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枝

91 代價

91代價

91代價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什么事都瞞不過七妹。”這么會兒工夫,已經足夠謝琰習慣了謝璇的敏銳,半點兒沒有覺得詫異。

“等到三哥約見他時,可否將我一并帶上?”謝璇想著,有些事總要她親自去問才好。

“好。”謝琰略一沉吟,居然就爽快地應了。他也很想知道齊慎這樣冒險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而看他們家七姑娘的樣子,也不能將她當成一般的閨閣女子來對待。

稍晚時,祈風院上房傳來消息,說是謝珩的右腿怕是不成了,就算是勉強保住了,日后也要借助于拐杖,而且……他傷得太重,血脈阻滯,日后就是子嗣上……也可能有些困難。

聽到這個消息時,謝璇呆呆坐在暗沉的天光里良久,直到李嬤嬤擔心地開口喚她,她才眨眨眼醒過神來,但卻也發現她握在手里的一卷書,竟是被她不經意間捏得皺成了一團。

她將那書冊鋪在炕幾之上,將它捋平,一下,又一下。一下,卻是重過一下。

待得她心緒終于平穩下來,那卷書冊哪里是捋平了,分明已經在她掌下被徹底毀了。

可即便如此,卻也抵不上她心底焦灼的疼痛。

這個消息,相信不一會兒,便會傳進宮里,傳回獵場,傳到那些有心人的耳中。

不知道,這個結果,他們可滿意?他……可滿意?

“姑娘……”李嬤嬤看著謝璇的樣子,心疼得紅了雙眼,卻是不知該如何勸起。

“母親呢?”謝璇卻是啞著聲問道,不等李嬤嬤回答,她已經從炕上起了身,也不用點頭了,胡亂地趿拉著鞋子,她便是往屋外沖,“我去陪陪母親!”

她的心,都難受成這樣,不知道母親和大嫂是什么樣的心情吶?

肖夫人自然不會好過。哪怕是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她都沒有察覺到。她甚至沒有回正院去,就那么呆呆地,坐在祈風院上房的花廳里,發著呆,聽著內室里,李氏壓抑的啜泣聲,一聲聲,像是針扎一般,刺在她的心上。

“娘!”一聲低低的呼喚,響在耳畔。

肖夫人緩緩抬起眼來,便望向了謝璇那雙與她極為相似的眼睛,那雙眼睛里,盛著清晰的哀痛與擔憂,對她的擔憂。

“我沒事。”肖夫人便是翕動著嘴唇道,擱在椅子扶手上的手,卻是緊緊地扣在上面,指節泛著白。“你大哥還昏睡著,你大嫂經的事到底少了些,這個家里還得靠我撐著,我自然不會有事。”

謝璇斂下杏眼,卻是聽得心中悲涼。

抬眼間,便已見得肖夫人居然撐著扶手,想要站起來。但不知是坐得太久,還是怎的,她的雙腿不受控制地顫抖著,竟有些支撐不住她自己一般,顫巍巍的。

謝璇見了,便是鼻頭一酸,伸手將她挽住,低低喚一聲,“娘!”嗓音沙啞得厲害,帶著一絲哭音,謝璇連忙頓了頓,才又穩下語調道,“娘想要做什么,只管吩咐阿鸞就是。娘自然要沒事,可這家里,卻也絕對不只娘一人撐著。”

肖夫人終于抬起頭來,看著謝璇,她還顯稚嫩的臉上,卻已有了一抹堅毅,就是眼神,也是清明而堅穩,這是兩個月前,在她臉上從未出現過的神情。

這個孩子,畢竟還是如她所愿地長大了。可是……這樣成長的代價,有些太大了。

直到這一刻,肖夫人才有了一瞬的軟弱。若是可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永遠被寵得只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無需長大。可惜……如今的定國公府已經風雨飄搖,再不是他們安全的庇護所了,所以……長大好,雖然長大,需要付出代價,從痛苦中超脫出來,但至少,等到狂風暴雨來臨時,可以有勇氣說一聲,無妨。

“為娘只是想著讓人去準備一下吃的,人是鐵,飯是鋼,總要先吃飽了,才能有力氣談及以后。”

“娘放心吧!阿鸞已經安排好了,你便坐下歇著就是,別的不好說,這點兒小事,阿鸞還是能幫忙的。”謝璇將肖夫人扶坐回了椅子上。

而肖夫人聽謝璇說罷,也總算是稍稍安心地坐回了椅子上。

只是,內室里,謝珩怕是醒來了,隱約聽見說話聲,說些什么,聽不清,可李氏的哭聲卻是沒有斷過。

肖夫人便是神色暗淡地嘆了一口氣,聲音壓得極低,恍似低語一般道,“步步退,步步讓,走到如今的地步,真不知……你爹和哥哥們在想些什么。你爹和哥哥們什么都好,就偏偏只有這點兒不聰明……”肖夫人說著,語調已是不穩,“若是真到了那一日,不知他們可會后悔么?”

謝璇心下一沉,卻沒有辦法作答。她不是她的父兄,所以她沒有辦法理解他們現在的做法,她不是她的父兄,她也無法臆測未來若是……他們心中可會悔愧。

因著陛下還在秋狩,因而就是京中也冷清了許多,因著謝珩傷重,倒也有不少人送了禮來,但人到的,卻是極少。

謝璇幫著處置來禮,看著林嬤嬤她們將禮都登記在冊,看了便不由冷笑,在心里暗忖道,這京中之人看人看事果真處處透著機巧,雖然還不到門庭冷落的地步,但是,也足夠讓人看清楚一回人心了。

不過……這不就是她大哥想要看到的嗎?只是……這樣的結果,不知那位是不是就能滿意了。

又過了數日,九月初七,秋狩結束,圣駕回了京。

第二日,陛下的賞賜便是送到了定國公府。

無非是告訴這朝中京城里的有心人,他對定國公府的信重一如往昔。即便定國公府的世子,定國公的爵位繼承人傷重,廢了一條腿,自然無法再跨馬疾馳,上陣殺敵,甚至連子嗣也艱難了。

而且,在外人看來,這個子嗣可能艱難,不過是太醫為了讓定國公府面子上好看些的謙辭罷了,事實上就是定國公府世子往后是別想再有子嗣了,日后,多半只能從兄弟親族中選一個來做嗣子了。

但即便是這樣,陛下對定國公府還是恩寵不減,這可不就讓朝臣們心都熱了么?這可是個不只英明,而且重情義的明君啊可不就當得他們的全心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