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

第五十九章 李貞案(4)

第五十九章李貞案(4)

第五十九章李貞案(4)

湯宗見到這兩人,忍住心中的恚怒,一拍驚堂木叱道:“本官未曾傳訊你二人前來!”

“李貞之案,乃是我二人發覺其奸,因而彈劾上本的,”袁綱似乎很有憑恃的樣子,一點也沒有畏懼的意思:“今日三司會審,六部九卿俱在,不知主審大人為何沒有依法傳訊我等上堂對質?”

倒還開始反問了,其實他說的不錯,這個案子若說李貞之妻王氏是原告,她的本意應該是營救在刑部大牢的丈夫,但是并不是這么簡單——既然王氏要救出丈夫,首先就要證明丈夫的無罪,李貞既然無罪,那么當初上本彈劾李貞的御史袁綱、覃珩就有挾私誣告之嫌。所以按照律令,湯宗應該傳喚袁綱并覃珩兩個前來對質的,然而湯宗并沒有傳喚他們,因為他想要先在李貞并皂隸這里得到有利的證據,之后在面對袁綱覃珩,就可以打得他們措手不及。

“什么三司會審!”湯宗道:“你都察院并刑部已然牽涉其中,自當避嫌,等候本官傳訊!”

“大人這話說得,倒是好笑,”覃珩道:“大人也是久掌刑獄之人,豈見一個案子之中,只有原告分說,而無被告蹤影,可有這樣的前例?難道大人只允許他們訴冤,卻不許我們兩個被告辯誣?”

湯宗的心里有一點發虛,他怕自己的私心被其他人瞧出來了,畢竟這里坐的人里,哪一個不是宦海沉浮的人精?

“好好好,陳大人的手下,無理也要說的有理,本官算是見識了。”湯宗一揮手道:“既然你們不請自來,本官看你們,也是有所準備了——你們就對著公卿大臣,對著王公公、亦公公,好好說說你的道理!”

“先請問大人,”袁綱道:“兵部主事李貞,是否承認他受了皂隸葉轉、王為等四人的賄賂?”

“他矢口否認,”湯宗冷笑道:“本官正要命人去他家里查證呢。你二人既然上本彈劾他,言之鑿鑿,應該是確有實據。然而本官讀了你二人的奏本,卻發現這一千零一十三字之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他受了什么賄賂,是寶鈔還是白銀,是字畫還是珍玩?倒要聽你們好好說一說。”

覃珩冷笑了一聲,道:“大人,你若是問他,他自己肯定要要叫屈的,說個實話,換了任何人,怕也是要叫屈的,因為他并不知道自己受了賄賂!”

這一下仿佛一個炮仗落在了人群之中,眾人驚訝不已,禮部尚書呂震道:“難道又是劉寧之案?”

大堂之中微微喧嚷了一陣,還是府尹薛均拍了驚堂木:“肅靜——袁綱、覃珩,你二人將具體經過,細細說來。”

袁綱就輕咳了一聲,看著李貞道:“李主事,你公案上的端溪硯臺,可還好用么?”

李貞先是茫然了一會兒,才道:“好用,袁大人何意?”

“那請李主事將這方硯臺的來歷,告訴大家罷。”袁綱道。

李貞就道:“我原先的那一方硯臺被我摔壞了,本來是要買一方新的,也的確買了一新的。只不過仍是不太好用,葉轉看到了,就說他家鄉肇慶,乃是產端硯的地方,他那里一方端硯,價格低廉,但是品質卻不錯,說恰好要回鄉探親——他老娘病了,可以順便給我帶一方回來。”

現在的官員的探親假幾乎都沒有,更何況皂隸,只不過還是有人情在的,若是家鄉的爹娘生病了請假的話,上司是允許的,是優容的——所以葉轉他老娘病了,葉轉的探親假就由李貞批復了。而葉轉可能是出于感激,就說自己的家鄉是端硯的產出地,可以給李貞帶一方回來。

“好教大人知道,”李貞有氣無力道:“臣不敢也沒錢使喚葉轉為臣帶一塊名硯來,臨行前專門囑咐他了,價格在兩貫到五貫之間,這是臣可以負擔的起的。若是他不聽臣言買了貴的,臣是不可能收的。”

“但是你不知道,”覃珩就道:“他給你帶回來的硯臺,其實品質上佳,你可以問問他,那硯臺,究竟值多少錢?”

李貞瞪大了眼睛,對低著頭不語的葉轉道:“葉轉,你當時不是跟我說,東西并不好,只值兩貫錢嗎?”其實他問完,心里就覺得不好——因為他自己用葉轉帶來的這一塊硯臺的時候,覺得非常好用,只覺得這硯臺細而不滑,澀而不粗,磨墨的時候一點聲音都沒有,然而既然葉轉說這東西品相不好有瑕疵,他也就信了,要不然葉轉為什么要騙他呢?

葉轉吞吞吐吐不肯說話,湯宗就大喝一聲,威嚇他要動刑,果然嚇得葉轉道:“俺招、俺招——”

原來葉轉祖上六世都住在肇慶,雖然還是**一個,但是從南宋時候,就收集了許多品相好的端硯,因為他家就在端溪旁邊不遠的地方,距離老坑太近了。所以他帶給李貞的硯臺,并不是他在肇慶隨便哪一處買來的,而是挑選的自家的好硯。

很快李貞桌案上的那一方硯臺就被帶到了大堂之上,在坐的都是文臣,自然都有一點鑒別硯臺品質的常識,其中以禮部尚書呂震最為精通。他將硯臺拿在手上看了一會兒,道:“這一方硯臺,約莫市價在一百貫左右,算是中等偏上的東西。”

呂大人指著端硯上的幾處石眼,道:“有三處石眼,圓暈相重,這就是這東西值錢的地方,只不過顏色略差了一些,且聚集地太近了,所以損了一些。”石眼就是一種天然生長在硯石上,有如鳥獸眼睛一樣的名貴花紋。或呈翠綠色,或黃綠色,或米黃色,或黃白色或粉綠色,大小不一而且神態各異。按照花紋的品相,黑睛、碧暈、丹砂、象牙顏色的;圓為鴝鵒,長為鳥鴉形狀的,或孤標而雙影,或三五而橫斜就是名貴的好東西了,而最終的判定,還在于這東西要像人眼一樣,光彩明瑩最佳。

所以幾乎可以確定了,葉轉在李貞不知情或者說是被欺瞞的情況下,送了他一方價值昂貴的端硯,而李貞以為是價值兩貫的東西,就收下了。雖然他付了錢,但是仍然有確鑿的罪行。

這樣的案子其實并不罕見,在洪武時候甚至也暴出過一起,有一個高官喜歡喝酒,他的下屬常常給他送酒喝,然而都送的是價格低廉到販夫走卒都喝得起的劣酒,倒是贏得了許多好名聲。然而最后才知道,這些下屬都是以那樣低劣的酒瓶,裝著醴泉佳釀。但是這高官其實自己并不清楚,還以為這劣酒就是符合他的心意,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喝到了真正的劣酒。

所以單單一個不知情,就可以免除你之前喝了那么多好酒的罪過嗎?你雖然不知情,但是你收下了這東西,而且享用了——這就是罪行確鑿。

所以說,袁綱和覃珩的彈劾,沒有錯。

湯宗額上沁出了一點點汗漬來,他不能去問袁綱和覃珩是如何知道地如此詳細,只能逼問葉轉道:“你為何要送他名硯,難道僅僅是他給了你探親之假?你跟李貞之間,究竟還有何瓜葛,還不從實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