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侯

第508章 發端

原本應該持續一個多時辰的牌局,竟然不到三圈,就散了場。

睡過回籠覺的李中易,起初也沒太在意,俗話說得好,男女搭配辦事不累。四個女人聚在一桌子,除了鄭氏之外,又都是不差錢的小娘子,賭性難免差一點。

只是,李中易洗過臉,凈過手,坐在那里喝茶的時候,卻明顯感覺到,竹兒小娘子一直暗中飛衛生眼。

咦,情況有些不對啊?竹兒小娘子以前對李中易,雖不敢說是百依百順,卻也乖巧聽話,她這是怎么了?

“我欠你錢?”李中易閑著也是閑著,就想逗著竹兒小娘子玩兒。

竹兒小娘子,張開小嘴,想說些什么,卻又忍了回去。

李中易越發感到奇怪,竹兒小娘子屬于典型的西北豪爽女郎,一向是有啥說啥的性格,今天這是怎么了?剛才還好好的呀?

“有話就說,沒話說,我去會客了。”李中易也懶得去猜女人的小心思,佐不過是些爭風吃醋之類的破事。

竹兒小娘子,到最后也沒有說出她的小心思,自己的男人想送哪個女人禮物,難道還需要她這個做妾的過問?

男人對女人的心意,只憑本心,禮物的輕重固然和感情的深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但也不全是如此。

禮輕情義重的例子,自古以來,亦是比比皆是。

芍藥沒敢來找李中易鬧,她是自家知道自家事,她的處境剛剛緩解一些而已,并無資格尋事。

彩嬌則懵懂的沒當回事,不就是一根鑲嵌著祖母綠的紫金簪嘛,有啥大不了的?李中易私下里送她的體己首飾,真心不要太多?

鄭氏卻十分欣喜的意識到,她的幺女,在李中易的面前,極為有。

金家的三姊妹。論及姿色、身材以及會做人,彩嬌都是妥妥的穩居末位。誰曾想,偏偏是天真嬌憨的彩嬌,讓李中易看順了眼。得很厲害。

鄭氏細細一想,感情這東西還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更摸不著。

天還沒黑,趙匡坐在自己的書房里邊。和趙普、趙匡義,一起品茗閑聊。

趙普摸著胡須,兩眼冒著精光,淡淡的說:“幺娘子進入李家的時日不短了。”

沒等趙匡開腔,趙匡義搶先說了話:“我家冰清玉潔的幺妹,就這么扔去李家不管了?”

趙匡瞥了眼三弟,冷冷的說:“我信得過李無咎的醫道。這普天之下,除了他之外,恐怕再無人可以讓幺妹,重現美麗的容顏。”

趙匡義撇了撇嘴。嗆聲說:“這個李無咎是二兄你從蜀國救回來了,都這么多天了,他如果知趣的話,應該早早請人過府說媒才是。”

面對趙匡義的挑撥,趙匡一直沉默不語,既未反駁,也沒贊同。

趙普熟悉自家主上的脾氣,別看趙匡沒言語,恐怕在他的心里,最希望李中易成為趙家的女婿。

五年多以來。李中易儼然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著整個的大周帝國。

從趙普見過李中易第一面起,這小子已成當朝宰相,手頭又握有不小的兵權。他趙某人至今不過是宋州節度使麾下的一名小小的節度判官罷了。兩人之間的差距,如同云泥之別。

柴榮快不行了,滿朝的重臣,無人不知,沒人不曉。

趙匡身為大周的第一武臣,既要忠于皇室。更需要考慮整個趙家,在未來的朝局之中,處于何等地位?

“廷宜,你少說兩句,沒看令兄正煩著么?”趙普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親兄弟倆吵架,主動岔開了話題。

李中易在北邊,不僅奪取了榆關和潤州,更幾乎全殲了契丹的精銳鐵騎——屬珊軍。

韓通這個實際上的禁軍第一實力派,以前一直把目光投在李中易身上,總是想要攀比。

現在,李中易雖還有些兵權,卻在開封城內再無一名精銳禁軍可用,這么一來,趙匡就被韓通給盯上了。

趙普雖然是個文官,可是,這么些年跟雜趙匡的身旁,他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馬上得天下!

晚唐以降,最強的武夫得天下的格局,一直延續到至今,絲毫未見改變的跡象,也不可能改變。

趙普是個有抱負的文官,頗有些以天下為己任的豪邁氣概,要為蒼生們治國平天下。說白了,他做夢都想坐上范質的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極人臣。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柴榮對李中易確實有知遇之恩,可是,趙普卻是趙匡的首席幕僚,所以,趙則平同志算計起柴家的江山,自是不遺余力,傾力為之。

“韓通那個莽夫,怎么突然變聰明了?”趙匡現在沒工夫考慮妹妹和李中易的所謂兒女情長。

韓通的兒女親家,御史中丞楊敏,最近給朝廷上了一道言詞激烈的奏章,痛斥藩鎮之禍。

如今的大周國內,節度使們雖然手上有兵,卻懾于朝廷禁軍的強大,沒人敢公開表示不服。

明眼人都知道,楊敏表面上說的是晚唐以來的藩鎮作亂,實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標卻是趙匡這個首席軍頭。

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韓通自詡為今上的第一心腹重將,豈能容忍趙匡這個小娃兒,騎到他的頭上?

趙普不愧是五代第一毒士,他早就想明白了韓通的打算,卻故意裝傻說:“姓韓的恐怕是想取明公您而代之吧?”

趙匡皺緊眉頭,沒吱聲,趙匡義卻沒好氣的插話說:“還不是異論相攪么?”

如果,李中易此時在場,肯定會鼓掌夸獎趙匡義,好一個異論相攪啊!

北宋建立之后,尤其是從趙匡義殺兄篡位之后,歷代君主都尊奉三大政治原則:貶抑武臣,不殺士大夫和異論相攪。

這三大政治原則的始作踴者,不是旁人,正是派將出征,都要發下布陣圖的趙匡義老兄。

客觀的說,趙匡義雖然人品極差,害侄殺弟占嫂之類的壞事,全都干了個遍。

盡管人品不好,卻不影響趙匡義在宋室之中,承上啟下,奠定了趙家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的雙贏政治格局。

趙匡不滿的瞪了眼弟弟,斥道:“不得胡言亂語。”

趙家老三雖然沒有點名,趙匡卻知道,這個膽大包天的弟弟,其實是在指責,柴榮的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