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上墳

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紅(丁)

第一百一十四章青紅(丁)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曹隊把茶給我泡好,曾茜把沙發旁的小臺燈擰亮,我們很快融入到講故事的氛圍中。風云小說閱讀網

“曹隊,還記得三六零公交車那個案子里,百貫道那個向老爺子嗎?”我端起茶杯,看著一根根在茶湯里上下沉浮的黃山毛峰,沒回曹隊都能把我藏的好茶翻出來,真是見鬼。

“記得啊,印象太深了,案子還沒完,一家人全搬走了,讓我總覺得我們就是向家的棋子,是他設的局里的一部分。”曹隊拿起根煙自己點上。

“是啊,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與向家有關,但事情發生在明朝天啟年的時候。”

明光宗是明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從登基到暴死,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這其中有什么樣的陰謀,野史的傳說很多,什么紅丸案,井妖案,眾說紛紜,這里暫且不表。光宗死后,熹宗繼位。但光宗的寵妃李選侍把持了后宮,因為熹宗不是自己親生的,便逼迫熹宗封自己為皇太后,自己也住在乾清宮里,準備脅迫熹宗垂簾聽政。而以高攀龍、楊漣、左光斗為代表的東林黨,借義理之名與李選侍一黨展開的激烈地斗爭,終于逼迫李選侍移居到仁壽殿,救出熹宗,而熹宗得以親政,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移宮案。

但李選侍和東林黨的斗爭并沒有停止,反而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一年以后,魏忠賢借助李選侍的力量來到熹宗身邊,逐步得到熹宗信任,又把結熹宗的乳母客氏,得以在司禮監大權獨攬。熹宗也是個另類的皇帝,對政事毫無興趣,只喜歡做木匠活兒,魏忠賢當然深得圣心,政事由他處理,熹宗就專心當木匠好了,不久便成了權傾一時的九千歲。

魏忠賢當時答應過李選侍,自己一旦掌權,便幫她報復東林黨,而此時東林黨也在朝中廣泛活動,目的是限制魏忠賢的權利。魏忠賢便搶先下手,指使人誣告東林領袖楊漣、左光斗貪贓枉法,把二人關進了大牢,沒一個月,審都沒審,便把二人酷刑打死,還株連了三族。

左光斗的夫人,老母,三個子女都被關了起來,準備秋后問斬。東林黨的另一個領袖人物高攀龍剛好之前被貶致仕,隱居回了老家,躲過了這場大難。但高攀龍與左光斗是世交,高攀龍的侄子高世泰與左光斗的小女左靜蓮很早就定下了親事,聽到這件事猶如五雷轟頂,求高攀龍能想想辦法營救左光斗的妻兒老小,但高攀龍自己剛被貶黜,自保尚不容易,又如何有辦法救人。而朝中因為楊漣、左光斗的死,東林黨也岌岌可危,并無余力,其他官員攝于魏忠賢的淫威,更是躲之不及,一時是求情無門。

無奈之下,高攀龍給左光斗的學生史可法寫信,讓高世泰去京城找他,看有沒有營救的辦法。史可法便是后來壯烈殉明的大明最后一任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但當時,他只是一個準備應考的舉子,左光斗被屈打致死前,史可法曾經變賣了所有家產賄賂獄卒,混進大牢,見了左光斗最后一面。他和高世泰商量很久也沒想出辦法,但還是找到了從左府跑出來的管家和左靜蓮的丫鬟。

史可法少年任俠,結交過不少江湖異士,萬般無奈之下,找到了百貫道向家的家主向玉。這個向玉是前文提到向應成的曾祖,一向佩服左光斗的凜然正氣。知道了這件事,毫不推辭,一起商量起來。第二天,向家排出不少人四處活動,但一打聽才知道,欽辦此案的都御史周應秋,本身就是閹黨爪牙,之前和左光斗還有過節,這一次是鐵了心要把左家斬盡殺絕。這下,大家救人無門,氣郁之極,但也沒有法子。

高世泰謝過前后奔走的向玉,與史可法商量,只有行刑后,想辦法裝殮尸體,運回左家桐城的故宅,也算盡了最后之力。

滿心沮喪的的高世泰住在南城的客棧里,等著行刑的日子一天天的來臨。而左府的管家和丫鬟也住在這個客棧,準備和高世泰一起回桐城。沒想到,幾天后的一個夜晚,向玉來到了客棧。

高世泰把向玉讓進屋里,關好房門。向玉告訴了他自己來訪的原因。在向玉看來,史可法身上匯有少見的匡扶社稷之氣,早晚是明朝的棟梁之才,因為這件事,史可法有個閃失,他老師左光斗的在天之靈都不會安息。而且,左家的事已是無法挽回,現在也只能是救一個是一個了。所以,之后的事情,高世泰不必再告訴史可法,史可法一年之內當有起用,西行無禍,而成一番大事。

高世泰一聽竟然還有辦法,立刻就給向玉跪了下來,求他一定想辦法把左靜蓮救出來,又把自己和靜蓮從小青梅竹馬,即將迎親過門的事哭訴給了向玉。向玉知道了這里面的情感曲折,被他與靜蓮的深厚情感,以及他為救靜蓮情愿以身而代的真誠所打動,便告訴了高世泰最后一個辦法:活人可能就不出,以靈還魄,借身續命還可以一試。

高世泰并不明白向玉說的是個什么意思,向玉向他解釋道,所謂以靈還魄,借身續命就是說,在靜蓮被殺之后,想辦法做個引魂渡靈的法事,引導靜蓮的魂魄,先不進無主輪回之地,暫留人間一個時辰。而之前,則要有一個代身女子,在這時進入身定魂離的狀態,在把靜蓮的魂魄引導進這個軀體,如果天命得以延續,那靜蓮就會以這個軀體返回人世。

但如果代身的女子體弱多病,也可能禁受不住這個注靈的過程,一旦身死則靜蓮的魂魄也就滅了。當然,如果代身女子的愿力很強,靜蓮的魂魄也可能進入不了,或者進入了,原來的魂魄未散,也有可能最終被排擠出來,總之,事在人為,成在天命,但這是向玉能想出的唯一辦法了。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華嚴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