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第一三九章 我是你姨夫啊!

第一三九章我是你姨夫啊!

第一三九章我是你姨夫啊!

下書網

“你來,特地就是為了告訴我這些?”陳恪一聽,還是沒完沒了的官場斗爭,登時就得到了興趣:“這跟我有何關系?”

“有關系,”趙宗績淡淡道:“官家要見你……”

“見我……”陳恪的表情登時凝固字電子)

“嗯”趙宗績對外面吩咐一聲道:“走”

“去哪?”

“進宮”

“這么急,總得讓我換身衣服?”

“穿這身就挺好”

去往皇宮的路上,陳恪竟有些緊張:“這……太突然了”

“還以為你不知道緊張為何物呢”趙宗績笑笑,壓低聲道:“今日進宮問安,我跟官家說起,你上月遇襲的事情了,官家仁厚,便說,你帶他來一趟”

“……”陳恪心下有些感動,他怎會不知?成了官家召見過的人,那些人必然投鼠忌器,自己的安全肯定大有保證

“不只是給你壯聲色,”趙宗績輕聲道:“這個節骨眼上,八成也會問到六塔河的你打算怎么說?”

“……”陳恪望著趙宗績:“什么意思?”

“文富二相素有盛譽,且年富力強,來日方長……”趙宗績慢慢道:“你若一點面子不給他們,怕是日后會坐蠟”

陳恪知道,趙宗績這是為了自己好,對于一個預備進入官場的人來說,讓年齡不大的大領導忌恨,對整個仕途都會形成嚴峻的負面影響且不幸的是,兩位宰相都是公認的‘正人君子’,與他們作對,連個好名聲都得不到……

“誰怕?”陳恪卻冷笑道:“大不了回四川老家,讓我給這些偽君子擦屁股,休想”老子好容易撿了條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盡開顏?

“唉……”趙宗績苦笑道:“那你考什么進士?”

“衙內?”趙宗績錯愕道:“你還有這等理想?”

“我早跟你說過”

“我以為你是說笑的”

“我也以為大宋官家黑白不分是說笑的”

“……”馬車中陷入了沉默,兩人都不說話了

快到宣德門時,趙宗績方悄然按住陳恪的肩頭,低聲道:“你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是不是我的話,會被當成你的意思?”陳恪明白了

“嗯,你是我叫進宮的,他們自然會認為,你是在替我說,不方便說的話”趙宗績灑然一笑道:“管他們呢,我個閑散宗室圖什么?你只管說個痛快就是”

“……”陳恪又沉默了

如果要選中國歷代最氣派的皇宮,一定有一番爭論,但要選最寒酸的話,就毫無爭議,非北宋汴京趙家的皇宮莫屬其前身乃唐宣武軍節度使衙署,后梁改此衙署為建昌宮,拉開了此地為皇宮的歷史

之后又經歷了后晉、后周,才輪到本朝入主建隆三年,穩定了政權的趙匡,終究征發工匠,命人按照唐代洛陽的宮殿制度來營建但由于周圍居民拒絕搬遷,宋朝皇帝也不知道強拆為何物,最后只得將皇城和宮城合而為一,把部分中央官署設在皇宮內前部,而把皇帝居住的寢宮和后妃宮及一些宮廷設備放在皇宮后部,中間以一條東西橫街相隔

如果畫成俯瞰圖,你會發覺,別的朝代的皇宮,都有嚴格的中軸線,講究對稱、法度嚴謹,只有宋朝的皇宮,雖然每一部分都講究法度,但整體像搭積木似的堆在一起,只求功能齊全,其它就顧不上了……

當然所謂的‘寒酸’,也是因為放在歷史的長河中縱向比較,單單在這個年代,大宋皇宮還是世界上最富麗堂皇的建筑群每個初次站在宣德門下的子民,都會深深震撼于其高大雄偉

但不包括陳恪,因為宣德門形制與后世故宮的午門相同,而且還小了一號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對參觀過北京故宮的人來說,很難再有一座宮殿,能讓他大驚小怪

進了宣德門,一座坐落在三層丹陛之上的雄偉宮殿撲面而來,這是大慶殿,相當于后世的太和殿這讓陳恪感覺不太習慣,因為在太和殿與午門之間,還有個太和門,南北兩個寬闊的大廣場,盡顯泱泱的皇家氣象

但這宋朝的皇宮,一進了宮門就是正殿,只有殿前的三層平臺作為緩沖,比紫禁城不知寒磣多少看來那不與民爭地的傳聞是真的了……這讓陳恪對宋朝的官家,終究多了一絲好感

“這邊走”趙宗績示意陳恪右拐,沿著北廊向東走,進左長慶門,北行一里左右,過左銀臺門,上了分隔內外宮的東西大街在這條御廊上,又行了一里左右,到了垂拱殿門前,趙宗績才說一聲:“到了”

領著陳恪進了垂拱殿,趙宗績讓太監進去通稟等候的時候,有小太監請兩人到耳房烤火,又端來了姜湯,還拿來兩雙干凈的鞋履……雖然打著傘,但這一路走來,兩人身上還是濕漉漉的,尤其是腳上的鞋,已經完全完全濕透了

待兩人玩弄停當,內侍也來傳了

兩人趕緊起身,屏息凝神,穿過層層帷幔,到了御堂門口,便見一位穿藍色紗袍、碧玉簪發、眉目和氣、面帶病容的中年人,坐在胡床上朝他們淺笑

“孩兒拜見叔父……”趙宗績馬上深深作揖

“草民拜見圣人”陳恪也趕緊馬上深深作揖……來的路上,他已經反復確認,這就是大宋朝臣見君的禮節,雖然明知是因為‘跪禮’沒有發明出來的原因,但他還是感覺暗爽……不用三拜九叩,實在是太好了

“平身”一把溫和的聲音響起道:“績兒,這就是陳三郎”

“是,叔父”趙宗績道:“這是就陳恪”

“唔……”官家淺笑的打望著陳恪,見他身材高大,肩寬腰細,端的是英氣逼人,又穿一身太學生的白衫皂帶,眉宇間難掩卷之氣,給人一種文武雙全的感覺他不由淺笑贊道:“陳司諫養得好兒子”

陳恪也在偷偷打量大宋,這位溫和的中年大叔,言談舉止讓人如沐春風,要不是在這皇宮中做不得假,他真無法將其與一國之君聯系起來

“不要拘束,你父親和寡人馬上就成連襟了,”官家笑起來道:“論起來,你還得稱我一聲姨夫呢……”

“……”陳恪這個汗啊,雖然他們私下里也這么開玩笑,但誰敢去攀這門親戚?口中連道‘不敢’

“就算不叫姨夫,”官家淺笑道:“也該自稱‘為臣’,而不是‘草民’,莫非嫌承事郎的官階太小?”

“不是,草民……哦不微臣,”陳恪對見到大名鼎鼎的宋仁宗,還是有些緊張,這才恢復正常道:“實在是沒把自己當成個官兒,這承事郎,不提就忘了”

“呵呵呵,忘了可不行”官家揮揮手,便有宮人,端上兩個錦墩

趙宗績謝了座,便端坐下來

陳恪也不知道該不該坐,有些愣怔……前世的電視劇告訴他,宮里規矩多,比如賜坐是對高級大臣、或者像趙宗績這樣的王公才有的待遇,自己這樣的小咖,不跪著就不錯了,哪還奢望有個座?

“坐”官家淺笑道:“不要拘謹,自家人閑談私聊,便當我是你姨夫就好了”

陳恪口稱不敢,擱了半邊屁股在錦墩上

“其實咱們也算神交已久”官家讓人給陳恪和趙宗績,上了兩碗當歸紅棗湯,讓他們喝下去驅寒待兩人一飲而盡,這才淺笑道:“你的《字典》,還是寡人作的序哩”

“官家的恩德,”陳恪趕緊起身道:“微臣銘感五內”

“坐下說,不要動不動就站起來,你不嫌難受,寡人還難受呢”官家笑著責備道:“那算什么恩德,你自己可能都不明白,這本《字典》對大宋朝意味著什么”

“微臣確實不知,”陳恪輕聲道:“只是覺著該做這件事,便做了亦沒想過會驚動官家”

趙宗績頗為不測的看他一眼,心中暗笑道:‘還以為你在誰面前,都不知天高地厚呢,這不在官家這兒,也乖得跟小貓似的’

“往大里說,此乃文教之盛世,我大宋的百年國策,亦因而而光大”官家淺笑道:“識文字、讀典范、知禮儀、明信義之人,將大大增加,我大宋文教之昌盛,必遠八代”

“官家謬贊了”陳恪這個汗啊,難道皇帝要開夜校掃盲?

天天打噴嚏流鼻涕,求解……

字電子)

書庫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