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預感

第一百八十八章 老人的日記

說實話,李良被震住了。

這老頭哲學書沒白看啊,意識和物質誰是第一性的問題,好像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爭論的焦點問題吧。

“好像大學時馬哲老師是這么講的?”李良絞盡腦汁回憶著當時的情景,卻只記得坐在自己旁邊位置羅成的鼾聲,以及前排女生濃密頭發里的頭皮屑。

鬼使神差一般,李良翻開了日記,雖然明知道這里不適合看什么日記,這個老頭也絕對不會是什么高人或者哲學家,即便老人是哲學家,又有什么用?哲學能殺死喪尸嗎,能創造出食物嗎?顯然不能,在李良的認識里,哲學以及一切想象的東西,比如音樂,藝術,這種類型的東西都是富人玩的。

“很可惜,末世的人都是窮鬼,命都保不住,飯也吃不上時,誰會去想那些東西呢?”李良心里這么想,可是手上卻沒有停下來。

好奇,是好奇驅使李良這么做的,李良十分想知道一個孤獨的呆在老年公寓的垂垂老者,為什么會提出這么尖銳的問題。

日記被打開了,李良的視覺剛剛好看清上面龍飛鳳舞的字跡,雖然字跡可能因為老人書寫時心情的原因略顯潦草,但是并不影響閱讀。

日記的正文,記錄如下。

1981年10月

我是一個人,是高等動物,我相信唯物主義辯證法,相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又反作用于物質。

但是,自從那次我在夏天落水后,我所信仰的一切,都開始改變。

落水時,我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意識飄了起來,越飄越高,越飄越高。那是一個明月夜,是農歷十七,月亮很大,我的意識感覺正在飛往月球。

往昔的一切,從我所記憶的開始的一切,不斷在我的腦海里閃過,不,不是腦海!所有的一切脫離了我的大腦,在我的意識中閃過,我所生活的每個片段,每天上下班時見過的每一個人,上課時講述的每一個章節,甚至就在我落水之前幾分鐘是怎樣醉醺醺的和一個陌生人打招呼的,都閃的那么清楚!

我的心里產生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幸福感,或者叫做滿足感,天啊,我死了,可我很幸福!

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怕。

后來我得救了。

1988年7月

多年前我落水的那一幕,仍然影響著我的生活。

可怕的夢魘,那一切,真的發生過嗎?

1998年8月

洪水,洪水,洪水!

家里被沖了,我的很多教科書都被浸泡了,好吧,反正我退休了。

2005年1月

他們終于嫌我這個老頭子礙眼了,每天像個老學究一樣看著無聊的閑書,精神恍惚。

好吧,我去養老院吧。

2010年12月

做了這么多對于哲學的閱讀和研究,我發現自己依然一無所獲。

科學無法解釋意識問題,哲學更加不可能,因為哲學只是在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學問題做著注釋,毫無意義。

2015年5月

我老了,不再想寫了,也不再想讀了,最重要的是,不再需要思考了。

因為聽說世界末日要到了,我感到榮幸,因為我這一輩子沒白活。晚于很多朋友死去,卻看到了世界末日,可嘆。

2015年6月

世界越來越亂了,最后把我的想法都寫出來吧,然后,等待死亡。我的,也是世界的。

人類,到底是物質的,還是意識的?

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是物質。物質的定義是客觀存在。物質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既有我們能看見或能測量到的,也包括以現代科學儀器測不到的,總之,凡客觀存在的,就稱為物質。

再來看看精神或者說意識的定義。通常的定義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稱為精神。哲學書里也稱為意識。例如喜怒哀樂等。

從傳統的意識的定義看,排斥了其它生物存在精神的可能性。但是眾所周知,其它許多生物都有喜怒哀樂等表現,因此為與人區別,應單獨說明是狗的精神或是貓的精神。比如,老年公寓里老王養的那只貓就有喜怒哀樂,當它看到同伴時會興奮,看到魚時會表現出渴求,得到撫摸時會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表達喜悅,也許是反感?

含羞草,一碰它的葉子,它的葉子就會收縮,這是在進化過程中保護自己的反應。說明它對外部世界是有意識的,并產生了保護動作。還有一種花,能夠捕捉昆蟲。因此,即使是植物,也有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說明,植物也是有精神的。

什么是人呢?按馬克思的觀點,人是一種高等動物,擁有主觀改造世界的能力。按照達爾文的進化學說,人是由猿猴演變來的,猿猴又是由更早的其它動物演變來的,最早都是由地球早期海洋里的藻類演變來的,藻類又是由天空中的閃電穿透空氣時偶然形成的有機分子演變來的。

這種從有機分子到人的進化過程是連續的.既然是連續的,那么意識也不可能是在某一天,某一時刻突然出現的。精神也應該是隨著進化過程逐漸演變增強的,以至達到現在人的精神水平。

首先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意識并非人所特有。但這似乎和意識的定義相矛盾,因此我首先懷疑是對意識的定義出了問題,意識并非人腦特有,而是生物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當然,對物質的定義也有問題。想像一下,假如在離我們遙遠的星球上有高度文明的外星人社會存在,他們在定義物質時,還會說,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存在嗎?很顯然,外星人不會那樣定義。因此通常的物質定義是錯誤的,在物質的定義里,不應包含人的因素。

我越來越懷疑意識(或是低等一些的感應、感覺、心理等)其實就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這種物質形態隨著生物的進化而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強。什么是高等生物?其實就是比低等生物擁有更多的“意識”這種物質而已。

比如說,人的總的物質的量是100,其中常規物質占90,“意識”占10。對貓而言,常規物質占98,“意識”占2。因此人比貓高等。同時,貓又比含羞草高等,因為身體中意識的含量更多一些。而外星人比人類高等,因為意識含量比較高。假如我的懷疑成立,隨著人類的進化,“意識”在人的物質總量里的比重也占得越來越大,因此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如果地球不消亡,最終人類的所有物質都將進化成“意識”。

可以幫助理解的類比的例子----發電機。發電機運轉時,會產生電場和磁場,電場和磁場是一種物質,可以用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來量化。人腦是“意識”制造機,“意識”也是一種類似場的物質,可以用意識強度來量化。

另外,人腦是高級“意識”制造機,能產生大量的,強度非常大的意識。貓腦也是“意識”制造機,但是是初級的,只能產生較弱的意識。貓腦相當于手搖發電機,人腦相當于秦山核電站。這些就是人和貓不同之處的全部秘密。

馬克思在論述意識時,耍了個滑頭,將人的因素直接對意識作了定義。他得到的直接好處是,將提出類似“其它生物有意識嗎?”這樣的問題直接封殺。我認為這是一種粗暴和武斷的作法。同時,這種定義也直接排斥了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我認為,外星智慧生命是否存在,需要人類用科學的態度去考察,并且需要科學的進步以及足夠的時間,而不是粗暴的否定。

假如存在外星智慧生命,并擁有比人類更高的智慧。那么這些外星智慧人將怎樣看待地球上人的智慧?----將地球人看成低等生物恐怕是合理的答案。地球人引以為自豪的,獨有的意識能力,在智慧外星人眼里,只不過是小兒科罷了。正像現在的人評價貓的智慧一樣。

以上的假設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意識這個東西是生物都具有的特性,只是不同檔次的生物,具有強弱不同的意識罷了,但在本質上,并無區別。

天啊,我們不過都是可憐蟲罷了。在瀕臨死亡時,人的意識開始揮發,所以向上,不斷向上,但是最終會轉變為物質,然后化為烏有。

沒有輪回,也沒有往生,每個人都將消亡,化為烏有,化為烏有。

連自己的親人和孩子,都不再會記得自己,就像我不記得自己的爺爺和祖先一樣。

我們都是可憐蟲,可憐蟲。

好吧,世界末日,來吧,來吧!

李良的冷汗下來了,一個小小的縣城里,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年公寓中,一個再平凡不過的老人,竟然寫下了這么驚天動地的猜想。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良相信了,相信了老人的這種說法,相信了老人的迷茫,相信了這本破舊日記上說的一切!

原因很簡單,李良也曾經有過瀕死體驗。

不知道最初產生預感的那次算不算,但是最近的一次,是在大興安嶺里為了救姚夢差點被一個格斗高手窒息而死時。

那一刻,李良同樣感覺過往的一切和未來的一切都在自己腦海中閃過,但是一直使用預感能力的他并沒有在意,認為只是自己慌亂中使用了預感能力而已!

但是,那次不是所謂的預感,而是瀕死體驗!

現在的李良終于想起了被自己忽略掉的東西,關于腦核的秘密,關于隕石,甚至關于預感,一切好像都呼之欲出!

“喂喂喂,良子嗎?良子,怎么這么久,出了什么事情?”被李良設置為自動接聽的對講機嘶嘶的響著,頓時將沉思的李良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