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兒家

第八百一十八章 套路

大部分時候是女生情況不穩定,容易狀況,可現在,放在阿笙身上,就是男生出問題了,真是沒出息.......

等屈香楠走了,余晨拉著宋二笙,“你師父是我仰慕敬佩的人,我也算是你半個老師。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和你說幾句話的......”

宋二笙站起來,“您說。”

余晨很欣慰宋二笙的態度,擺手讓她重新坐下,“我就是想和你說說,你還小,以你的本事,未來不可限量。完全不用急于接觸校外的花花世界。等你年紀到了,自然就會進入你該進入的新環境,著急越線,不是好事兒。還有,出身和成長環境的不同,確實會造成不同的人生和命運發展,不過,以你的聰慧,你肯定可以為自己掙得一片天下的。不要因為自己是女孩子,就和其他普通女孩子一樣,走那些所謂的捷徑.......”

這說的其實挺直接的了。余晨到真沒把自己當外人.......宋二笙再次站起來,“您的話,我明白。謝謝您。”不過,“我男朋友是孟奔。他日我和他喜結連理的時候,我會給您送喜帖的。”

余晨愣了下,哈哈笑出來,好好好,“我等著。”

屈香楠來到醫院,向初融正在睡著。他也沒叫他,隨手拿起旁邊的報紙,翻看著。過了一會兒,向初融醒了,揉揉眼睛看見屈香楠,忽的一笑,“我就知道你會來。我這樣,連累你被老師們嘮叨了吧?對不起了。”

“沒事兒。”屈香楠放下報紙,“你昨天還好好的,為什么今天就這樣了?”

“哀大莫過于心死吧.......”向初融看著天花板,說了這么一句之后,閉上眼笑了下,又睜開,“也沒到這么夸張,我就是,有點受打擊吧.......連你這樣的人,都沒辦法撼動阿笙的心,我想著,我可能是真的沒戲了.......”

屈香楠看著向初融,就是因為這個?“你們學校不說全部的男生,得有九成都是喜歡阿笙的,他們其中肯定也有很多人是心里明白,自己沒戲的,可不還是明天都歡快的和阿笙打著招呼?昨天阿笙不過幾句醉話,你就被打擊成這樣?我都沒你這么沮喪好嘛?”昨天被阿笙那么說,最該難受的最受打擊的,是他吧?

向初融卻又笑出來,“阿笙說話一直都是那樣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她就算說的都是實話,卻也是在故意誤導別人。有件事你不知道吧?前不久高一登記學生家庭情況,阿笙寫父母是綠化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學校立馬要給她批補助,她這才和老師說,是因為嫌麻煩簡單寫的,其實父親是建筑師,對園林設計很在行,母親也是有收入的,并不是純粹的家庭主婦......”

“還有,她開學的時候,和孟奔一直都在裝沒關系,好像普通同學一樣,后來還是學校里的人對她追求的太瘋狂了,孟奔忍不住了,才當眾和她公開了關系。你看,阿笙就是這樣的,她似乎很沒有安全感,總是在隱瞞著什么。但是.......”

向初融看著屈香楠,“但是,在孟奔這件事上,我覺得,她就算隱瞞,也是因為真的很喜歡孟奔。昨天她明明接受了你的邀請,可我跟在她后面,擔心她喝多了,送她回去,就發現,孟奔一直都在她的房間里等她.......我不知道孟奔知不知道她是去赴你的約了,但是,阿笙瞞著老師和咱們,一直都和孟奔在房間里........”

屈香楠瞬間眼睛就瞪大了一些,“你看仔細了?”

“我看的清清楚楚,我甚至還聽見孟奔和她說話。孟奔的聲音很低沉,很有特點,你知道的。你也見過他,他那樣的人,怎么可能會看不清楚........”

屈香楠眼睛瞇了瞇,阿笙這是在干嘛?對他欲擒故縱?青梅竹馬和金龜婿都抓住不撒手?不,阿笙不是那種女孩子......起碼,看起來,真的不是。她身上有種很厚重的君子氣息,她不是那種游走于男女情思之中的女孩子.......

“我想阿笙肯定不是那種腳踏兩條船的人,但是,我想,我到底還是不懂阿笙的。可是,仔細想想,長成她那樣的女孩子,又那么聰明,家世雖然不好,但貴人很多,她肯定心里,有她的追求和堅定的念頭吧.......孟奔是她喜歡的人,你,或許也是她以后會喜歡的人,女人說起來,也是人啊,男人都想做皇帝,可以三宮六院,阿笙是女王,她想三宮六院,喜歡她的男生也會很高興吧.......起碼,我是愿意的,只要阿笙有那么一絲的喜歡我.......”

屈香楠心中一緊,是啊,以阿笙的模樣和頭腦,男人對她來說,真的是很容易就能到手的.......只要她愿意。這于阿笙是不是個君子,其實并不沖突.......那些賢明的帝王,誰不是愛著很多女人呢?心里有點難受,卻又覺得自己不能被向初融牽著鼻子走,可是,他心底,已經覺得,向初融說的話,是對的了........

就算是這樣.......就算是這樣!!屈香楠心中一橫,阿笙,他也是勢在必得的!!就算她不可能只屬意一個男人.......可只要她愿意敞開自己,接受除了孟奔之外的男人,他就不會甘心于只得到一絲而已.........

“這段時間,你和我說了阿笙的很多事,我也相信你。不過,這其實對我并沒什么影響,我要做的事,不會有什么改變,結果,也都是一樣的。”屈香楠到底沒有說的太難聽,但向初融的別有居心,他還是點出來了,“從你這里,我了解了你眼里的阿笙,我也會從別的地方,了解另一面的阿笙。總之,多謝你了。”