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

第五十七章 風箏(請支持正版)

第五十七章風箏(請支持正版)迪文

第五十七章風箏(請支持正版)

類別:都市青春

作者:阿蠻ing書名:

臘月是一個忙碌的月份,尤其是在尋常人家,更是有年味。

在行宮里便少了許多,縱是少了許多,到了臘月二四六七八這幾日,大家也是忙得頭暈轉向。

因是在行宮中,太后已下旨無需朝拜,將在觀州的第一年當做尋常人家的除夕來過,便有了些年味。

若是在宮里,自然每說一句話,都有史官記載,有禮學家、欽天監兼看,就怕說錯了話,做錯了事,給來年造成厄事。

自然,這些與趙淑自是沒多大關系,沒史官會記錄她的一言一行,自是與太后這樣的天子母沒法比,這樣她便自由了許多。

二十七,行宮膳房開始殺豬宰羊,就連彭城軍都烤起了全羊,惹得莫欽也賣了兩只回來犒賞部下。

民間有歌謠,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九蒸饅頭,這兩天便是準備主食的時候,趙淑托腮想了許久,寫下幾道菜譜,遞給杏兒,讓她自己去研究,如今在行宮里,她可是****跟著金夕,唯恐學不到本事,很是努力。

二十九,小除夕,家置酒宴,友人往來別歲,有擊鼓傳花者,有載歌載舞者,亦有與昨日作別如太子者。

五位太醫,終于決定在小除夕這一天,重接太子的腿,太后叫了永王,乃與無葉大師一道參禪,如今趙淑已不指望能用無葉大師來打了緣的臉了,因為了緣不配,前幾****尚不明白,如今驀然想通,太后不希望她寒了高僧的心。

重接腿的時候。李卓前來傳太子的話,“郡主,太子殿下希望你們都不要過去,太醫們接好后,會通知你們的。”

趙淑點頭,“知道了,告訴太子哥哥。我們與他同在。”

李卓稟報完。轉而對孫云道:“孫姑娘,彭老太醫請您去彈一曲高山流水。”

“好。”孫云制止了半束,獨自抱琴隨李卓而去。太子定是不希望將狼狽的一面露于人前,越少人知曉越好。

孫云走后,趙淑提了壺茶,走上繡樓頂樓。將自己關在屋里,打開窗。倒了杯茶,慢慢喝起來。

寒風撲面而來,躥進領口卻不覺得冷,茶很快便涼了。她依舊一口一口的喝著,她想起李白的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叔書云》,‘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長吐了口氣。趴在窗柩上,看琉璃瓦上的皚皚白雪,聽人說除夕這幾日大多會天氣回暖,然大約是觀州地理位置特殊,并未見到回暖,反而冰凍三尺,寒風朔朔。

突然,一鷹型風箏破空而出,突然便飄入她眼簾,緊接著第二,第三,第四……不多會天空便飄了好多風箏,各色各樣的風箏。

冬天也能放風箏嗎?然而她不解風情的腦子里第一反應便是這個問題。

不過輕笑了一下,能肆無忌憚的在地上跑,將風箏放上天,這是一件多暢快的事啊,可惜她感覺到自己心老了,縱是有著尚未長成的身體,也覺得放風箏這樣的事,離她太遠。

想再倒杯茶,卻發現茶壺已空,放下茶壺,索性不喝了,趴在窗柩上,看漫天風箏,暫時將太子之事放下,給自己放一小會的假。

突然,一只比所有風箏都大的風箏慢慢升起,飄在空中,高于所有風箏,并慢慢朝行宮的方向飄來。

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趙淑發現上面有字,便睜大眼睛看,然就算她伸長脖子瞪大眼睛也無法看清上面的字,幸好風箏越來越近,她一眨不眨眼的看著,終于在眼睛都快酸了的時候,看清了上面的字,

字不多,只見寫著,“如果有人想著要逗你笑,這樣會不會開心一點?”

看清字,她身體往后靠,靠在椅背上,會心一笑,心里莫名暖暖的。

她想起以前看過的一本書,書上有這樣一個橋段,男主說:“簡簡。”

女主說:“已經好久無人這樣叫我了。”

于是男主便一直叫:“簡簡,簡簡,簡簡”那時她不知女主為何會哭得稀里嘩啦,如今她有些明白,大約是心里苦極了,突然找到了肩膀。

“風箏,風箏,落了,落了。”繡樓下傳來驚呼的聲音,趙淑一顆心也跟著提起來,天空最大的風箏竟斷了線,落在行宮里。

她忙打開門,對外面的小郭子道:“快,去把風箏給我找來,去查查看時何人在放風箏。”

“是,奴才這便去。”小郭子忙麻溜的去。

小郭子下去,小朱子上來,先行禮,“郡主,郝貴妃手執令牌去了鳳昕殿。”

趙淑聽罷冷哼一聲,“既然來找死,咱們也別手軟,走,去看看。”

今日是太子的關鍵日,半點差錯也不能出,她不能讓郝書眉壞事。

初來之時,她便看出郝書眉與太子之間有著不尋常的關系,之所以會選擇她生辰那日直接入城,大約便是怕到了行宮見不到太子,真是打的好主意,這種玩心游戲,如此信手拈來,著實可恨!

若那日搶救不及時,太子怕是被她氣死了。

下了繡樓,快步趕往鳳昕殿,剛到殿門前,便聽郝書眉厲聲道:“本宮有皇上的令牌,誰敢攔本宮!”

鐘嬤嬤和張楚都站在宮門前,不動聲色的攔著,“太后懿旨,郝貴妃今日禁足于嘉瀚殿。”張楚冷聲道。

“見令牌如見皇上,鐘嬤嬤張女史,還不跪下!”郝書眉絲毫不懼太后懿旨,將另令牌遞,厲聲呵斥。

鐘嬤嬤和張楚對視一眼,只能跪下,不過卻依舊不讓道。

郝書眉拔出門衛腰間的長劍,指著鐘嬤嬤和張楚,“若不讓開,本宮劍下不會留情!”

“郝貴妃是要抗旨嗎?”張楚冷冷的看著她。

“本宮不抗旨。本宮只是要宣太醫!”她說罷詭異一笑,突然摔倒,腿間便瞬間殷紅一片,“若皇上知曉太后竟放任本宮的孩子流掉見死不救,你說皇上會怎么想?當年懿德皇后的是怎么死的,嬤嬤和張女史不記得了嗎?”

她說罷,已疼得臉色蒼白。不像假裝小產的樣子。虛弱無力的躺在地上,垂死掙扎。

趙淑走近,聽到這里。越發迷糊,何時出了個懿德皇后?懿德二字分明是謚號,并未聽說當今皇后是繼后,那么是死后追封的皇后?若是死后追封。想來在明德帝心中極具地位。

看張楚和鐘嬤嬤臉色變了變,她便知不好。讓小朱子等人擋住郝書眉的人,走上前,伸手扯過郝書眉的手把妹,異樣的看了她一眼。“虎毒不食子,貴妃就不怕夜半你的孩兒前來找你索命嗎?”

“是太后害死了本宮的兒子,要索命也索太后的命。”她仿佛豁出一切。也要達到某種目的。

趙淑回頭看了一眼,臉色慘白的張楚和鐘嬤嬤。回頭對郝貴妃道:“你這個孩子若保不住,將來便沒做母親的機會了,你大可不信,將來有你后悔的時候。”

郝書眉嘲諷的看著她,“人人都道君郡主是無鹽無腦的,原來郡主還懂醫理,既是懂醫理,便該知曉本宮此言絕非虛言。”

“你知道,我最恨別人威脅我的。”趙淑站起來,對著周圍的士兵、宮女太監們道:“天冷路滑,貴妃不聽皇祖母勸導,如今滑到滑胎,大家都看到了,還請做了見證,莫要讓貴妃失了龍胎賴在我等頭上。”她說得大聲,郝貴妃剛才摔倒,太突然,大家都不曾注意,就算注意到了,也不敢亂說,此時趙淑突然如此宣布,他們心中一凜,難怪彭將軍說君郡主得罪不得。

“好一張利嘴,但只要本宮的龍胎有丁點閃失,皇上不會管你巧舌如簧,看來郡主是不知懿德皇后是如何薨的。”她嘲諷的對趙淑道。

“你錯了,我沒說要你的龍胎有閃失,我的意思是,郝貴妃不慎滑倒小產,哀痛欲絕,一病不起撒手人寰。”她走到郝書眉身邊悄聲說,說完淺笑,“你知道你父親是怎么死的嗎?是被我用長滿鐵銹的刀,一刀刀凌遲而死的,臨死時都還在痛苦大喊,嘖嘖,我以為國舅爺多有骨氣,沒想到這么不經折磨,若貴妃不介意,我可將國舅爺的骨架子還給你,哈哈哈。”

她說得輕,只有郝書眉一個人能聽到,她聽到最后,眼淚噴涌而出,恨恨的看著趙淑,怒視她,“你會不得好死的!”

“我不得好死前,你會先不得好死,你死后,我是不是不得好死,你是看不到了,今日若你敢擾了我太子哥哥醫治腿,我便先卸了你的腿,不要以為我不敢,我趙淑什么都敢做,唯一不敢的是對自己不好。”

郝書眉捧著肚子大笑起來,突然歇斯底里的喊:“趙儀,你要記住,你欠我的,欠我兒子的,你的所有,都是建立在我兒子的命上,建立在我的痛苦上。”

她這么一喊,用了極大力氣,加之大庸又無隔音墻這種設備,今日眾人都知曉是什么日子,整個大殿靜悄悄的,落針可聞,突然一道凄厲的聲音驚天而起,穿破重重阻礙,傳進了左側殿。

彭老太醫正在說笑話逗太子開心,尚未開始接腿,突然聽到郝書眉的聲音,他剛舒展的眉梢又緊鎖了起來,從脖子上摘下一塊玉佩遞給李卓,并道:“替孤在將它砸了,砸在門口。”

李卓腦袋轉不過來,但太子的話他還是要聽的,拿了玉佩一路從左側殿出來,來到大門口,當著所有人的面,將玉佩一摔,羊脂玉摔在地上,碎成好幾塊,清脆的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趙淑低聲對郝書眉道:“還沒生下來就知道是兒子?生下來是個怪物呢?像你一樣。”說罷吩咐綠蘿,“去取筆墨紙硯來,你們將貴妃扶回去。”

郝貴妃魔怔般看著那碎了一地的玉佩,臉一點點的變化,慢慢的,慢慢的,眼淚蓄滿了眼眶,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實現不了了,那個她不開心時會哄她,難過時會陪她,會溫柔的叫她眉眉的人,她永遠的失去了。

孩子沒了有什么關系,一開始便不是她想要的。

不吵不鬧,任憑鐘嬤嬤領著宮女將她抬回嘉瀚殿,只是視線依舊緊緊的看著碎了一地的玉佩渣子傻笑。

趙淑看她那個樣子,很不厚道的擋住她的視線,對她揮揮手,一腳踩在那玉佩上,還要狠狠的蹭幾下。

玩虐心游戲,誰不會?

不多會,綠蘿回來,拿了筆墨紙硯,她寫了個方子,對初春道:“你親自去煎藥,務必要想辦法讓郝貴妃喝下,至于孩子是否能保住,全看造化了。”孩子也可憐,遇上這樣一個娘,這孩子上輩子不知是造了什么孽。

她說得輕,只有初春幾人能聽到,至于張楚是聽不到的,她還心有余悸,郝貴妃竟能知曉懿德皇后的事,難道當年知情人還有活口?皇上是什么態度?須得好好想個法子,那五年在太后和皇上心中劃下的痕跡,為何那樣的難以抹除。

心里存著事,也沒空和趙淑多說,福了福身,便折身進了鳳昕殿。

趙淑看她魂不守舍的,疑惑不已。

而此時唐剛扛著一只大風箏過來,“郡主,風箏來了。”

趙淑扭頭看去,發現果真是方才見到的那只風箏,上面的字還清晰可見,‘如果有人想著要逗你笑,這樣會不會開心一點?’

“可找到放風箏之人了?將風箏還回去罷。”她摸摸風箏上的字,若有所思,輕聲道。

“郭總管已去尋去了。”唐剛道。

此時,小郭子出了宮,一路往夏光的茶棚趕去,見一群孩子在比賽似得放著風箏,孩子們見他走過去,忙扔了線一溜煙的跑了。

好不容易抓住一個十三四歲明顯是頭頭的少年,問:“誰讓你們在這里放風箏的?”

少年膽子挺大,并沒有看小郭子穿著綾羅綢緞,像是富貴人家的人而膽怯,一雙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打量著小郭子。

小郭子無奈,取出幾個銅板遞給他,“可以說了吧?”

少年咧嘴一笑,將銅板揣進懷里,竟嫌少,搖搖頭,又打量著小郭子。

小郭子來氣,掐著少年的手便用了大勁兒,少年吃痛,大聲求饒,“我說我說,是一個哥哥,說讓我們在這里放風箏,誰能將風箏放上天,就給我們每人五兩銀子。”

“我問你,那只最大的風箏是誰放的?”小郭子緊抓著他手不放。

少年也是有脾氣的,回答了還不放手,但也能屈能伸,繼續作答:“是那位哥哥放的。”

“那位哥哥是誰?長什么樣?”(未完待續。)

ps:謝謝見石寶貝的桃花扇,謝謝安芽寶貝,xy501,有棲川飛揚,小p悠悠,肴既馨,祭靈之煙,冷雪輕飛寶貝的打賞,謝謝書友160401214169的月票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