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

第四百七十章 病中的煩惱(二合一)

第四百七十章病中的煩惱(二合一)

文笙放下琴。

鐘天政已經酣然入夢。

文笙坐著看了他一陣,才起身拿起鐵鏈子,將他像捆粽子一樣牢牢縛住。

鐘天政渾然不覺,規規矩矩躺著,兩只手交握放在身前,頭枕枕頭睡得香甜。

文笙嘆了口氣,拉過被子,幫他蓋好。

睡夢中的鐘天政眼窩深陷,下巴上冒出了青青的胡茬,眉頭蹙著,仿佛有很多煩心事,又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看上去脆弱又無害。

但文笙深深知道這不過是他的假象,她已經被鐘天政算計過太多次,就算此刻,只要她稍有疏忽,他們兩個的處境便會顛倒。

捆好鐘天政,又將鐵鏈在床柱子上拴緊,文笙這才松了口氣,抹了抹額頭的虛汗,顧不上梳洗換衣裳,撲倒在對面的床鋪上,昏睡了過去。

這一覺,不知睡了多久。

文笙只覺著幾番噩夢來襲,一會兒是董濤滿身是血,踉蹌向自己奔來,到了近前一抬頭,那張面孔不知為何卻變成了十三,一會兒是鐘天政醒了,掙脫了束縛,坐著床邊冷冷地看著她。

但不管夢到什么,她都沉溺其中,輾轉掙扎,無法醒來。

等到她再度醒開眼睛,想起身處何地,驚覺窗外竟是陽光耀眼。

什么時辰了?

鐘天政呢,可是跑了?

文笙“騰”地坐了起來。

對面床上鐘天政呼吸沉沉,還正睡著。

文笙不禁松了口氣。

她躺下的時候天還沒黑,這會兒看外頭明晃晃的大太陽,不到晌午也差不多,這一放松竟睡了七八個時辰,怪不得頭不疼了,精神飽滿,身上也有了力氣。

狀態一回來,她立刻就覺出不對。

這么長時間,鐘天政竟一直沒有醒么。他若是掙扎呼救,自己又怎么會毫無所覺?

她下了床過去,探手一摸,鐘天政額頭滾燙。身體微微打著顫,看樣子昏睡中很想把自己縮成一團,無奈有鎖鏈捆著做不到,臉色青白,身上散發出的熱意卻隔著老遠都能感覺到。

燒成這樣。情況著實不妙。

文笙不懂醫術,再說鐘天政這病癥也不是尋常大夫能治得好,她別無它法,先將鎖鏈解開放到一旁,又拿過琴來,潛心彈了幾遍《連枝》。

與之前在地底時一樣,琴剛響幾聲,她耳朵和臉頰便紅了,跟著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

大熱的天,文笙卻像掉進了冰窟窿里。寒氣往骨頭縫里一個勁兒地鉆,渾身關節針扎一樣疼。

抬頭看看鐘天政,文笙繼續彈下去。

頭疼,胸悶,透不過氣……這滋味著實不好受,文笙咬著牙暗想,既然白云塢主和鐘天政明知道《希聲譜》每首曲子的作用,給她《連枝》明顯是沒安好心。

鐘天政情況有所好轉,掙扎著動了動,似是要醒過來。

文笙放下琴。擦了擦自己鬢邊滲出來的冷汗,閉上眼睛歇了歇,好歹不那么難受了,起身到桌旁。倒了杯清水,送到床邊。

正好鐘天政睜開眼睛望向她,目光還有些茫然。

“你發燒了,喝點水吧。”

鐘天政的雙唇干裂蒼白,微動了動,文笙聽他道:“你扶我一把。”

文笙扶他坐起來。往身后塞了個枕頭給他靠著。

鐘天政低垂下眼睛往身上看了看,此時被子已滑落到腰際,他里衣上還留著鐵索的銹跡,不過鐘天政什么也沒有說,示意文笙把水給他,接在手里,一飲而盡。

文笙看出來一杯不夠,他還是覺著渴,又幫他倒了一回,這次鐘天政拿著杯子沒那么急了,低頭一口一口慢慢抿著喝。

他問:“什么時候了?”

“快中午了,我們已經上岸一整天了。”

鐘天政不再說話,把水喝完,杯子還給文笙,靠著床頭半倚半坐,整個人顯得很疲倦。

文笙知道他不好受,剛彈過《連枝》,她也沒有緩過勁兒來,便道:“你先歇著,身上就算沒帶救命的靈藥,之前怎么調理的藥方總該記得。”

她沒有說,老是用《連枝》,別說情理上講不過去,她身體也吃不消啊。

鐘天政微微搖了搖頭:“有幾味藥,這鄉下地方弄不到。除非先去陽沽和我的人會合。”

他也知道文笙不可能應允,故而說了這話,兩手互握,深吸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跟著就見他臉上一陣青一陣紅,呼吸亦變得清淺而有規律。

文笙有經驗,十三在她身邊每每修煉《明日真經》的時候就是這個德行,鐘天政身懷武藝,內功很不錯,想來有辦法慢慢調理身體吧。

她也不再作聲,回到自己床鋪上呆坐著養神。

鐘天政不能趕車的話,就只能另外雇傭車夫,沒有幫手,還要處處防范著身邊的人,真是舉步維艱。若是十三在就好了。

不過十三若在,他早就看鐘天政不順眼了,絕不會讓自己用這種辦法為他治傷。

傷腦筋啊。

片刻之后,更傷腦筋的事情來了。

鐘天政坐在床上,一張俊臉由白轉紅,起身找鞋子下地。

文笙睜眼,警惕地望著他:“你要做什么?”

鐘天政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咬牙道:“上茅廁解手。”

文笙臉上頓時訕訕的,這才想起昨天從住下來到現在,鐘天政就沒去方便過,這都大半天了,適才又喝了不少水,想去解手再正常不過。

鐘天政冷笑道:“你要不放心,怕我趁機跑了,不如跟著我,在茅廁外邊守著,要不就還用鐵鏈鎖著我。”說話間,眼睛往鐵鏈上恨恨地一瞥。

最初的尷尬過去,文笙開始考慮他所言是否可行。

也不知是大解還是小解?

其實她也挺想去的,要不然同去?

“你適才燒得厲害,這才剛剛好轉,我看還是叫來伙計服侍你去吧,免得不小心掉進去。”

鐘天政“哼”了一聲。半點不見領情,一邊往外面去,一邊道:“隨便吧,顧文笙。我若是想脫身,又豈是一個尋常店伙能看得住?”

文笙找到了在奉京時與他斗嘴的感覺,接口道:“是,堂堂鐘公子想走也必是神氣活現,哪會借著屎遁尿遁?”

鐘天政想要反唇相譏。無奈內急得厲害,匆匆開了門,邁步出去。

就聽著文笙在屋里提高嗓門喊了聲“店家”,這死丫頭,賬先記著,早晚收拾她。

上房只住了這么兩位,伙計來得飛快,聽完文笙吩咐,再看鐘天政腳步虛浮,走路都打晃。嚇了一跳。

開客棧的就怕客人在自己店里一病不起,再出個什么意外,那就更要命了。

他三步并作兩步,趕上來伸手欲扶:“哎呀,客官您這是怎么了,昨天明明還好好的,趕快請個大夫看看吧,這附近沒有藥鋪,不過小的到是知道一位大夫,十里八村有個病痛都找他……”

鐘天政何曾這么落魄過。甩開他手,沉聲道:“閉嘴!”

文笙也去方便了一下,回來洗了手,過了半晌。那兩人才一前一后回來。

鐘天政的臉色看著更差了。

文笙暗忖:“該不會是拉肚子了吧。”

她叫住伙計,午飯點了幾樣好克化的飯菜,又特意給鐘天政要了素粥。

鐘天政臉色好看了些,洗過手,復又去床上坐著練功。

等到飯菜上來,他聽文笙問那伙計去哪里能雇到趕車的。方才開口道:“不用那么麻煩,再住一晚上,我歇一歇,明早就能趕車了。”

文笙懷疑地望了他一眼。

伙計當鐘天政是有錢人家少爺落難,病成這樣還偏要逞強,賠笑道:“回您話,這附近都有家有口的,趕車跑遠道的只怕不好找,錢少了也不行,有那銀子您二位不如多住兩天,將爺的身子養好了再走不遲。”

鐘天政沒有搭理他。

文笙決定聽鐘天政的。

等吃過飯,碗碟都撤出去,文笙開了窗子散氣,她在窗前站了一陣,同坐在床上練功的鐘天政道:“那說好了,明天一早去南湖道,你今晚可不能再發燒了。”

鐘天政眼皮動了動,沒有接聲。

大約是一下午練功起了作用,鐘天政晚飯胃口不錯,粥菜都吃了不少。

吃完飯叫店家去幫著買來換洗衣裳,伙計準備熱水,他要沐浴更衣。

害得文笙直在外邊等了足有半個時辰,他才收拾妥當,穿著干干凈凈的里衣躺在床鋪上,看那樣子,敢情是一回生兩回熟,他正閉著眼睛等著文笙彈《探花》。

文笙暗自好笑。

她昨晚上睡得足了,這會兒一點兒也不困,鐘天政想睡,她偏還不急著彈了呢。

鐘天政就不是個心路寬的,事情脫離掌控由人擺布本已難熬,這擺布他的人遲遲不下手,更加折磨人。

他知道文笙有意與他作對,想不理會接著練功吧,心里壓著事,怎么也靜不下心來,等到入更時分,實在忍不住了,冷冷開口:“怎么還不彈琴哄我入睡?”

文笙“嗤”地一聲笑。

笑聲中嘲弄之意太明顯,鐘天政閉著眼睛,耳根有些發燙。

好在文笙沒有再逗弄他,琴聲很快響起來。

鐘天政只覺著那琴聲像春風一般輕柔,又像纏纏綿綿的絲雨,將他包裹住,就此失去了意識。

事與愿違,這一晚文笙將鐘天政捆起來沒多久,還沒等進入夢鄉,就聽著鐘天政呼吸有異,他又發起高熱來。

文笙無法,坐起來點上燈,彈了幾遍《連枝》。

鐘天政燒退下去了一些,卻說起夢話來,說的都是東夷話,頭在枕上輾轉,很是急切的樣子。

他說得很快,文笙又不懂東夷話,停了琴,傻傻看著他。

鐘天政突然很是突兀地叫了聲“媽媽”,聲音頗有些尖厲。

文笙心里一顫,不覺動容。

鐘天政是夢到了小時候么?

文笙還記得,他倆初到奉京的時候,鐘天政曾經說過,在他十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將他托付給旁人,而后投井而死,那時候,她還不知道,鐘天政的母親竟是東夷大首領晏山的妹妹。

十歲早已記事,加上鐘天政又是如此聰慧,想來早熟得很,母親的死怕是對他刺激很大。

這不是什么美好的回憶,文笙想把鐘天政從噩夢里喚醒,看他唇因發燒而干裂,像白天那樣倒了杯水,給他送過去,推了推他,喚道:“阿政?”

鐘天政沒有醒。

他燒迷糊了,神智雖然不清,卻顯是感覺到了什么,死死咬住唇不再作聲。

文笙嘆了口氣,輕聲道:“醒醒,喝點水吧。”

鐘天政很乖地探頭張口,文笙怕嗆著他,將他腦袋抬高,慢慢將水給他喂了下去。

鐘天政喝了水,繼續睡了。

文笙卻忍著《連枝》帶來的不適,久久站在他床前。

要怎么對待鐘天政?文笙從來沒有這么彷徨過。

理智上她知道不能放虎歸山,鐘天政心狠手辣,因為他,已經死了太多無辜,除惡務盡,可感情上,她又顯然下不了這狠手。

就像她現在拿鐵鏈捆著他,他病了,她還用《連枝》在幫他調理。

若是沒有選擇就好了,沒有選擇,她就必須如此,就像當日在于泉港,鐘天政以箭射她,她便以《碎玉》還擊。就像在鬼見峽,鐘天政與她生死相斗,她便逼他沉江。

她能鎖他一時,能鎖他一輩子么?

文笙呆立好一會兒,最終狠下心來,甩手轉身,回到自己床上歇息。

這一晚,鐘天政不知什么時候退了燒,等文笙醒來時,他已經醒了,偏動不了,神情憤憤然,好似受了多大委屈。

文笙解開鐵鏈子,笑道:“這么長的鏈子可不好找,咱們走的時候帶上,別弄丟了。”

鐘天政眼中迸出怒火來,顯然又給文笙記了一筆。

兩人匆匆吃過早飯,結賬離開。

鐘天政問明道路,果如之前所說,坐在前頭趕著驢車,載文笙直奔南湖道。

此時南湖道駐扎了朱子良麾下的大隊兵馬。

離得越近,文笙和鐘天政越覺情況有異。

更有傳言稱,朱子良之所以把兵都撤到這里,是因為大梁北方已經打起來了,朝廷有意與南崇議和,將朱子良這數萬人馬調到北方去平定叛亂。

先發。我再改錯。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