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我成了農家小錦鯉

第209章 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第209章肯定可以事半功倍雋眷葉子本章字節數:2457

:最新網址:

本來劉欣雨打算過完「雙搶」等方靜有空再一起商量辦廠的事,但是家里的事不需要她幫忙,而她又不是個能閑得住的性子,干脆先去公社和縣里咨詢可否允許私人辦廠,如果允許又有些什么樣的政策。

當然在往公社和縣里跑之前,劉欣雨先了解一些村里對自家與方家私下做小本生意的反應。

「眼紅的人多了,特別是大房那一家,不止一次找支書反應,要求支書割了咱們家的尾巴。」一提起這事,陳招娣就一肚子的氣。.z.br

通過陳招娣的講述,劉欣雨對在村里辦廠有了些信心。

雖然眼紅的人,只要村干部對此執保護和支持態度,就不怕村民反對。

辦廠光靠自家有限的人手肯定是不夠的,那么就需要招人。

辦在村里的小廠,當然要從村里招人。

隨著進廠子做工鄉親從數的增加,支持的聲音必定蓋過反對的聲音。

再說了之后幾年國家的改革力度越來越大,關于個體經濟的相關政策相繼出臺,會有越來越多個體手工業、個體建筑業、個體商業出現。

劉欣雨之所以敢買那么多的零部件回來,是因為四月召開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會議,明確提出各地可以批準一些有正式戶口的閑散勞動力從事修理、服務和手工業個體勞動。

為了吃透這個政策,她曾經咨詢過相關部門,甚至私下里與王司長進行過這方面的討論,結果都有些模棱兩可,主要還要是看當地的政策。

幾十年以后的烏縣是出了名的經濟發達,位列百強縣前列。

劉欣雨覺得烏縣能在幾十年之后位列百強縣前列,改革之初的步伐應該比別人快比別人大。

當然陳招娣這里能了解的只是村里鄉親的反應,劉欣雨更想知道的是當地領導層的反應,為此特地去了趟張支書家。

劉欣雨到張支書家的時候,張支書并不在家,張海生倒是在。

于是與張海生聊了些北湖省那邊的情況。

劉欣雨覺得失望的是張海生對功課十分上心,對學業以外的事卻關心不足,提供不了有用的信息。

倒是從張支書那里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縣里今年已經給一些從事修理、餐飲和手工業的個人發放了營業執照,不過基本只局限在縣城,還沒聽說哪個村有鄉親去縣里辦執照的。

「你問這些,是不是想給家里辦執照?」張支書畢竟是干了幾十年村支書的人,很快就猜到了劉欣雨的目的。

劉欣雨也沒打算隱瞞,將自己從京城買了些廢舊的縫紉機,計劃在村里辦個制包廠的打算一一道出。

張支書默默地抽著一口煙,一臉沉思,良久才道:「我可以陪你去縣里問問看,要是能成,我有個條件,就是希望招人的時候優先考慮咱們民勤大隊的鄉親。」

劉欣雨心里一陣欣喜,如果張支書能親自陪自己去縣城,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不過她沒有一口應承下來,畢竟這個廠要辦好,離不開方靜和方明這對能干的姐弟,因此如果能拿到辦廠的執照,既要考慮本村的鄉親也好考慮方家所在村的鄉親。

既然張支書開了口,劉欣雨覺得還是要把事情說明白。

「這是應該的,雖然我沒專門打聽到方家那對姐弟,卻也聽說過是這對姐弟都是有本事的。既然是你們兩家合作辦廠,自然不能落下方家莊的鄉親。」聽了劉欣雨的介紹,張支書默默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雖然村里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雙搶」,這天張支書還是抽出空陪著劉欣雨專門跑了趟縣城。

兩人到了縣城就直奔縣委,雖然以前多少也聽說過張支書

在縣里有些門路,今天算是見識了一回。

明明只是烏縣一個小小山村的大隊支書,到了縣委就如同回家一樣自如,從門口的傳達室警衛人員,到縣,似乎沒有張支書不認識的人,也沒人不認識張支書的人。

張支書直接帶著劉欣雨去了縣的辦公室,本以為至少需要在外面等上十幾二十分鐘,沒想到秘書前腳進去通報轉身就出來請他們進去。

事實上這也不算是劉欣雨第一次見縣。

當年高考錄取通知下來,縣里特地為幾位家境貧窮的考生集中發放了補助。

作為孤女的劉欣雨自然在補助之列。

那是劉欣雨第一次見面前這位當時剛來烏縣上任的縣。

書記與張支書聊了會閑話,看向劉欣雨,先是微微愣了一下,很快指著劉欣雨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叫劉欣雨,京大西語系的高材生!」

頓了下轉身從身后的書架上拿了盒磁帶又點了點放在桌角一本書道:「你是我們烏縣讀書人的驕傲,看看,連我都在跟著你學英語!」

書記手上拿的正是廣電出的廣播英語教材的磁帶。

張支書到底只是山村的大隊支書,當然不可能學什么英語,自然不知道這套教材,只了書記的話不由好奇地問道:「欣雨又做了什么,居然連書記都跟著學?」

書記把磁帶放入錄音機,隨著錄音機的轉動,一個清亮的女聲在辦公室里響起。

雖然聽不懂英語,張支書還是一下子就聽出了那是劉欣雨的聲音。

得知這是劉欣雨為廣電錄制的廣播英語教材,張支書臉上頓時露出驕傲的神情。

明明什么都不知道,卻一付與有榮焉的表情,逗得書記哈哈笑了起來,指著張支書道:「這教材出了快半年了,你居然才知道,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劉欣雨同學的長輩!」

張支書卻脖子一梗道:「書記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欣雨就在這里,你問她我可是她的長輩?!」

劉欣雨嫣然一笑:「張支書和書記都是欣雨的長輩,有你們這些長輩的愛護,才有欣雨的今天。」

這話雖然略有些拍馬屁的嫌疑,但是誰不喜歡聽好聽的話呢。

劉欣雨的這個彩虹屁,當然極得人心,一時間書記的辦公室里笑聲蕩漾,氣氛好得讓坐在外面的秘書驚訝不已。

因為一些不能言說的原因,書記已經好幾天沒有笑容了。最新網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