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改命

第二十六章

黃花梨木圓桌上,是一桌精致的茶點,一道道茶點精致小巧,色香味俱全,不同的茶點被裝在了不同的容器中,或是裝有晶瑩剔透水晶蝦餃的清玉牒,或是擺上軟糯香甜糯米糖藕的銀紋白瓷盤,亦或是乘滿溫熱蛋花清酒的琉璃湯碗,這每一樣都使人垂涎欲滴。圓桌的一圈都是白府的廚子所制,圓桌正中間,擺著方才白成銘所提回來的籠屜,此時籠屜的蓋子已經打開,

凌宸墨先走進側間,將雕以雄鷹圖騰的實木方椅微微拉出,請白成銘坐下,待白成銘坐下后自己才拉開身側的木椅坐下。

“師父,很久未曾和您如此坐下暢聊了。”凌宸墨先為白成銘盛上一碗四紅粥,放在白成銘面前,隨后感嘆道。

“我如何不想和墨兒如此坐下閑聊。”白成銘端盛著四紅粥的青瓷小碗,回答道,而后又喝了口粥。

粥甜甜的,可白成銘的心里難受的很:“墨兒如今貴為太子,朝中多少眼睛盯著你。這些年來,逸兒與朝中部分大臣私相授受,為此惹了多少閑話,受人無數詬病,也怪我沒有教好他,才讓他成了如今這副模樣。”白成銘說到此,愁容滿面,他嘆了口氣,將手中的瓷碗放下,面色凝重。

“我實在,不想你再步逸兒的后塵,我與你多相聚一次,恐怕朝中便會有無數人予以詬病。我只是怕墨兒你受影響。”白成銘看著凌宸墨,自凌宸墨被封為太子后,凌宸墨經歷了許多事,這讓他原本便宛若神邸般不容侵犯的容顏又添上了幾分成熟。然則,即使那幾分穩重添上,白成銘從凌宸墨的眼神中也看出凌宸墨的那顆赤誠之心,從未改變過。

“自我被父皇封為太子一來,您便和以前待我有所不同,我時時想請您一聚,您時時故意避著我,竟是為了避嫌。”凌宸墨聽完白成銘那番發自心底的話,心中很是動容,他回憶起這些年以來,白成銘都未曾與他有些什么交談,凌宸墨想到這些,心中更加惆悵。

“我十六歲那年桃花嶺一戰,我第一次帶兵上戰場,當年血氣方剛,年輕氣盛,自以為讀了幾年軍書,就可以為國爭光,不經過父皇同意,便私下帶上一隊人馬直沖敵營糧草,若非師父賭上性命相救,我約莫就葬身于那桃花嶺了。”凌宸墨的話也勾起了一旁白成銘的回憶。

那一年的凌云國突遭涔靈國攻打,這涔靈國原是求和簽了和平契約,然而卻不守信用,擅自毀約,趁凌云國國君凌世懷壽辰,舉國歡慶之時,假借賀壽之名,進了天門關。

進了天門關后,涔靈國立即變臉,里應外合,打開天門關,大舉進攻凌云國,只要為凌云國之人,皆殺。所過之處,燒殺搶掠不斷,生靈涂炭,哀聲連連。

當時都城皇宮內,百官正參加皇帝凌世懷的壽宴,歌舞升平間,邊境飛書傳來。

凌世懷看后,立即撤了歌舞,簡述邊關戰事后,當即在大殿之上問文武百官,誰愿領命。

百官心中清楚,涔靈國選擇此時撕破臉大舉出兵進攻,想必是經過了深謀遠慮的。況且就前線探子來信,可見涔靈國此時氣勢之盛,此時前往,怕是兇多吉少。屆時戰敗都是小事了,只怕是會丟了性命。

凌世懷問完,百官默不作聲,無一人挺身而出,凌世懷看著這情景,心中一寒,當即決定,御駕親征。

此決定一出,百官群起反對,大殿內亂成一團,大抵都在說:“陛下乃是千金之軀,是國之命脈,如何能御駕親征,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國不可一日無主,屆時該如何是好。”

“那你們說,這涔靈國毀約,肆意屠殺子民,朕乃凌云國之首,百官不愿出征,朕來!”凌世懷看著這些百官虛假的面孔,只覺得心更寒了。殿上這些高官,都是家族世代為官的,他們站在的高度,是那些寒門子弟一輩子都爬不到的高度。如今國家有難,這些人卻畏畏縮縮,當真是可笑的很。

“百官懦弱,可臣不懦弱,臣自請領兵,現在便前往邊境,將那些倭寇,趕出天門關!”正在凌世懷生氣之時,一聲堅毅豪爽的聲音傳來。

凌世懷低頭,只見身為百官之首的丞相白成銘正跪在大殿中央,一副勢必出征討伐倭寇的模樣。

“不可!”凌世懷看到請求出征之人為白成銘,立即拒絕。白成銘和凌世懷本是生死之交,凌世懷知道,這白成銘的妻子林婉兒前不久才剛剛離世,只留下一子一女。白成銘是百官之首,此刻白成銘出征,若是失敗,天下軍士必將失去信心,因此此戰,必須旗開得勝。凌世懷知道白成銘此刻要求出征,也是知道這場戰役的重要性,因為白成銘知道,所以白成銘更會拼了命的打這場仗。若是白成銘出了什么三長兩短,他那一雙兒女如何是好,自己又該如何內疚。

“陛下,國難當頭,請您答應臣的請求,讓臣出征,否則臣,出了這大殿,便即刻單槍匹馬,殺去那天門關!”白成銘知道自己的好友凌世懷心中的顧慮,但是這國難當頭,白成銘不愿此刻退縮,他堅定的看著凌世懷。

凌世懷聽了白成銘這話,眉頭皺緊,以凌世懷對白成銘這么多年的了解,凌世懷當然知道白成銘說的這些話絕非是說說而已。

“命白卿為護國大將軍,即刻領兵十萬,精兵五千,前往天門關驅逐倭寇!”凌世懷糾結片刻后,下定決心,當即下命,讓白成銘領兵前往。

白成銘接到命令后,直接去點兵,立即出征。

當時還是大皇子的凌宸墨也聽到了這件事,年少的他,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他渴望保家衛國,隨即蒙混進了出征隊伍。

白成銘帶著凌云國大軍火速趕往天門關,涔靈國也一路攻打,兩國大軍最終在桃花嶺相遇,開始了捍衛尊嚴的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