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七十七章 關鍵

免費章節:

第七十七章關鍵

背景色

小默認中大特大

640寬度800寬度默認寬度1028寬度1440寬度

雙擊開始/暫停滾屏

背景色寬度字號滾動

第七十七章關鍵

小說:作者:驚年渡

張一見劉德中計,立刻撥馬朝運河方向逃竄。劉德率兵一路追擊,他并沒有發現正在“逃竄”的燕兵依然保持了戰力,很多燕軍甚至能回過頭來發射箭矢。

“嗖”的一聲箭矢的強勁聲音,劉德身后的一位百戶就仰天向后摔落下馬來。劉德氣急敗壞道:“快射!射死他們!”

這樣一個追一個逃得來到了運河旁邊,劉德只聽一聲炮響,燕軍伏兵沖出,他手下的兵頓時慌亂起來,倉促應戰。這時張本人帶領一百名娘子軍繞出敵后,斷其歸路,使劉德部腹背受敵。

看著南軍被殺得一塌糊涂,張橫刀立馬不由得哈哈大笑道:“魏國公說得對啊,山東兵力空虛,正是進攻的良機啊!”

劉德就在她身前不足五十米處,聽得清清楚楚,聞言不由得渾身一震。張知道目的達成,算了算時間知道盛庸的援軍馬上就會到來,頓時將手中的旗子揮舞了幾下。陳懋遙遙見到,頓時知意,留出一個口子來,叫南軍潰逃走了。

等盛庸帶了一萬人拍馬趕到,就看到劉德率殘部茍延殘喘的模樣,然而他還沒來得及問燕軍人去哪兒了,就忽然看到矮坡之上,人影搖動,數十桿火槍齊射,對著南軍掃射過來,爆出一大片濃重的煙霧。

劉德原先見著人走了,也么想到竟然還有伏兵,還有火銃,它們的齊射聲如此響亮,好似地動山搖一般,霎時間就將十五六個南軍打翻滾出去,他們身上飆出一股股血霧,更是嚇得后面陸續趕過來的軍隊剎住了戰馬。

因為煙霧濃重,盛庸無法判斷對面究竟還有多少人,而騎兵無法直面火器只能回避,還不敢追擊——等硝煙過去,盛庸才清楚地看到這些人不過數十騎,他剛要下令追擊,卻被劉德抱住了馬脖子:“都督,恐有伏兵啊!”

盛庸氣得給他一鞭子,罵道:“你現在知道有伏兵了!剛才我命你不要追擊的時候,你的耳朵長在何處!”

劉德生挨了一鞭不敢反抗,他知道這次損兵折將犯了大錯,但是他眼睛轱轆一轉,忽然道:“都督!末將剛才探聽到了重要軍情!”

盛庸氣得還想再打他一鞭子,卻聽劉德道:“都督!魏國公徐輝祖有通敵之嫌!是燕軍得勝,不小心泄露出來的話!”

盛庸的鞭子打不下去了,他道:“魏國公?魏國公是國之柱石,雖然與燕府有親,但是忠心赤膽,不可隨意污蔑!”

劉德為了免罰,信誓旦旦道:“末將不是污蔑,末將是親耳聽到了燕軍說的話,都督,當初白溝河一戰,徐輝祖可是沒動一兵一卒,正面迎上了燕軍,都沒有打的人吶!”

盛庸心中的疑慮也開始生根發芽,他知道魏國公的親妹妹就是燕王妃,燕王是徐輝祖的妹夫,而燕王幾個兒子都是徐輝祖的親外甥,當初這三人去應天就住在徐輝祖家里,最后也是盜了馬跑脫了,而那些馬都是徐輝祖飼養的西域良馬,事后雖然徐輝祖上疏自辯,且請朝廷立即追逐,但是終究叫三人跑脫,自此留下了后患。

南北戰端一開,徐輝祖就更無以自明了,當初李景隆戰敗,朝中無大將可用,明明徐輝祖是最好的人選,但是沒有一個人提請讓他將兵的,這就能看出皇帝的意思了。若是謀反的不是燕王,徐輝祖一定能得到重用。

盛庸沉吟了一下,“走,回城!”

他回到城中,開始提筆寫奏疏,當然他一貫非常謹慎,主要是匯報燕軍小股部隊騷擾德州的戰況,最后在末尾才附加了一句,若有若無地說了一下這個情況。

而收到戰報的建文帝招來方孝孺和齊泰,這二人不約而同地認為魏國公徐輝祖有通敵之意,齊泰慷慨激昂道:“陛下,臣早說過,魏國公不能將兵,陛下宜慎用此人,若不然,則必有噬臍之悔。”

不消他說,建文帝自己都對徐輝祖不放心,而且這種不放心,是一直以來的不放心。這些勛貴人家,一直讓他不放心,比如徐輝祖、徐增壽,比如懷慶公主駙馬王寧,他能相信的,就只有姻親。

看看建文帝任命的將領:曹國公李景隆,乃是他的表兄,如今兵敗;長興侯耿炳文,是江都郡主的公公,討伐朱棣,依然兵敗;駙馬都尉李堅、駙馬都尉胡觀,都敵不過朱棣。

“陛下,”方孝孺道:“宜將徐輝祖召回。”

建文帝點頭道:“不管盛庸聽到的這個消息是真是假,徐輝祖都不宜再將兵——問題是,如何將他召回,朕不可露出不信任他的意思,寒了功臣子弟的心呢。”

“就說,”方孝孺沉吟了一下,道:“燕軍無糧草供應,不日即將北還,京師不可無良將。”

建文帝喜道:“先生之言甚好,就這么說罷。”

就這樣,魏國公徐輝祖策應平安,大敗燕王于齊眉山的戰報甚至還沒有傳到京師,京師就先來陣前,將徐輝祖召還。

聽到這個消息,不僅是燕軍大喜,身在北平的張也是大喜,她知道徐輝祖本是建文帝最后一張王牌,卻被他收藏起來,沒有打到關鍵地方,淮揚地方沒了徐輝祖,就只有一個何福孤軍奮戰了,后勤供應線保護不足,早被李遠掐斷,如此平安、何福的主力軍需要進行轉移去尋找糧食補給。

張對燕王攻略淮揚充滿了信心,她知道燕王從此之后行動自如,沒什么阻攔,而淮揚防線一旦破開,京師就如在掌中,就像后世的國共內戰,直到淮海戰役一戰,天下歸于誰手才見分曉,長江以北既然被燕王突破,南京也直接暴露在燕軍的鐵蹄之下。

四月二十七日,靈璧之戰結束。何福帶軍移至靈壁,與平安合兵,而燕王率精銳萬余人截斷餉道,并派高煦帶數萬人伏于林間,以待官軍戰疲,突出擊之。官軍在燕軍沖殺下被一截為二,行伍大亂,漸漸不支,何福遂敗走,退入營中堵塞壘門,堅守不出。

因為軍糧不濟,何福軍不能長久支持,晚上,何福與軍士謀劃突圍。他下令要求軍士到第二天一亮,聽到三聲炮響便開始突圍,向淮河一帶就糧。誰知第二天一早,高煦帶燕軍率先登上營壁,這時燕軍發出三聲炮響,官軍以為是自己突圍的信號,紛紛向營門擁去,兩軍相遇,官軍猝不及防,營門擁擠無法沖出,燕軍趁勢掩殺,何福單騎逃去,平安兵敗被擒,投降的達十萬人。

這是官軍空前的一次慘敗,卻是燕王決定勝負的關鍵一仗。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