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26 鎮上

26鎮上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26鎮上

雖然事情已經敲定,但是家里的孩子們要出去還是要經過家長的同意的。時間緊張,廖主任得今天把楊小貝帶過去,楊啟民趕緊收拾了一下,又去地里尋了爹回來,由廖主任解釋了一下緣由。楊老漢當然不會反對。不讓女孩子拋頭露面那是老黃歷了。再說,鄂北山區的人們天生就是能歌善舞的,還記得某年春晚的“山路十八彎”嗎?那個妹子就是鄰縣的,他們那邊是土家族,而白云縣城則是漢族而已。

因為是公家的事,還比較著急,等廖主任帶著楊家兄妹倆回到村部,村主任大手一揮,安排了一輛專車去鄉里。你還別說,韓家沖到縣城三十幾里,到鄉上也要三十幾里,山里只有更難走一些。要是不派車子,憑他們幾個兩條腿走到天黑才能到。千萬不要想多了,所謂“專車”,不過是一輛手扶拖拉機而已,是村里唯一的一輛機動車。一路冒著煙突突地顛倒鎮上,也到了中午。楊小貝感覺自己的屁股都麻木了,五臟六腑差點沒顛出來。還好吃過早飯有一會兒才坐上車,要不然早都吐出來了。

沒辦法,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縣領導才坐老北京吉普呢,鄉下除了拖拉機,就只有自行車了。而到鎮上的山路騎自行車還不如走路——全部是五連發夾U型彎,還一個上坡連這一個下坡,就山頂上那么一點點平路可以走。除了拖拉機能征服這些大陡坡,再強壯的戶外越野運動員也休想靠人力把自行車踩上去。所以大家平時寧可走路,也不想遭那罪——不知道是人騎車,還是車騎人。大部分路程都要靠推著爬坡,想想就算了。

楊啟民見小妹臉色難看,知道她不習慣如此顛簸的山路,忙過來問她有沒有事,要不要休息一下。廖主任坐慣了的,此時自覺完成了領導交代的任務,正精神著呢,“哈哈!小妹真是從大城市回來的嬌小姐啊,這么點路就吃不消了?要是咱們走路過來,你可不是要讓你哥背過來啊?”楊小貝偷偷翻了個白眼,老娘我可是十一歲上初中就開始走這條山路,每個月往返一次,整整走了三年!只不過多年沒有再走過了,而且現在的路況慘不忍睹,拖拉機一路都是蹦過來的,不難受才怪!

要死不活地沖老爸擺擺手,也顧不得那么多了,楊小貝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先緩一口氣再說。這一路可真夠嗆,不過廖大媽說的對,要是讓她靠兩條腿走過來,只怕更加不堪,走到的話估計爬都爬不動了。唉!好漢不提當年勇,年紀大了,不服老不行啊!她一邊休息,一般打量這個時代的鄉政府所在地——徐店鎮。

到楊小貝讀書的時候,一條國道正好穿過徐店鎮,因此還算是比較繁華的大鎮了。鎮上有商場、菜場、小學、中學、鄉鎮政府機關等等,配套設施都很完備。而眼前的徐店鎮,就只有一條窄窄的街道,那頭是政府,這頭是中學,其余都是民房,飯店只有一家,兼賣早點。還有一個鄉供銷社,村民們一般日常用品都是在這兒買,就小小的一個門面,今天還沒有開門。不過韓家沖的人們不怎么到這邊買東西,除非正好到鄉上辦事情,或者給學校的學生買。因為韓家沖的地理位置比較尷尬,雖屬徐店鎮管轄,卻反而離縣城還更近一些。那邊的路比較好走,所以大家平時趕個集什么的都是去縣城。

看看時間,已經快一點鐘了。問過廖主任鄉里食堂這會兒已經沒飯吃了,楊小貝決定先去找地方吃飯,之前顛得她都餓了!才不管廖主任要急著去復命,皇帝還不差餓兵呢!她的和老爸祭祭五臟廟,順便合計合計等會見了老媽怎么套近乎。楊啟民知道小妹不差錢,之前給了他一些零錢,后來回家他想還給小妹的時候,她摸出一疊大團結給自己看,說的阿婆去世的時候留給她的。這些天在家里也沒吃個好,既然她想下館子也就由著她。楊家人雖然窮,過日子精打細算,但絕對不吝嗇,一向大氣得很。

鎮上也就一家小館子。楊小貝讀書的時候也常去他家買早餐,一直到后世都開著,只不過老板從爺爺變成了孫子。哪怕門臉換了幾趟,鄉親們到鎮上都習慣去他家,老店面,老味道,吃得放心。于是一幫子人直接就奔他家去了,還沒進門了,廖主任就開始吆喝;“老蔣!老蔣!給我們幾個弄點飯吃,我們趕時間!”

因為到鄉上開會來過幾趟,廖主任又是個自來熟,早就跟老板混熟了。老蔣從后廚迎出來,一邊用抹布擦手一邊笑著打招呼,“是廖主任啊!幾個人?吃點啥?”楊小貝沒說自己請客,廖主任認為這錢得村里掏——這不是為了公事嘛!不過咱們可不能占公家便宜,順便吃點填飽肚子就行。“一人下一碗堿面,趕緊的!”她合計了一下,除了拖拉機手,她和楊小貝都是女的,楊啟民也是半大小伙,一碗面應該能湊和管飽。

堿面又稱油面,加了堿做的面,呈黃色。一般店里賣的都是黃色的熟面,將生堿面條開水煮熟后晾涼加油拌勻防止粘團。放了堿面后面條會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面條多擱幾個小時也不會因發酵產生酸味。老家這邊所說的面條,都是堿面,并不是掛面、拉面之類的。一碗清湯堿面,加上一勺肉湯,只要2毛錢。而店家都會在爐子上面燉著諸如牛肉、肥腸、雞肉這些澆頭。加上澆頭就要5毛了,鄉下人一般是不會花這個冤枉錢的。

“老板,有什么面?”楊小貝問道。意思是有什么澆頭,如果你直接說面,店家就會給下清湯面。如果客人問什么面,自然是問澆頭。蔣師傅一邊手腳利落地把爐子開大火,一邊回答,“今天有肥腸面,小姑娘要來一碗嗎?”肥腸面好哇!館子里的師傅用秘制醬料燒制,放在爐子上小火煨著,吃起來鮮辣軟糯,十分入味,也沒有肥腸的那股子怪味,自家燒起來總沒有這個好吃。楊小貝聞言高興地說,“肥腸面好吃!給我們來四碗!”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