正式“病愈”,隔日就上了早朝。

不過,兵部已經交由袁大將軍掌管,隆安帝也沒有讓袁大將軍還回去的意思。倒是讓秦王領了禮部的差事。

禮部既清又貴,說出去好聽,論實惠,遠不及掌兵權的兵部。

秦王心中如何懊悔,且不必說。面上一派感恩戴德。

秦王掌禮部后,很快上了第一道奏折。奏折上盛贊燕王忠孝悌義精明強干,是眾皇子的楷模。并奏請隆安帝,立燕王為儲。

最新網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