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女

第三十二章 拆(請支持正版)

,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有句話,叫做在其位謀其事。

今日注定是個不眠夜,趙淑又是一個看不到心就不安的人,便與孫云一處,帶了棋盤和落梅琴去了沉松院,與永王一起下棋。

泉水叮咚般的琴音綿綿而過,燈火通明中,眼眸所見之處,皆是溫和,猶如夕陽色的老照片般,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突然,一聲慘叫劃破夜空,琴音戛然而止,隨風搖曳的六角宮燈不規則的跳了幾下,噗的滅了,只剩下室內的落地式描梅紅燈籠散發出昏暗的燈光,夜色下,火舌在燈籠里一下一下的晃動。

以趙淑的角度看去,火舌的影子像一條吞吐的蛇,隨時都能要人性命。

棋局已亂,趙淑低頭看了一眼列羅在棋盤上的棋,原來自己已只剩三兩棋子,此局,輸。

沉松院外,起碼五十多位黑衣人分別從各個角落躍進來,他們手里兵器不一,分不出誰是頭領,誰是屬下,清一色的黑,融入茫茫夜色之中。

周圍所掛的燈籠,全部被被暗器擊滅。

突然,院子里,小徑上,回廊里,房頂上,亮起一把把火把,火把瞬間將漆黑的永王府點亮,猶如白晝。

無數身穿銀色鎧甲的府兵,仿佛從天而降的神兵般,將五十個黑衣人圍在了院子里。

這些黑衣人一路摸過來,沒有趙淑與永王的影子,亦尋不到孫云與馬氏。便攏向了沉松院。

莫欽扶著劍冷冷的站在沉松院門口,左手托著幾個鏤空竹筒,扯下罩著竹筒的黑布,露出竹筒里的螢火蟲,在夜色中格外顯眼。

所有黑衣人的視線驟然集中在他手里的竹筒上,莫欽將手中的竹筒一拋,竹筒在空中碰撞。哐的一聲。裂了,無數螢火蟲飛向夜空。

與此同時,府兵們手中的弩早已架起。這些都是軍用最先進的弩,能連發三箭,還是莫欽在彭睿哪里討來的。

彭睿也練了一支千人特種部隊,法子全是從莫欽哪里得去的。為表答謝,正規軍有的好些兵器都與莫欽分享。

黑衣人沒想到府兵有弩。其他王府的府兵都是一群酒囊飯袋,早聽聞永王府的府兵裝備好,人也年輕,號稱小尖刀。但他們萬萬沒想到,是這樣一群一眼便能看出不是善茬的兵。

大家都是人,他們不過是從小被買去接受嚴酷的訓練。從死人堆里走出來的罷了,沒有三頭六臂。而府兵們則是挑選的骨骼最好,狀態最好,無任何疾病,身體素質過硬的年輕小伙子。

一黑一白,死士是活在深淵的惡魔,而府兵則是長在陽光之下的大小伙子,一個陰暗,一個陽光,一個不能見光,一個自信陽光。

“放箭!”螢火蟲飛起那一刻,莫欽大聲下令,瞬間,所有弩上的箭同時發出,整齊到沒有更整齊。

被包圍的五十多黑衣人被動的拿手中的兵器去擋,然而箭上似乎涂了什么,與兵器碰撞竟瞬間燃起綠色的火,仿佛亂葬崗里的鬼火般。

但這火,卻能燃燒他們的衣物,火迅速將黑衣人包圍,不多會整個院子便燃起了熊熊烈火。

王府之外,一灰衣人見了飛在夜空中的螢火蟲,瞬間翻身上馬,直奔城門。

此時早已宵禁,城門也關了,但他的馬沖到城門前,守門的士兵也不問一聲,便開門了,開門后他“駕”的一聲策馬而去。

不多會,灰衣人來到城外大營,翻身下馬后有士兵前來牽馬,他則落下面罩,竟是胡一沉。

胡一沉速度很快,不多會來到衛廷司的營帳外,遠遠的便聽到衛才韜大怒的聲音,“你這個背棄祖宗的逆子!”

衛廷司未說話,衛才韜氣得聲音都顫抖了,“跟我回府!”他說得口干舌燥,也不見這逆子給他倒杯茶,氣得沒了話語,只能干巴巴的說這么一句。

“回哪個府?”衛廷司終于說話了,他的語調冰冷不帶一絲絲情感,仿佛是個木偶般,只是胡一沉聽罷卻氣得咬牙,暗自嘀咕‘這衛老爺,真不是個東西,除了逼自己兒子,還會做什么?’

然,這話他卻不敢當著衛廷司的面說出來,被說不孝也罷,被指莽夫也好,不管別人如何議論他,不管衛鐘氏如何中傷詆毀他,衛才韜是他親生父親,這一點從容貌便可確定。

“你這個逆子!誰教你這樣與你父親說話的!”衛才韜早已沒了理智,很多時候對上自己這個長子,都能跳腳,什么溫文爾雅,什么文質彬彬都被拋到了腦后。

聽到這里,胡一沉聽不下去了,揚聲道:“將軍,有軍情要報。”

軍情在前,縱是父親,也得靠邊站,胡一沉為自己的智慧得意了一把。

衛廷司慢條斯理的看了一眼氣得臉色鐵青的衛才韜,淡淡的道了句:“進來。”

胡一沉掀開帳簾走進衛廷司的私帳,抱拳稟報道:“將軍,有歹人潛入永王府企圖刺殺王爺和郡主!”

“啪”衛廷司手里的箭被他單手捏斷,面色冷到了骨子里,瞥了一眼衛才韜,“今夜京城不太平,父親還是留在大營里為好。”

說完取下掛在壁上的劍,出了私帳。

衛才韜看著他離去的背影,一聲玄色鎧甲,仿若要融入茫茫夜色中,何時這個兒子,自己再也管不住了?

或許,他六歲那年,在他漠視下被送去學藝,便再也管不住了,想起兒子六歲的時候,他心口一疼,似乎六歲開始。他便再也沒和兒子好好說過話。

書香門第之后,竟去學藝,呵,也便是他衛才韜的兒子,與那些低等人有何區別?

帳簾飄下,他再也看不到衛廷司的身影,想追出去。當他撩開帳簾卻被攔住了。面無表情的兵,絲毫不把他放在眼里,有些嘲弄的大聲呵斥。“衛大人,將軍讓您在帳內休息。”

他的視線越過架在眼前的長槍,遠處衛廷司已翻身上馬,他身后是雄壯的鐵騎。曾經在寧國侯麾下,如今盡數入了他手。

這些鐵騎。與在寧國候麾下時比,也早已不能同日而語,數量翻倍,鐵骨錚錚。是真正的鐵騎!

衛廷司回頭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沒說,雙腿一夾。打馬而去。

他呆呆的看著密密麻麻的鐵騎從眼前走過,馬踏在地上濺起無數塵埃。塵埃吸入嘴里,他咳了兩聲,忙捂住嘴巴,“完了,完了。”他的兒子要親手毀了傳承了千年的世家,成了皇室的走狗,完了,完了,他的親生兒子啊!

緊閉的城門,緩緩而開,衛廷司高高坐于馬上,得得的馬蹄聲讓安靜的長街驟然喧鬧起來,家家戶戶聽到馬蹄聲均慌張的起身點燈。

他們都不敢走出門來看,只能將頭藏在窗內,透過細縫看向長街,當看到威武的軍士,金戈鐵馬,凌冽長槍,嚇得跌坐在地,手中的蠟燭也摔落,哐嘡一聲滅了。

突然,夜色下一聲尖叫響徹夜空,“啊!死人啦!”深巷內,無數條尸體躺在血泊中,衛廷司讓手下副將去查看,副將行至深巷之時,發現這些尸體均是傷痕累累,看得出經過了一場惡戰。

隨著方才那一聲尖叫,許多地方也響起同樣驚恐的叫聲,衛廷司一一讓人去查看,同樣,那些尸體都傷痕累累,都經過了惡戰。

三十萬鐵騎不多會便來到永王府,來到永王府之時,明德帝早已在御林軍的護送下,也擺駕永王府,正痛心疾首的痛罵刺客。

“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刺客竟如此猖狂,可還將朕放放在眼里,可有將國法放在眼里!京兆府何在?”他龍顏大怒,但又說得大義凜然。

京兆府胡霖硬著頭皮來到他面前跪下,“微臣在,請陛下放心,臣定全力捉拿此賊,絕不放過一人!”

明德帝冷哼一聲,“若非府兵得力,朕的胞弟侄女此時怕只剩下尸體一具,你這京兆府尹是如何做的?朕將京城安危交到你手,你便是如此回報朕?便是如此保護朕的子民?!”

說得太激動,唾沫橫飛也不顧了,雖有損形象,但此時他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好皇帝的光輝。

真是愛民如子。

胡霖忙叩拜請罪,“還請皇上準微臣將功補過,緝拿刺客歸案。”

“哼,休得再說,等你保衛京城安危,朕怕哪天連朕被逆賊刺殺在龍床上,你們都不知曉,季東學何在?”神轉折太快,眾人不明白他為何突然問起季東學。

明德帝都得到了消息,眾臣自然也知曉永王府出了事,有刺客入府刺殺,永王可不是一般的親王,如今大批名士儒者給他背書,這位可是賢王。

當朝賢王遇刺,這事小不了,便陸陸續續有大臣趕來。

季東學堪堪趕到,便被明德帝點名,頓感不妙,但乃要硬著頭皮上前聽命,來到明德帝面前,一甩官袍跪下,“皇上,臣在。”

“朕問你,胡霖可是你請旨調任的京兆府尹??”他冷著臉問。

季東學心里罵了一句,昏君!但還是要如實回答,“回皇上,是臣與同僚商議,一致認為胡大人有此能力勝任,才請旨,您御筆親批。”

“你莫要把責任推到朕的頭上,朕讓你做吏部尚書,非是讓你事事讓朕拿主意的,薦人不明,你該當何罪?”明德帝說罷,似乎氣得要背過氣去,粱允四忙給他順氣。

粱允四也是神補刀的,一邊順氣一邊道:“胡大人,您認個錯,皇上乃明君,斷斷不會因您犯一次錯便問罪于您,皇上看重大人,才疾言厲色,您看您將皇上氣成什么樣了。”

季東學一口血差點噴出來。

此時秋樘始和顏時忍趕到,一見明德帝氣得氣都喘不過來,立刻過來指責季東學,“季大人,為人臣子,不懂為主分憂,反而讓皇上為你操心,你知不知羞?本官都為舉薦你的恩師覺得丟人!”

這都哪兒跟哪兒!皇上為我操心?他呸!

還有,牽扯舉薦的恩師作甚?李東學也氣不過,心口激烈起伏,想要和秋樘始這位佞臣理論一二,然季東學卻不理他。

只見季東學仿佛擔憂自個父親般擔心明德帝,滿臉的關切,抱拳揖禮道:“皇上,季大人身為吏部尚書,卻舉薦只懂治學的胡霖為京兆府尹,是為任人不清,臣懷疑季大人可有任吏部尚書之能力!”

季東學想罵娘,京城治安京兆府需要負一定責任沒錯,但五城兵馬司便不需要負責嗎!前五城兵馬司指揮使衛廷司也在呢!

他一回頭,看見衛廷司身后的鐵騎,不過是幾個副將而已,他便已明白,今日倒霉的是自己,剛才他還在府中擔憂孫大人……

原來,皇上在此處等著他,若隨意撤了他,皇上免不得要被說成昏庸,會被詬病,且孫大人等一定不會同意撤掉他,所以皇上今日一定要將罪名按在自己頭上,好給別人讓位了。

這個昏君!

昏君不可怕,愛惜名聲,且能忍,又聰明的昏君才可怕!

顏時忍與秋樘始經常唱紅白藍或雙簧,此時便是用武之地,只見顏時忍站出來,拱手揖禮,語重心長的道:“皇上,秋大人言之有理,臣亦是懷疑季大人可有此能力,有道是術業有專攻,這出身高,學問好,不一定是治世能臣,臣常想,若屈子專心做學問,怕是會給后世留下更多傳世篇章供后人學習敬仰。”

季東學氣得已沒了脾氣,這是威脅,赤裸裸的威脅!他沒屈子的學問,寫不出傳世篇章,但若他硬是要一展‘風骨’,怕是第二個跳江的的愛國名臣便是自己,更何況后世不一定有人知曉他季東學!

他環視一周,發現唯有陸原跟他一道來了此處,但陸原一人哪夠,僅秋樘始一人,都不是好對付的,更何況還有個顏時忍在。

孫大人為何還不來?楊大人為何還不出現?衛大人為何還不見蹤影?他盼得脖子都長了,也不見孫甘正和楊仲、衛才韜前來搭救。

被他盼星星盼月亮般盼著的孫甘正、楊仲、衛才韜,此時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霍白川提了一壺酒,正堵在楊家門口,與正要出門的楊仲對峙,兩人眼睛對眼睛,鼻子對鼻子,已經兩個時辰了。

“楊大人,聽聞你喜好緋長的字?正好本官此處便有,今日特拿來與大人分享,同僚一場,大人難道不請本官入府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