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

第一四四章 水淹七軍

第一四四章水淹七軍

第一四四章水淹七軍

下書網

第一四四章水淹七軍

三名身穿紫羅衫、頭帶輕紗帽的武人進來了,一齊朝包拯唱喏道:

“殿前司捧日軍指揮楊懷玉,奉旨聽從包大人調遣(,)”

“殿前司神射軍指揮狄詠,奉旨聽從包大人調遣”

“侍衛步軍司靜戎弩手指揮曹評,奉旨聽從包大人調遣”

“好好,三位皆是名門之后、少年英雄”包拯頷首笑道:“來來,老夫為你們引見,這位是承事郎君陳仲方,你們相互認識一下”

“幸會幸會”四人相互見禮

“所有人,都退出去”包拯肅容吩咐貼司道:“一律不許進此院中”

“是”貼司趕緊出去傳令

“老夫剛上任不過三日,對衙門的人員還不了解”包拯又對三位指揮道:“麻煩派你們的隨員,警戒一下”

“遵命”三人齊聲應喏,曹評出去一會兒,返回稟報道:“已經戒備,老大人可放心”

“好”包拯點點頭道:“那老夫宣讀旨意”

四人肅容立定,包拯便從袖中掏出一份黃絹手本,展開念道:“著爾開封府尹包拯便宜行事,一應差遣文武,俱從其節制,事前不問,事后具報,欽此”念完后,他將黃絹黃絹傳給四人過目,待都確認無誤后,這才坐回大案后,沉聲道:“本官上任開封府、爾等齊聚在此,皆為一件事,便是值此難逢之機,剿滅無憂洞中的匪人”

“……”三位指揮使到現在,才知道自己此次的任務因為大宋朝的保密能力實在太差了,哪怕是兩府下達的機密文件,也有可能會泄露出去所以這次官家,干脆只對老包面授機宜,也不用開封府的人來,直接調用了禁軍精銳,而且還是忠良之后所帥的部隊,就是為了一個‘可靠’

得知了今次的任務后,三人登時面現興奮之色,但也有些擔憂道:“歷次清剿都收效不大,這次包大人有何布置?”

包拯便看看陳恪道:“陳承事,你為他們講一下”

“是”陳恪點點頭,起身道:“三位指揮,之前,之所以剿匪不力,是因為他們躲藏在地下水道中,網絡交錯、四通八達的暗道,使他們總能逃脫官軍的圍捕”

三人點點頭,便聽他話鋒一轉道:“但因為連續降雨近一個月,情況發生了改變就在諸位從營中出來的時候,汴河已經開始倒灌,根據測算,蔡河、金水河、五丈河,也會相繼倒灌,預計最晚明日拂曉,開封城的地下水道將充滿水”說著,陳恪環視三人道:“這意味著,今天天黑以后,將有大批的耗子,從地下冒出來”

“原來如此”楊懷玉重重錘拳道:“我們可以守株待兔,將他們一一擒獲”

“為避免他們到地上后分散開來,造成緝捕困難、傷及無辜”陳恪接著道:“我們必須要在洞口設伏,用強弩將他們攔住”

“但是無憂洞到處都是出口,我們如何設伏?”曹評道:“汴梁城太大,三軍六千來人,根本不夠用,”

“胡子眉毛一把抓,六萬人都不夠用”陳恪淡淡一笑道:“這些日子,我們查閱了汴梁城的所有水文資料,已經將范圍大大縮小了”說著他將隨身攜帶的竹筒打開,掏出里面一張開封城的詳細地圖

在宋代,私人擁有地圖,是要殺頭的,陳恪拿出來的這份,竟然標著‘御用’二字,可見官家對此之重視

示意幾人湊上來,陳恪指著地圖道:“首先,河道上的出口,都不能用了;其次,地勢低洼處的出口,都不能用了”頓一下道:“汴梁城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現在南熏門一帶,地面已經漫水根據估算,等到天黑時,金水河以南,所有的下水口都會反涌,自然不能用作出口了”

因為六塔河之爭,還有那別出心裁的分層筑堰法,陳恪已經被視為出色的水利專家了所以他的話,別人無從質疑,只是有些不放心的問道:“你確定?”

“確定”陳恪點點頭,這都是那水利天才郟亶,用數據結合實測,一點點算出來的

“這樣,人還是不夠用”汴京城實在太大了,哪怕只是西北一角,也足足有七里見方,六千人還是太少

“這一區域的溝渠水道,我們也已經按照記載,一一勘察清楚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感謝宋朝行政能力的強大,查閱相應的檔案,居然發現每一個下水道口,都被當時負責修建的官員記錄在案

陳恪是發了狠的,必須讓妄圖傷害他的人明白,他們將遭到毀滅性報復因此他和郟亶,每天晚上都會拿著地圖,走街串巷,一個個的水道排查,將那些可以容人出入的下水道口,在地圖上標出來,這才有了面前這份,標滿了密密麻麻紅點的地圖

“一共六十四個路段,可以被用作出口”陳恪道:“但我們先狠狠打一下的話,打草驚蛇,他們一定會集中在,盡量少的幾個、最多十幾個出口出來,這樣六千人總夠了?”

“嗯,”幾位將軍點頭道:“人數倒是夠了,但你怎么確定出口呢?”

“這你們不必擔心,每個出口,都會部署上一營兵力”包拯捻須笑道:“汴京城里,就是不缺軍隊到時候,城北兩軍廂都會聽從老夫調遣”

收天下精兵于京師以震懾地方,是北宋的國策,僅汴京城內便駐扎著二十萬禁軍

禁軍以五百人為一指揮,又稱為一營,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通常只有四百人左右五指揮為一軍,十軍為一廂的正規編制內城外城各有四廂,包拯所指的,便是駐守外城的兩廂禁軍,共五萬人

這也是北宋的黑社會,只能躲在地下的根本原因……

“但官家不希望太多的軍隊投入戰斗,這樣會使局面難以控制”包拯接過話頭道:“所以,還是以你們三軍為主,他們只負責圍堵監視,并不參戰”

“一旦戰斗開始,開封府的衙役、巡鋪的巡捕都會出動,不會讓無憂洞的匪類有機會溜走”包拯沉聲道:“為了還汴京城一個安寧,官家和朝廷都下了大決心,計劃不可謂不周詳,但能不能實現,能實現多少,全仰賴諸位能出多少力了”

“必將全力以赴,為汴京永絕后患”三位將軍霍然起身道

時間不等人,接受任務之后,三位將軍便立刻出動,準備率軍進駐各自的防區

作為專家顧問,陳恪與他們一道出發

出了門,‘人樣子’狄詠重重拍他的肩膀道:“來京城攪風攪雨,不知道去我家坐坐,我爹都不高興了”

“等我把那些爛事兒抹平了,自然去拜見元帥”陳恪露出苦笑道:“不然我怕元帥會生氣,說:‘三郎啊,你咋這么婆婆媽媽,還是不是個男人?’卻讓我如何作答”

“不會的,我爹現在溫和了許多”狄詠搖搖頭,為陳恪重介紹另外兩人原來那個叫楊懷玉的,乃是楊文廣的次子,當年昆侖關大捷他也在,當然跟狄詠一樣,主要是去父輩的戰爭中混資歷的不過,要是沒有真本事,他也不可能當上捧日軍的指揮使

說起來,楊懷玉能當上這上四軍之一的捧日軍指揮使,還得感謝陳恪當初他們兄弟四個,大鬧衡州府衙,而負責保衛工作的,正是捧日軍這要是發生在別的軍中,最多只是丟臉而已,但捧日軍有隨班當值之責,也就是給皇帝當貼身保鏢,豈能托付庸人?

于是捧日軍回京后,官家直接命令換血,這才讓他有了機遇

至于另一位曹評,沒去過前線戰場,但他的父親……是曹國舅,他的姑姑是曹皇后

說起來,兩人也算沾親帶故,所以曹評對陳恪也是另眼相看經狄詠這樣一撮合,四人頓時親近了許多

但也沒有多的時間寒暄,約好了陳恪跟著狄詠走,三人便各自回營去點齊兵馬,進駐各自的防區了

走到府門口時,陳恪對狄詠道:“我有兩個弟弟,都是高手,讓他們也過來”

“當然多多益善”狄詠笑道

得到首肯,陳恪便朝府衙對面的檐下招招手,走出了兩男一女……男的自然是五郎和宋端平,女的,卻是陳恪十分不愿見到柳月娥

狄詠自然認得柳月娥,也知道在天音水榭發生的事情,嘿嘿笑道:“這就夫唱婦隨了?”

“陰魂不散……”陳恪臉上卻半分笑容都欠奉,他壓根不想看這河東獅一眼……原先還指望柳月娥的幫手出戰,但取得皇帝的全力支持后,陳恪自然不再跟她攪和,這次壓根就沒通知她

書庫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