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62 機會

62機會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62機會

想到馬上就可以穿老媽親手做的鞋子,楊小貝的心里美滋滋的。不過,這鞋墊怎么有一雙是男式的?莫非……

見楊小貝拿起那雙男式鞋墊,易慧芬的臉噌的一下就紅了。她一把奪過來藏在枕頭下面——怎么一興奮把這雙給拿出來了,都是因為這雙鞋墊,害得她患得患失,心神不寧的,連小弟的病情都沒有注意到!

知道老媽是害羞了,楊小貝也不拆穿她,怕她惱羞成怒。這么多年的母女相處可不是白來的,她和老爸早就摸清了搞定老媽的辦法,就是順毛摸!她脾氣急,臉皮薄,你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嘲笑她,而是要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可勁兒地夸她。一會兒工夫轉移了她的注意力,楊小貝再假裝順手,就把鞋墊抽了回來。

易慧芬也不好意思再去奪這雙鞋墊——那不是擺明了自己心虛,有問題嗎?其實本來就是給那人做的,只是……那天去她家,果然是和小貝說的一樣,家里沒有母親,顯得亂糟糟的。楊啟民穿的還是那天見面時的破棉襖,上面的補丁都是歪歪斜斜的。出門的時候才換上一件新衣服,聽小貝說那是她剛給她哥做的。那豈不是以前楊啟民上學就穿著這些破衣爛衫的?

他的鞋子也都是極舊的,鞋底子都快磨平了,只看到快要翻出來的鞋幫。這樣的鞋子穿著走山路,腳都被石頭硌得慌。易慧芬不知道,這鞋子也是楊啟民好不容易才省下來的,要是下雨,哪怕是這么寒冷的冬季他也是光腳走過去,木屐也不能完全防水,他就一雙鞋子,被水一泡就完蛋了。

本來還有點遷怒他的,但是一看他那寒酸的穿著,易慧芬馬上又有點心疼了。連夜把他那雙鞋墊繡好,又想著他的腳型比大哥的瘦,尺碼也不對,看來還是要重新做一雙。呸呸,誰要給他做鞋子了!但是……如果小貝來求她的話……

楊小貝在外婆家又住了兩天,見小舅把一盒藥都吃完了,完全沒有什么反復和不對勁的地方。雖然還是有點不放心,但是她已經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剩下的就要看天意了。希望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十年二十年的,他都健健康康。平安無事吧!

謝絕了外婆的殷切挽留,還有老媽的依依不舍,楊小貝還是在第三天回家了。外婆家再好,可是現在不是她的家。再說現在已經開始上工了,大人們都起早貪黑的干活不說,還總把她當成貴客招待,太麻煩外婆了。

雖然楊小貝一再要求不要為了她每天都好飯好菜地折騰,但是自從這次治好了小舅,易家再也不會把她當成當初來家玩的小姑娘那樣隨便對待。因此讓她格外不自在,還是回家好了。

不過外公對她說起一件事情,倒是很有意思。因為開過年村里下來了通知,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加強廣大農村的醫療衛生水平,縣里的衛校和縣醫院一起組織了第一期農村衛生人員培訓,讓每個公社里報名上去。外公的意思,這是個好機會。

短期的培訓,也不是脫產學習,大概不到一年的時間,培訓出來就是大家說的“赤腳醫生”,會在村衛生室工作。要求的對象是傳統的醫學世家——就是那種農村的草藥醫生,“土”醫生等有一定醫學基礎的,還有就是初中、高中等文化水平比較高的。易慧芬符合文化水平較高的水平,外公的意思是給她報名,叫楊小貝也去。

之前說公社已經開始上工了,但是老媽卻沒有去。易家有6個壯勞力,根本不缺工分,又心疼女兒,所以易慧芬初中畢業后沒有讓她早早地就下地干活,只是在文化隊混混。可是今年她已經18歲,再不去上工萬一要被說成是懶婆娘,到時候名聲就不好聽了。正好當村支書的小叔得到了通知叫報名上去,外公就打定主意讓易慧芬去學習。

衛生員干凈、清閑不說,還被人尊敬。對女孩子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工作,再說現在村里符合條件的也找不出幾個,易慧芬拿到這個名額也沒人說閑話——誰叫他們文化水平不夠呢?

外公也聽說了楊小貝放棄學業的事情,為她感到十分可惜。從她救治小兒子來看,也有一定的基礎,眼下這不是很好的機會嗎?只要有公社的介紹信就能進培訓班,外公交代楊小貝回家后務必讓她爹去公社報名。如果韓家沖沒有名額了,那就讓易小叔出面,把她的名字放在桃花村里報上去。

外公為楊小貝考慮得非常周到,讓楊小貝感激不已。如果不是外公說起,她根本不知道這么回事情。如果能夠成行的話,倒是比她之前打算的要好上很多。首先她想要有一定的文憑,方便以后的一些操作。但是一把年紀還要重拾書本不說,她沒有學歷證明也是一個致命的硬傷。現在國家的秩序漸漸都恢復了,她需要重新上學,家鄉的學校多半要調取她的學歷,到時候就穿幫那樂子可就大了。。

現在好了,如果是去參加培訓班,首先它是非正式的。現在農村衛生人員奇缺,國家搞起了合作醫療,要求每個村子都要有衛生室,可是大多數村子衛生室就是個擺設,根本沒有那么多的醫務人員。而為了讓原本的草醫(擅長草藥治療)和土醫(用祖傳土方治療)能夠得到系統的培訓,有一定的能力負擔基層百姓的醫療衛生工作,縣政府特地安排不需要學歷證明,只需要公社介紹——因為你沒法讓那些年紀一大把的人拿出一張畢業證來。

既然是這樣就有了空子可鉆。因為以前楊小貝曾經聽老爸說起某某村的赤腳醫生,根本不是科班出身,小學畢業水平,走關系讀了個培訓班,回來在村衛生室混了幾年,又因為國家對赤腳醫生的優惠政策,可以自學參加醫師考試。那人有時間、有毅力,居然花了好幾年的工夫也考上了醫師資格證!

在這個年代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果迂回一下,先從培訓班結業,就可以擔任赤腳醫生。而做了赤腳醫生,又可以再去考醫師資格證,對楊小貝來說實在量身定制的機會啊!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