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38 太婆

快捷翻頁→鍵

38太婆

38太婆

熱門、、、、、、、、、

一連好幾天都在外面吃大鍋飯,逼得易慧芬滿鎮上轉悠尋吃的。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成功地找到一家做燒餅的。人家本來只是趕集的時候才出來擺攤子,可是硬生生被找上門去了。本地傳統的燒餅是甜味的,面粉發的軟乎乎的,里面包上紅糖,攤成一個大餅。也不用油煎,就放在平底的大鍋子上面炕出來的,香甜軟糯,一口咬下去融化的糖漿都會流出來,特別好吃。不過現在糖很少買得到,放得就少了,吃起來就只有一點點甜味而已。

即使是這樣,也是難得的美味了。易慧芬每天都會去買一個解解饞,平常帶的是其他小姐妹,今天她拉著楊小貝一陣瘋跑,沖到買燒餅的人家,急匆匆地讓人家趕緊做兩個燒餅。“小貝,一個夠吃嗎?要不買兩個?”其實平時她自己才買一個,和別人分著吃。雖然嘴饞,可咱也不是不會過日子的人。今天怕楊小貝吃不飽,一口氣要了兩個,還怕她餓著了。

“夠了夠了!”楊小貝趕緊說道。當她是飯桶呢?雖然也是一枚吃貨,可她還是很注意保持身材滴!貪吃可不是肥胖的借口,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就是要做到吃飯減肥兩不誤,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及運動量。所以雖然也是易胖體質,這么些年下來體重也保持在50公斤左右,她身高162,離骨干美人有差距,但是也絕對不顯胖。為此付出的運動量和控制繼續吃下去的毅力,說起來都是淚啊……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老媽覺得你餓。現在就是這樣,見楊小貝實在沒有吃多少飯,老媽總擔心她吃不飽,一個勁的叫她多吃。把楊小貝弄得既感動又哭笑不得。以前也是,她因為長期節食飯量變得很小,回到家總是被老媽各種嫌棄。她們母女倆一脈相承,老媽最胖的時候都一百二十斤不止。可是她堅決反對減肥,認為傷身體,順其自然比較好,再說了,胖一點有什么不好的,多富態!

出去填飽了肚子,下午的時間過的飛快。還沒等楊小貝和師傅們把第二首歌的曲子扒出來,天已經擦黑了。王干事宣布今天解散,明天繼續。大伙兒才收拾收拾,就著最后一點天光踏上了回家的山路。

去外婆家比回韓家沖要近一半的路程,和老媽她們一路說笑轉移了注意力,也不覺得累。當然最近路走得多了,總歸鍛煉了一些,不像剛回家的時候,走兩步路就要死要活的。不知不覺,竟然已經快到了。

天已經完全黑了,但是通往外婆家的路從小走到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外婆所在的村子在解放后大興水利的時候,被攔起山谷筑成大壩,人工修建了一個大水庫。在水庫中間留了一條道,這就是村民們出行唯一的通道。很不方便,但是風景這邊獨好。

現在天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見,但是楊小貝知道,走過這條水庫中央的小道,就到了外婆家的村子。小時候只要一走過去,她就激動得一溜煙地往村里跑,把爸爸媽媽都甩到后面去了。拐過第一個彎是二舅家,再過去幾戶是大舅家,緊挨著的就是易家老屋了。想起早逝的外婆那和藹的微笑,楊小貝不禁紅了雙眼。真的好想念外婆啊!

想念外婆手工縫制的小花襖,想念她腌制的好吃的咸鴨蛋,想念自己貪玩睡著了,外婆溫暖的懷抱……可惜楊小貝才十歲外婆就因病去世了。二十幾年過去,她都已經想不起來外婆慈祥的面容,唯一腦海里遺留的印象,就是溫馨。她會在老媽氣急了要教訓她的時候,嚷嚷著要找外婆告狀,也會經常回想起,小時候外婆牽著自己的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就為了陪她去找同齡的玩伴……

回自己家的時候,腦子里還暈乎乎的,沒什么大的感慨。反而要到外婆家了倒近鄉情怯起來,幸好天已經黑了,興奮的老媽根本沒有發現楊小貝紅紅的眼睛,她正沉浸在帶回好朋友的好心情中不可自拔。

不知道為啥,易慧芬就是知道家里面的人都會喜歡楊小貝。也許這就是緣分吧!到家里有熱乎乎的飯菜,還有調皮的弟妹、穩重的大哥,現在在加上楊小貝,多好哇!她加快了腳步,還離得老遠就喊起來,“我們回來啦!”家里人還沒有迎出來,鄰居倒都被驚動了,都跟她打著招呼;“芬子回來啦?”“這個女娃娃是誰家的啊?”

易慧芬“二婆”,“晴嫂子”地打著招呼,時間太久遠了,以前是這些鄰居家的常客,每次回來他們都親切地跟楊小貝打招呼,但是現在她一個人都不記得了。只好跟在老媽身后沖人家傻傻地微笑。鄉下人都是淳樸善良的,見這個小姑娘害羞(完全不是)地躲在芬子后面,都露出善意的笑容來。

“芬子!這是帶誰回來了?”一個顫顫巍巍的身影從門口走了出來,堂屋里的燭光從她的背后渲染出溫暖的光圈。“婆婆!”都大姑娘了,看見奶奶易慧芬還是不自覺地帶著撒嬌撲到來人的懷里。這位安詳的老婆婆是楊小貝的太婆,她瘦瘦小小的,頭發完全白了,看上去就十分慈祥。

太婆去世的時候楊小貝才三歲,她長大后不記得太婆的長相,也不記得關于太婆的任何事物。但就是記得外婆出殯的時候,她被老爸抱著哇哇大哭的情形。講給媽媽聽她總是不相信,三歲都不到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記憶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